诗词歌赋写作诗词曲赋赏析系列

有些词牌名,本身就美得像幅画(下)

2017-01-21  本文已影响945人  叶初夏

有时候我会想,千百年前的文人都是怀着怎样的心情去写诗填词的呢?是在月下,还是在花间;是踏着青草,还是空对一枝寒梅?

一般来说,心境会影响落笔的内容,而内容却并不一定与词牌的本意相关,确切地说词牌是词的格式。然而词牌名本身的意境,细细品来,却也有种韵味悠长的美感。


1.少年游

没来由的,看见《少年游》这三个字我就无端地喜欢。似乎这个小小的词牌里,装着青春的过往及远行的理想。

词人最是感性,若是在古代,大概很多人心里都有那样一个少年形象吧。文可挥毫泼墨,武可横枪立马,柔软处情意拳拳,待人时风度翩翩。一个潇洒的转身,又去哪里寻那俊美的容颜?

少年游,游尽长河大川;少年游,游遍奇峰高山;少年游,游不到梦的彼岸;少年游,游不出相思的视线……

写这样的文字,有时也会让我想起我的少年,那十六七岁的男生,有沉静忧郁的眼眸,有白衣入画的风采。如今只知道他游离在距我很远的他乡,但无论天涯海角,他依然是我记忆中的少年。

希望你们也一样,让尘世里的那颗心,偶尔回到最初的地方,那里住着你的少年,或者少年时的你。

而《少年游》作为词牌名,最早见于晏殊的词作里,大概正是因为“长似少年时”这样的句子,词人将这首词命名为《少年游》吧。另有别名少年游令、小阑干等。

我最爱的一首《少年游》来自柳永:

参差烟树霸陵桥,风物尽前朝。衰杨古柳,几经攀折,憔悴楚宫腰。

夕阳闲淡秋光老,离思满蘅皋。一曲《阳关》,断肠声尽,独自凭兰桡。

(拙诗解好词:风华不似《少年游》,秋染离别更堪忧。阳关三叠声声叹,斜晖孤影脉脉愁。)


2.醉花间

不知道此生有没有机会,与人在花间喝酒,喝到一醉方休。

而我们的古人,几多雅兴,几番风流。他们三五成群,寻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溪旁是繁花芳草,有艳丽夺目的,也有清幽雅致的,很多小花可能都叫不上名字,但它们所营造的氛围,却恰好给了诗人们芳香的礼物与温柔的浪漫。

当然,在花间饮酒也可以独自一人,那是寂寞的时刻,但也有种孤独之美。就那样自斟自饮,自说自话,想着念着,思着盼着,身边的花草,仿佛都变成了思念的人,慢慢地就醉了,也不知道是酒醉了人,还是花醉了人;也不晓得是人醉了,还是心醉了。

无论何种情形,能醉在花间,也足够让人心满意足。写到此处,我倒是想起才女李清照来。还记得她喝醉的情形吗?竟然醉到找不着路,然后就划着船迷失在荷花深处了……试想湖绿的水面,粉白的荷,小舟飘荡,鸥鹭惊起,该是多美的画面。如果就那样醉眼迷蒙地躺在小船上,看满天繁星,那会是怎样一种惬意呢?

《醉花间》最初为唐教坊曲名,后发展为词牌,唐五代时期便有词人进行该词牌的创作了。

我最爱的一首《醉花间》来自冯延巳:

晴雪小园春未到,池边梅自早。高树鹊衔巢,斜月明寒草。

山川风景好,自古金陵道。少年看却老。相逢莫厌醉金杯,别离多,欢会少。

(拙诗解好词:雪梅池旁《醉花间》,寒草月下影自怜。风景长好人易老,尊酒相逢尽欢颜。)


3.月下笛

虽然我并不会吹笛子,但总感觉那悠悠笛声,好像可以穿越时空,带我来到另一个世界。

那或许是武侠的世界,江湖乱世,血雨腥风,可还是会有那样沉寂的夜,衬着那长身玉立的男子,在月下,吹一曲笛音。

那或许是女儿的深闺,层层院落,重重屏障,然而那些不眠的晚上,是哪一个姑娘,推开西厢的窗,看月色皎洁,任笛音回荡。

而生活在现代的我,又是多么喜欢“月下笛”这三个字,它让我想起悠然的古镇,小小客栈里,有雅致的院落,有花架秋千,初秋的夜,明月高悬,星河灿烂,闲逸的房客们围坐着聊天,远处有笛声飘来,真想就那样在笛声中入梦。

而《月下笛》作为词牌,如今似乎并不常见,不过是不是真的很美呢?它始于周邦彦的《片玉词》,因词中有“凉蟾瑩彻”及“静倚官桥吹笛”的句子,故将该词调命名为“月下笛”。

我最爱的一首《月下笛》来自张炎:

万里孤云,清游渐远,故人何处。寒窗梦里,犹记经行旧时路。连昌约略无多柳,第一是、难听夜雨。漫惊回凄悄,相看烛影,拥衾谁语。

张绪,归何暮。半零落依依,断桥鸥鹭。天涯倦旅,此时心事良苦。只愁重洒西州泪,问杜曲人家在否。恐翠袖、正天寒,犹倚梅花那树。

(拙诗解好词:《月下笛》音绕耳畔,云上轻烟梦里还。天涯倦客心事苦,泪洒西州翠袖寒。)


4一剪梅

我脑海里的冬日,小园寒梅应该是最雅的景致了。

林逋的诗中写道:“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真是美到极致,也雅到极致。

雪后,去赏梅,可以看到素白的背景下,几枝红梅静悄悄地绽放着,不喧闹,不张扬,甚至有种不求人怜惜的冷傲。而那种旁逸斜出之美,比起某些富贵艳丽的花品来,更让我为之迷醉。

有此花相衬,其周围的景色与人物,似乎也能多出几分清雅来。无论是踏雪赏梅,还是对月沉思,能有那样一个时刻,让心灵安然地感受着不被打扰的惬意,是幸福的。

我喜欢这“一剪梅”所带来的意境,清空而孤远,纯洁而唯美。只不过,它似乎早已被歌曲和影视剧用滥了,或许在很多人眼里少了几分鲜见的韵致。

《一剪梅》作为词牌则来自于周邦彦的词句“一剪梅花万样娇”,另有别名《玉簟秋》《腊梅香》。

我最喜欢的一首《一剪梅》来自蒋捷:

一片春愁待酒浇。江上舟摇,楼上帘招。秋娘渡与泰娘桥,风又飘飘,雨又萧萧。

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拙诗解好词:谁人独听《一剪梅》,何日乘舟复西归。风雨飘摇流光少,一寸乡思一寸灰。)


5.踏莎行

在展现这个词牌名的意境前,我们有必要先说说“莎”的读音与解释。其读音为suō,是指“莎草”,也就是一种植物。

试想丽日春光里,迎着风,踏着草,慢慢行走,那感受也应该很不错吧。如若远处还有高山,脚边还有小溪,身旁再有三五成群的好友,那样一番舒畅的春游之旅,简直美极了。

真羡慕古代的文人,可以带着满心的诗情画意去感受自然的美好,有物我两忘的悠然,有曲水流觞的意趣,有作诗填词的风雅,哪怕只是偶尔为之,也是好的。

正如这个词牌的来历一样,那是在北宋时期,寇准与一纵文人士大夫游春赏景,吟诗饮酒,他看着眼前清澈的小溪,看着溪边柔美的青草,不禁想起一句唐诗——众草穿沙芳色齐,踏莎行草过春溪,于是就根据其意境写了一首词,并将该词调命名为《踏莎行》。

而《踏莎行》作为词牌名也由此确定下来,此外还有别名《柳长春》《喜朝天》等。

我最爱的一首《踏莎行》来自秦观: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拙诗解好词:桃源无望《踏莎行》,春寒未尽杜鹃声。锦书难托幽恨意,山水不解故人情。)


6.风入松

“风入松”是一个很容易被人喜欢的名字,就我所知,曾有书店用过此名,也曾有人用它作笔名。

我想这是因为它有风一般潇洒,有松一样挺拔,还有两者结合的风雅。

当风声入松林,那该是怎样的情境呢?

一块坡地,种了很多苍松,平日里可能也不觉得什么。但是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当风吹入林间的时候,那海浪似的松涛声如此清幽,又如此震撼。你可以站在那里静静地看着,默默地听着,浑然忘我地感受着心潮起伏的澎湃。

风入松,带着听觉与视觉的双重感知,带着穿越千年的悠悠古意,不媚,不俗,不矫情,不造作,有着恰到好处的韵致。

《风入松》最早是古琴曲名,相传为晋代嵇康所作。后发展为词牌和曲牌,只是这一词牌下并无太多优秀作品,算是一点点遗憾吧。

我最爱的一首《风入松》来自晏几道:

心心念念忆相逢。别恨谁浓。就中懊恼难拚处,是擘钗、分钿匆匆。却似桃源路失,落花空记前踪。

彩笺书尽浣溪红。深意难通。强欢殢酒图消遣,到醒来、愁闷还重。若是初心未改,多应此意须同。

(拙诗解好词:别后却听《风入松》,心念别时太匆匆。欲书彩笺解幽恨,初心不改此意同。)


7.浪淘沙

这篇文章的最后一个词牌名,我在《浪淘沙》与《望海潮》之间犹豫很久,无论是浪,还是潮,都与水有关,我喜欢江河大海,而这两个词牌名,又都可以给人恢弘大气的感觉。大概因为我更偏爱小令,所以最后选了《浪淘沙》。

遥想大浪淘沙,那是何等的气象万千,当我们站在岸边去看这样的景象时,心海会如浪潮一般澎湃不歇吧。有时候,人的眼睛确实需要多看一些开阔的东西,去感受呼啸而来的潮水,去细观潮水退后的平沙,去惊叹海天一色,去慨叹长河落日……

《浪淘沙》最初为唐教坊曲名,诗人刘禹锡曾作过七言绝句体的《浪淘沙》:“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诗的内容倒是与《浪淘沙》的名字很相合。

而作为词牌的《浪淘沙》,自然是不需要有相关内容来切合的,因为词牌只是词的格式而已。多数词人不习惯为自己的作品再另起名字,所以同一词牌名下有许许多多词作竞相绽放,在星光灿烂的词坛上相映成趣。

我最爱的一首《浪淘沙》来自李煜: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拙诗解好词:李煜愁填《浪淘沙》,春寒未暖恨无涯。独自切莫凭栏久,空叹流水逐落花。)

在词的历史长河中,其实有很多词牌都值得书上几笔,但篇幅与精力有限,也只能与各位先分享这些了。希望你们能够喜欢,并且感谢阅读。

另外,说几个文中不曾提及但我个人非常喜爱的词牌,比如江城子,定风波,临江仙,南乡子,乌夜啼。如果我试着填词,大概会首选这些吧。

最后,春节欲近,望大家安好。

有些词牌名,本身就美得像幅画(上)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