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写

我的1989(十四)交口众赞状元郎

2020-07-03  本文已影响0人  城外的阳光sun

八月中旬的一个普通早晨。太阳照常升起,还更加亲热,小院子里的几株花草,蔫搭搭地没有生气,杨光不顾妹妹的白眼,光着膀子,端着一碗稀饭“吸溜吸溜”地喝着,头上的汗珠就没停下来过。

父亲和二哥都去厂里上班了,母亲去了刚扩大的店铺,家里还是只有杨光和杨静在。

“哥,听说你和张觉远他们卖啤酒了?”杨光知道,肯定是“少林和尚”显摆的。

“嗯、咋啦?又想打我什么主意?”

“那挣钱了吧?你看,我是你唯一的妹妹,你不觉得我再添一条好看的裙子,打扮的漂漂亮亮的,很可爱吗?”杨静讨好的笑容出现了。

“没觉得,我看你现在够漂亮了,再漂亮些,我怕给狼召来!”杨光故意逗着妹妹。

“你这人咋这样,五十块,我就要五十块钱,你不会连五十块钱都不愿意给你这个唯一可爱的妹妹吧!做人要讲良心,亏我还天天给你做早饭。”杨静像只被激怒的小猫,即张牙舞爪,又讨巧卖乖。

杨光不是拿不出五十块钱给妹妹买衣服,他是不想让妹妹太早迷恋金钱的魔力。可是又想到女儿要富养这句俗语,虽然富养不是这种富,可还是心软了,挨苦的日子过的太多,妹妹也不会变的太快,再说,还有自己在呢,就一个妹妹,就算了吧让她败,又能如何!

“好啦,逗你玩的,我早就给你准备好了。”说着话,杨光放下手中碗,从裤衩口袋里掏出一打钱来,刷刷数了几张,“给,二百块钱,别说哥不疼你。”

“哥,你最好了!”杨静喜笑颜开。

“还有、以后要花钱,只管找我要,老板不缺钱。”杨光得意地用手拍拍胸口。

“嗯,好的,哥,你还要碗稀饭拿,我帮你盛吧。”

正在这时候,“有人在家吗?”门外传来不熟悉的叫门声。

杨静忙跑过去,“有人在,啥事啊?”

门外是一个推着绿色二八大杠,挎着绿色邮递包的邮递员。

“是杨光家吗?有大学录取通知书!”

“录取通知书!”杨静一声惊呼,“是杨光家,是杨光家。”

杨静一溜烟地跑出去报信去了,杨光看着手里的省城大学录取通知书,果然、90级历史系!正和杨光所愿。

中午,小院子里父母哥妹全在,王玉兰在店门口居然挂了一个牌子,上书:我家老三杨光考上了省城大学,今天不营业!杨光的名字还大写了一号!

这一下可好,机械厂今年爆出个大冷门,一向老实本分的杨复立家居然出了个重点大学的大学生,杨光立刻成了别人家的孩子。

“你看看杨光,人家怎么样,重点大学,再看看你,你是啥?别说大学,中专都考不上!”这还是比较客气的。

“你怎么不找快豆腐一头撞死!杨光怎么就能考上大学,你怎么就不行,他家和我们家又什么区别!”这是自己找原因的,还有的就更过分了。

“就你,给杨光提鞋都不陪,你咋不撒泡尿照照自己,你是那块料吗?”

杨光在收获喜悦和祝福的同时,收获的更多的是厂里子弟的白眼和羡莫嫉妒恨。

从中午家人陪伴开始,小院子里就来人不断,邻居是第一批。

“看、我就说罢,杨光这孩子从小就有出息,没说错吧,这不……”这位的吹嘘马上就被人打断了。

“哈呀~行、是你爸的种!争气,提气!”这是杨复立的棋友,把杨光爸爸好好地给夸了一通,好像是杨复立的种好,杨光才能考上大学似的。

“杨光这孩子长的真文气,一看就是个读书种子,看看,还有官气,这一毕业、那就是国家干部了。”这位貌似会看相算命。

一直到了快下午上班的时候,居然连机械厂的公会主席都来了。

“这是厂里研究的一点心意,不多、更多的是一种认可和鼓励!”公会主席把一个带走机械厂标签的信封递给杨光。

“谢谢叔叔,谢谢!”杨光咧着嘴笑。

“哦、对了、老杨啊,你可以休息两天,厂里特别给的假,不扣工资,哥哥孩子好好准备准备,去省城那是大场面,可不能丢我们机械厂的脸面,有啥困难,你就来找我,都是自己家的孩子吗!”公会主席一通忽悠,杨光就成了自己家的孩子了。

杨复立也是笑眯了眼,他口笨,也说不出什么什么一套一套的客套话,还是王玉兰在场面上不怵。

“看你说的,杨光这孩子不就是你看着长大的嘛,这小时候还偷过你家的枣子呢!”

“哈哈~哈哈~”一室皆春。

晚上的时候,杨光才感觉到自己在家里的“地位”终于上升了,父亲杨复立喝啤酒的时候,居然主动给杨光倒了一杯,这可是破天荒的事情,杨复立在家里,那可是油瓶倒了都不扶的主。

杨静也是一直用疑惑又崇拜的眼神一直瞟着杨光,把杨光看的直发毛。

“你看瞅我干嘛?”杨光终于忍不住了。

“没啥,就是我想徐佳姐和胡春华如果知道了,她们会怎么想,这下你更看不上她们了吧?”杨静在哥哥大学光环的照耀下,不敢不说。

“我们是同学,是好朋友,不是恋爱关系,你小小脑袋,天天咋那么八卦呢?”杨光又好气又好笑。

杨静头扭到一边,嘴一撇,“谁知道你们什么关系!”

“四丫头,别瞎说,你哥是大学生,可要注意影响,不能给他摸黑!”王玉兰一本正经地说着女儿。

也不知道是谁?前不久还惦记着哪个女孩适合做自己的儿媳妇。这人随着社会地位的改变,不由自主地,连家人都会觉得,这人的骨头重了、有思想了、说的话也有道理了,连放的屁都香了。

父亲杨复立也一本正经地传授着“人生经验”。“…最主要的有三点。一是、和同学相处……不太重要的也有三点。第一是…最后还有三点……”知识分子就是不一样,一句话的事,生生给他搞出来“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出来。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