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文学简友广场读书

赵构不是怂包

2025-06-09  本文已影响0人  司马吹风

称宋高宗赵构为“完颜构”的人,真不知道他自己有多大本事!

赵构因为与金国议和,和议内容有“称臣、纳岁币”,被人认为没骨气,有人以此称赵构为“完颜构”,讥讽他是怂包。

南宋和金国该不该议和,这是一篇大文章,我们在此不详细讨论!

那些“完颜构、完颜构”叫得痛快的人,恐怕只会耍耍嘴皮功夫,不知道他们自己肚子里有多少真东西呢?

纵观赵构的一生,二十岁前养尊处优做皇子,二十岁时到金军大营做人质,二十一岁登皇位,但是这个皇位看似诱人,面对的其实是一个烂摊子,自己反而成了金军的眼中钉肉中刺,在金军的强力进攻下,赵构虽然颠沛流离、狼狈不堪,但是顽强的挺过来了,经过十六年的苦心经营,扫清了境内的各项叛乱、顶住了金军的进攻,巩固了自己政权,最后和金国达成“和议”,虽然偏安一隅,可毕竟延续了祖宗基业,总比亡国灭种强万倍!五十六岁时,赵构又做了一件震古烁今的大事,主动禅让皇位,最后二十五年岁月,得以悠哉悠哉,颐养天年,以八十一岁高龄寿终正寝。

赵构是不是怂包,我们单说说他在金军大营做人质之事来分析分析,如果换做是你?你比他能做得更好吗?

赵构天资聪颖,博学强记,过目不忘,比他的阿哥宋钦宗赵桓强多了。不仅如此,赵构也有一把子力气,能够拉开一石五斗(约190斤)的弓弩。

公元1126年正月,金人第一次进逼京师开封,要求大宋派朝廷的亲王和宰相做人质,宋钦宗赵桓召集各亲王问道:“谁肯为朕出行?”

赵构主动慷慨请行,出发前,又暗中向赵桓说:“朝廷如果有所行动,不要以我这个亲王为顾忌!”

走到半路,随行的张邦昌还没有从宰相的角色中转换过来,一路拖拖拉拉、默默流泪。

赵构对张邦昌道:“我们出使,这是做男子本分,相公何必哭泣?”说得张邦昌满脸羞惭。

赵构和张邦昌到金军大营后第二月,宋朝大将姚平仲突然袭击金人军营。

赵构名义为出使金营,实际是人质,本来就是为了让双方暂时休战的,姚平仲突然袭击,当然是经过宋钦宗批准的,这无疑是将赵构往死路上逼!

果然,金人对宋军偷袭很恼火,金军统帅斡离不威胁要杀了赵构、张邦昌,张邦昌恐惧流泪,赵构若无其事,而且从容地劝张邦昌道:“为国家何至于这样爱惜自己的身体?”

赵构的勇敢表现,以至于让斡离不认为这位亲王是冒牌货!于是向宋朝要求换人,结果,肃王赵枢“幸运地”成了人质,赵构得以回到京师,不久金军撤退。

当年八月,金军又第二次入侵,宋朝派刑部尚书王云出使金军大营,他回来说金军让康王赵构再去议和,大概此时,金军搞清楚了,赵构是真亲王,不是冒牌货!而且觉得赵构有潜在威胁。

而宋钦宗赵桓,却假装担心金人扣留赵构,有点犹豫。那王云,也不知被金军灌了神迷魂汤,他拍着胸脯说:“等双方和议谈好了,康王就会回来,臣敢用家中一百口担保康王安全!”

十一月初,宋钦宗赵桓派赵构第二次出使河北金营,门下侍郎耿南仲随行,王云为副使。走到磁州(河北磁县),磁州知州宗泽劝阻赵构说:“肃王已经被金军扣留,大王还去金营做什么?”

赵构便留了下来。第二年,金军攻破开封,北宋灭亡,赵构随后称帝,接下烂摊子。

赵构两次出使,所表现的大智大勇,是寻常人能做到的?第一次如果不镇定,难免成为永久人质,国家灭亡之后就是俘虏,第二次如果不明智地选择中断出使,要么再做俘虏,要么死在军营中,以后哪有什么宋高宗,哪有什么一百多年南宋?

有人说,赵构出使金营这事,要么是后人美化赵构,要么赵构在金军大营里暗中和他们达成了什么协议,所以金军将他放回来!

后人美化一位皇帝,这是常有之事。可我们就事论事,赵构能够安然从金军大营返回,总不是虚构的事实吧?

至于是达成了投降协议,也许只有腹黑之人,才有这种想法。如果赵构暗中投降了金国,等他做了皇帝,金国只要公布一下协议内容,赵构这皇位就保不住了!以后金兀术又何必花那么大力气率兵南下,搜山检海捉拿赵构?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