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古诗│古代孩子们的童年
六一儿童节来了。我们介绍一些描写儿童的古诗,看看古代的孩子们都喜欢玩什么?和现在的孩子们有什么不同吗?
1、春天:放风筝
风筝是中国人的专利,据传始于东周到春秋时期,东汉时已经有了用纸做的风筝,称作纸鸢,北宋时期,放风筝已经是人们非常喜欢的户外活动了。所以,古代的孩子们自然也是热衷于此,这不,放学了就抓紧时间玩了起来:
村居 (清)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高鼎,清代诗人,生活在鸦片战争时期。此人生平事迹不详,因此诗而留名。
这些贪玩的孩子,因为白天要去学堂,没空玩耍,憋了一天,放学回来天时尚早,赶快趁着东风放起风筝来。这真是最好的放松啊!
2、夏天:钓鱼
钓鱼更是古老的活动,可谓老少咸宜,瞧,这个孩子也学大人的样子,在那里垂钓呢:
小儿垂钓 (唐)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胡令能(785-826年),唐代诗人。少年时家贫,以修补锅碗盆缸为生,人称“胡钉铰”。据说有一夜做了一个奇异的梦:有人把他肚子剖开放入了一卷诗书,从此后就能写诗了。这是一个神奇的传说。但是,人们喜欢他的诗,称其有神来之笔,宛若仙人所赠,评价甚高。
这首诗里那个蓬头垢面的孩子,全神贯注地钓着鱼,以致于路人借问路,他都不回答,遥手示意:不要说话!瞧这认真的样子,再看这乱蓬蓬的头发,也许脸蛋上还沾着泥土呢,真是有趣又可爱!
3、秋天:掏蟋蟀
古代的孩子们,是与大自然相融的,他们的快乐都带着鲜明的季节色彩,这不,秋风萧瑟的时候,依然有好玩的:
夜书所见 (宋)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南宋诗人叶绍翁,他的诗最为大家熟知的应该就是“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吧!这首小诗写的是诗人客居他乡时,秋夜所见:深夜里一盏小灯在篱笆下亮着,原来是一群孩子们在那里掏蟋蟀呢!
掏蟋蟀何用?古时候常有斗蟋蟀的游戏,估计这群孩童就是趁着夜晚蟋蟀出来活动的时候,赶快捕捉,第二天再和同伴们一比高低呢!
4、四季皆宜:放牛
放牛本不是游戏,但却充满趣味,这其中的乐趣非亲身体会过不能知。
首先,牛儿可以骑:
所见 (清)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骑着牛儿,大声唱着民谣,多么惬意!但是,一眼看到了树上鸣叫的知了,打算去捉,连忙闭口不动了!
其次,放牛的间隙,可以偷懒:
桑茶坑道中 (宋)杨万里
晴明风日雨干时,草满花堤水满溪。
童子柳阴眠正着,一牛吃过柳阴西。
牛儿独自悠闲地吃草,已经过去很远了,放牛的孩子还在柳阴下酣睡呢!
其三,放牛时可以吹笛:
村晚 (宋)雷震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南宋诗人雷震是1265年的进士,生平不详。这首诗里写的是乡村里常见的景象:牧童骑在牛背上,不按腔调地吹着笛子,吹出的曲调应该是“喑哑啁哳难为听”的吧,但是,谁能不被牧童的快乐所感染呢!
看来,从古至今,孩子们的天性并没有什么两样,虽然古时候物质生活比较贫乏,但是孩子们的童年依然充满了各种趣味!没有各种兴趣班,也没有什么现代化的玩具和游戏,但是亲近自然,在泥土里滚大的孩子们,天然就带着最淳朴的生活气息。这样的自然状态,不正是日渐远离土地的人们最温暖的记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