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不住现在,谈什么未来?
-引言-
昨天写了篇2016年彻底改变我的那几句话的文字,没想到被编辑推到了简书首页,一天时间里阅读量超过了7000,喜欢接近三百,还有好多评论,更有许多个人公号联系我授权要转载。最让我自己关心的是好多小伙伴的评论和私信中的问题,也许我短短的几句话并不能将问题说明白,因此我觉得有必要再写一篇进行说明。
-1-
学历重要还是工作经验重要?非名校的我感到迷茫。
首先,我认为学历和工作经验在职场中都很重要。较好的学历背景无疑是找到好工作的敲门砖,而工作经验则是个人真正能力的积淀。举个还算恰当的例子,职场中工作经验算是雪中送炭,而学历背景就是锦上添花。
但是,如果好的学历和够多的工作经验不能同时具备的话,就得分别来讨论了。
对于已经有过工作经历的人来说,用人单位当然更重视的是你的工作经验。这个不用多说,只有这个能说明你的学习能力,只要你技能够牛逼,是不怕找不到好公司的。
对于刚毕业的应届生来说,要获得好的工作学历当然更重要。因为这时候用人单位能看到的只有他们的毕业院校和专业课成绩单,因为对绝大多数应届生来说还谈不上工作经验,只有学历和成绩单能反映他们的学习能力。
我之前的一位主管招聘的技术总监说过他的看法:应届生只要有好的学历背景,懂一些基础知识,善于沟通,入职后是可以快速成长的;如果非名校毕业,那就要重点考核个人能力了。其实我们不难理解为什么那么多企业招聘都优先去那些重点高校,因为那里有更多优秀生源。
如果没有名校背景,就只有玩命地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了,我自己之前的经验就是这样的。
我出身一所二本的三流地方学校,当年在学校里就对学长们毕业投简历石沉大海的悲剧早有耳闻。所以我就来了个笨鸟先飞,在学校的时候就努力学好专业课,为后来毕业找工作打好了基础。但是尽管这样,在我工作两年后面试那家中国最大的通信行业上市公司的时候,还是遭到了面试官的歧视。正常的入职只要两轮就够了,结果到我这里面了四轮,前后持续了半个月时间最后还是我们那个部长申请的绿色通道才入职的。
我为什么这么悲催呢?我仔细分析过,首先,那时我学历还是个非名校的小本,以至于第三轮面试的时候面试官竟然问我是三本吗?他怎么没有听过我们学校?后来入职后发现部门全部是重点高校的研究生毕业,还有博士。羞的我赶紧去报考了个在职的工程硕士来充当门面。其次,我的工作时间不满足Z公司的四年要求。我那时唯一能拿得出手的就是自己的两年工作经验,正好和他们的业务完全匹配。
入职后我告诉自己,我唯一能做的就是把工作做到极致,做到比其他人还好。为什么有的人工作一年获得的经验是别人数年都难以获得的?这个也不难理解。
至于迷茫,谁的青春不迷茫?如果对未来迷茫,就先把手头的工作做到极致。但是,我们也要尽快走出迷茫,找到自己的方向然后坚持去做,时间自然会给我们回报的。
-2-
干着自己不喜欢的工作,没有时间从事自己的兴趣爱好。
我觉得不存在没有时间的问题,兴趣爱好就像我们的孩子,关键看我们是否愿意去花精力将它养大。
《重新定义公司》这本书中说道,Google要求每个员工要拿出日常时间的20%投入自己的兴趣爱好。因为他们发现,让员工单纯工作是不能提升员工创造力的,这不利于公司未来的创新。事实上,Google要求他们的员工投入时间培养自己兴趣爱好的时候,并没有将他们的工作减少。
我们可以想一想,人家为什么工作那么繁忙,还能有时间从事业余爱好呢?我自己得出的结论是,人家做好了自我管理。
读了一些时间管理方面的书后,我意识到世上压根就没有时间管理那么一说,我们哪里是在管理时间啊?我们管理的是自己,用的是时间。只要我们管理好自己,才能提高效率,合理利用时间。
我今年在开始对自己进行管理后,发现尽管每个月有一半工作日时间都要加班,甚至通宵,好多次都是加班到23点以后。可是我仍然利用业余时间精读了20来本书,听了也有30本的样子。这些都让我自己的心智模式发生了很大变化。
这大半年的思考,我发现工作可能只是现在的,兴趣爱好必然是会跟随你一辈子。既然要跟随我们一辈子,为什么不拿出时间来培养它,让它生根发芽呢?
其实,即便是我们单纯做好自己的本质工作,我们往往还是没有成就感,我们必须得展现自己的才华。而兴趣爱好往往是一个人才华所在。只有把握住现在,培养自己的兴趣,为未来做好铺垫,我们期望的未来才能尽快到来。
-3-
你说“谁来改变我们自己?只有自己。”怎么改变?
怎么改变自己?这个问题其实挺难回答的。也许有人会说我对现在的自己很满意,为什么要改变?我会说:你可以不变,但是我们所处的环境一直在变啊。
按照李笑来老师在《把时间当作最好的朋友》中的比喻,将人的大脑比作电脑的操作系统。那么我再延伸一下,是不是我们自己熟练的那些技能,比如编程、欣赏音乐、做糖醋里脊、英语……都可以比作一个个的APP?我们把说英语这个APP安装在我们大脑的操作系统种了,我们就会说英语了。不妨再往下延伸思考,我们正常人的改变,难道不是拥有了一些技能的改变吗?这就相当于安装了某个功能的APP。
我们大学四年的学习,毕业的时候和四年前相比已经发生了很大改变。可是,大学四年里我们无非是给自己的操作系统装了一堆APP,其中最主要的就是专业课APP。而学习,就是安装APP的过程。
那么,只要我们找到自己的兴趣点,然后去学习这种技能,不就是一次改变吗?
《刻意练习》这本书中讲到,人的大脑是分舒适区和非舒适区的。做我们会的东西,大脑是处于舒适区的,人自然会感觉轻松愉快;当从事我们不会的事情的时候,大脑处于非舒适区,所以就感觉紧张。只有通过学习,才能将我们之前的非舒适区转化为舒适区。
所以,如果要取得进步,就必须强迫自己走出舒适区,持续刻意练习自己要学习的技能,这样我们就会改变。
我愿意后半生为自己的操作系统装一堆APP,你呢?
-4-
自己不知道什么时候适合离职?
当你觉得对工作提不起兴趣的时候,你已经掉进自己挖的陷阱里了;当工作对你来说就只是一份工作的时候,是时候做出自己的改变了;当工作对你来说没有任何挑战的时候,你已经没法继续提升自己了。这时候,说明离职的时候到了。
离职,相当于我们去存量,追求增量。既然已经对现有的存量没有了兴趣,为何不尽快将时间资源释放出来,全身心地去追求增量呢?
生命太短暂了,时间太宝贵了。只有把有限的时间尽量多的投入到美好的事物上,人生才会充满意义。
-后记-
我们大多数人通常会在努力提高自己、学习新知识的时候因为大脑走出了舒适区而放弃。其实是因为意志力不够,《自控力》这本书中对意志力是这样定义的:所谓意志力,就是控制自己的注意力、情绪和欲望的能力。这一点,或许一行禅师的正念修习法可以对提升意志力有所帮助。
成长需要时间,成熟需要时间,成功更需要时间。我们只有调动自己的意志力,把握住现在,才能拥有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