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伏》:一部只死了一个人的经典恐怖电影
说起恐怖电影,相信每个人都有一段与其有关的特殊经历,作为电影类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恐怖片有着其他类型电影所无法代替的功能,通过心理上和视觉上的刺激,帮助观众消遣内心的种种情绪情绪。
今天,我的微信群里大家讨论最多的就是即将于下月上映的国产恐怖片《中邪》,甚至引发了一场“大家一起相约去电影院看恐怖片的热潮”,由此足见恐怖片在人们心中的重要性。虽然这部电影我已经在两年前看过,但由于这一次在国内院线上映会重新剪辑,所以我觉得应该在它正式上映后再评论。而今天我要跟大家说的,是一部近些年来堪称优秀的恐怖电影——《潜伏》。
注:此潜伏为温子仁于2010年执导的恐怖电影,并非国人熟悉的谍战剧《潜伏》。
经常看恐怖电影的朋友几乎都有一个共识,那就是恐怖电影有着明显的地域特色,比如以韩日泰为代表的亚洲恐怖电影,往往善于营造恐怖气氛,往往一个音效就可以吓得人不敢喘气,属于“走心派”;而以美国为代表的欧美恐怖电影,往往强调视觉上的恐怖刺激,血腥恐怖的画面往往会把人吓尿,属于“走肾派”;当然还有我们的国产恐怖电影(此处指大陆地区大部分“恐怖片”),往往故弄玄虚,并不怎么吓人还赶紧用各种牵强的理由圆回来,属于“走进科学派”。
而这部《潜伏》,却是一部融合了西方鬼怪与东方宿命论元素搭配的“夹心派”。
《潜伏》的故事展开是非常美式的,一家五口人搬进了一幢远大于他们居住需求的大房子,生活和谐美好,然后家里开始一点一点的出现怪事,对于熟悉套路的朋友来说,这就是一个典型的凶宅类恐怖故事,按照套路主角最后肯定会在这房子里跟凶灵恶鬼们决一死战,然而,主角却突然认怂,搬家走人。
由此开始,故事脱离了套路,最终走向了一个意料之外,但又情理之中的结局。
作为一位出生于马来西亚、成长于澳洲的华裔导演,温子仁对于恐怖片有着近乎痴迷的嗜好,从《电锯惊魂》到《死寂》,再到《潜伏》、《招魂》,他总是不断的翻新着自己在恐怖电影方面的“花样”,而这部《潜伏》可以说是他众多作品中的“集大成者”。
小李老师在机核电台中曾经说过,中文里的“恐怖”在英文中是有好几个相对应的单词的,其中主要就是“horror”和“terror”两个词。“horror”指的是人在感官受到刺激后所产生的恐惧感,而“terror”则指的是人心理上自我营造出来的恐惧感,而在《潜伏》这部电影中,二者都得到了完美的展现。
先来说“horror”,在《潜伏》中,有很多表象意义上令人恐惧的东西,比如片中的红脸魔鬼、黑衣老太、各路孤魂冤鬼等等,各个都是瞪你一眼就能把人吓尿裤子的狠角色,在恐怖形象的营造上,本片丝毫不输任何同类型恐怖电影。
再来说“terror”这种由经验感知所引发的恐惧。在《潜伏》中,这种设置也不少,比如突然响起的警报器,自己弹开的柜门、全家人熟睡后的几个定位特写镜头等等,一切都让你觉得“卧槽,要出事了”,却迟迟不见有什么事情出现和发生,只能提着心吊着胆跟着剧情向前推进。
而除了对“horror”和“terror”这两种能激发观众恐惧要素的熟练掌握,这部电影还展现了温子仁到处埋梗的神技术。在影片开始后不久,女主与儿子翻看家里的相册,但整本相册却几乎没有男主的照片,而当影片进行到后来,男主与女主处于崩溃的边缘之时,男主母亲的一番话却道出了真相,而这个真相,也正式与最早那个翻相册的场景相呼应。
这只是全片中最明显的一个“前后梗”,而还有更多的前后呼应的线索,都埋在这部100分钟的电影之中,这些都是需要反复观看才能发现的“妙笔”。而除此之外,如果你去看这部电影的续集,你会发现《潜伏》中的很多东西根本就是为第二部所准备的,甚至两部的剧情连在一起,都能结成一个奇妙的环形,以致于在网上引发了关于“男主到底是几岁时候被附体”的大讨论。能让观众在被吓的惊声尖叫的时候还努力动脑思考寻找线索的,恐怕没有几个恐怖片能够做得到了。
按照恐怖片的惯例,但凡出现了凶灵恶鬼,死人便是无法避免的,而且往往是鬼越多死的人越多,然而这部电影里,出现的鬼不少,人却只死了一个,而且还是最后结尾为了埋梗而死的。这也使得整部电影的层次更加提高了一层,虽然没有死人,却给你一种处处都是恶鬼的恐惧感,这种恐惧会侵蚀人的灵魂,它带给你的不是站在万丈高空走钢索的恐惧,而是在你午夜熟睡之时,脑海中挥之不去的噩梦。
如果你也对恐怖片感兴趣,那么这部《潜伏》是你一定不能错过的,它简直如同教科书一样,告诉你一部经典的恐怖电影,应该是什么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