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第一天
29号放假。30号一天至此结束。总结起来:6点半起床——玩手机——吃早饭——去体育场跑了8圈——断断续续看手机——打游戏——吃中饭——睡午觉——起床打游戏——吃晚饭——出去溜达一圈——回家断断续续刷手机——10点半洗澡——11点睡觉。
晚上积极主动跟我分享他们那个班级群的“沙雕”事件。两个女生因为陈年旧事在群里吵了半天架,各种奇葩的脏话简直刷新了我的认知。“战争”因误伤了三个吃瓜群众,热闹程度迅速翻倍。
不知道该说什么好。再有几个月中考了,着急的似乎只有家长和老师。
打电话给老家,说起孩子不让人省心。爸妈说,读了一学期的书,寒假就让他自由点,小孩子哪有不玩手机的,村里谁谁谁家的儿子,吃饭都抱着手机停不下来,写作业还查手机,去年还不一样考上一中了。姐姐说,要让年轻人有点自己的空间,大人做好自己的事情是正理,一天到晚盯着孩子,家庭氛围太压抑了。
想起刷过的那些视频,看过的那些育儿书籍,脑子里储备的理论知识加起来能绕地球一圈,能拿出来用并基本行之有效的一个也没有。感觉与孩子之间的拉扯是一场一眼望不到尽头的拉锯战,偶尔的曙光乍现总让我喜出望外,但大多数时候都是失望,再失望,伤心,再伤心。
曾经有段时间,我想把陪孩子成长的点滴喜乐都记录下来,我们一起阅读、讨论过的书,他上兴趣班画的素描、写的书法作品,有关孩子的一些愉快的经历。总觉得时光匆匆,孩子转眼就长大了好多,我怕记忆会褪色,会说谎,用文字和影像保存此时此刻的亲情和幸福,等老了翻开来看,日子会和回忆一样温暖。
后来,在一次激烈的争吵过后,突然觉得做这一切完全没有意义。某一瞬间,我甚至不觉得自己还爱着这个孩子。如果可能,我宁愿自己,唉!我删除了所有相关的文章和照片。除了QQ空间里几组小宝宝时的照片,那是我的小天使,漂亮、可爱,堪称完美。
相比那些说“要无条件爱孩子”的教育家,如果他们自己真能做到的话,太了不起了。还有那些提倡“不打不骂养育孩子”的人,我也由衷地佩服你们。不知道此时此刻,有多少像我一样既疲倦又睡不着觉的家长,一边矛盾着一边倍感挫败着,写下这些文字,竟不知道为了什么,聊以自慰吧,我讨厌寒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