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育儿

如何培养孩子的坚持性

2020-05-28  本文已影响0人  颂如

作为家长,你是否经常听孩子说:“我不想学钢琴了”,或者“我总也画不好,不学了”之类的话?孩子遇到一点点问题或者困难就退缩的情况,相信你一定不陌生,也许还很头疼。

今天咱们就来聊聊坚持性。

什么是坚持性呢?心理学上讲,坚持性是指在某种困难情境中,为达到某一目的而坚持不懈地克服困难的心理品质。

那么,不同阶段的孩子该怎样培养坚持性呢?

首先,在孩子3-6岁阶段,推荐两个方法。

1、倾听和沟通。

孩子不能坚持已经开始的事情,一定有其原因,家长要先找到背后的原因。一个温暖和睦的氛围和彼此依赖的亲子关系,是孩子可以敞开心扉必要条件。请家长一定了解,对于成人微不足道的小小障碍,对小孩子的影响可能非常重大,所以我们一定要认真对待孩子的感受。

2、参加家务劳动、体育游戏和兴趣班。

没有实践的引导是说教。观察身在任务中的孩子,才可能更好的了解他们的问题出在哪里。家长可以安排孩子每周帮你倒两次垃圾,或者跟你一起溜狗,再或者每三天给家里的植物浇水等等,这些家庭生活中的琐碎小事,不但可以促进亲子沟通,也可以更方便你观察孩子的行为,了解他的想法,从而更好的引导他们完成一件事。

相信每个孩子,都会多多少少上过一些兴趣班,虽然不是每一个兴趣班都能够坚持3、5年以上,但是1-2个常年学习和坚持的爱好领域,对于孩子的坚持性培养十分重要。请家长注意不要给孩子选择过多兴趣班,同时,报名前也要跟孩子沟通好,孩子愿意并且表态能够坚持下去才报名。从小培养孩子对自己的选择负责任的人生态度,同样很重要。

家务劳动或者培养班学习,在精不再多,能够有一次坚持的成功经历,之后再开始任何一件事情,无论有多难,我们都可以鼓励孩子,咬咬牙一定可以坚持下去。

其次,孩子6岁以后进入小学阶段,家长应该怎么做呢?

一方面,“抗挫教育”。

孩子进入学校学习,就会有“竞争”或者比赛出现,有可能会遇到考试没考好,或者比赛没得奖之类的小挫折,这个时候,家长应该怎么做呢?还是四步法

接纳孩子的感受,让孩子知道你在意他的感受,不会否定他;

允许孩子释放自己的情绪,孩子哭了就让他哭一小会儿;

分析受挫原因,跟孩子一起找原因;

提出解决方案,帮助孩子想办法克服困难。

另一方面,做孩子的好榜样。

身教大于言传,孩子坚持一件事,家长也坚持一件自己的事,跟孩子一起坚持,做孩子的榜样。

另外,孩子遇到挫折,家长可以跟孩子分享自己的故事,让孩子知道家长也有遇到困难的事情和伤心难过的时候,或者也可以把一些名人故事讲给孩子听。孩子知道每个人都会有遇到困难并且扛过去的时刻,他自己自然也会跟随着成长。

事实上,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很多问题,需要最多的不是特别具体的方法,而是家长的理解和作为榜样的示范。所以,家长是跟孩子一起长大的。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