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读书首页投稿(暂停使用,暂停投稿)

被讨厌的勇气

2017-04-14  本文已影响1713人  易乓乓

《被讨厌的勇气》是一本以对话为题材的心理学书籍,本书中,青年有困惑,禅师有智慧,只说故事太浅,只说道理太深,于是禅师与青年就恰到好处的相遇了,在一场关于人生问题的大讨论中,完成了智慧的传承。

大家普遍知道弗洛伊德心理学和荣格大师,却鲜少有人知晓,阿尔弗雷德·阿德勒是与前面两位大师并称为“心理学三大巨头”。初读完《被讨厌的勇气》,之前根深蒂固于内心的自我认知,受到了很强烈的冲击,曾经以为分析、引导自己的种种理论和方式,似乎需要时间重新审视,打破了重塑。阿德勒心理学与弗洛伊德心理学的最大不同在于,前者是以“个体心理学”为主旨。本书分成了五个部分,浅入深出,从根源到现象,以青年的困惑,禅师的睿智,探讨了人生问题的种种疑惑。

一、“原因论”与“目的论”的讨论


1.心灵创伤是假象

弗洛伊德心理学,认为人的行为,受过去的经历和环境所影响,因而提出了“心灵创伤”的概念,以原因论的方式去探讨人生。而在本书中,禅师却否定了心灵创伤,提出了“目的论”。禅师说,决定我们自身的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自己赋予经历的意义。

书中列举了一个例子:青年的朋友多年一直躲在家中,尽管他也很希望到外面去,像正常人一样拥有一份工作,可是只要踏出房间一步马上就会心悸不已、手脚发抖。所以青年认为,这应该是一种神经症。而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幼年时受过家庭或者其他方面的影响。

禅师立马提出反驳,如果一味地关注过去的原因,企图仅仅靠原因去解释事物,那就会陷入“决定论”,认为我们现在甚至未来的全部都由过去事情决定,而且根本没法改变。而阿德勒心理学的立场则是:现在的状态与过去没有关系,要考虑的不是过去的“原因”,而是现在的“目的”。正因为实例中的朋友不愿到外面去,所以才制造出不安情绪,以此逃避。而仔细探究,不出门会获得父母等的关注和照顾,而就算出门,也会成为茫茫人海中平凡的一员,没人会重视自己,这就是自闭者常有的心理。不仅仅是书中的例子,我们大家都是为了某种“目的”而活着,这就是目的论。

2.愤怒都是捏造出来的

作为论证目的论的另一例子,青年举出了“因为新买的昂贵衣服,被服务员洒了咖啡,而大发雷霆”,声称这种情绪是无法控制的,自然而然的迸发。而禅师认为,我们一直把情绪作为一种自然而然的爆发,而忽略了人与情绪抗衡的力量。如果在被洒咖啡的情况下,青年手中拿的是一把刀,那么,青年不会直接把刀刺向服务员,这是控制了自己的行为。青年正是为了“想要大发雷霆”而制造出了愤怒情绪。再比如,一位盛怒的母亲在斥责自己的孩子,期间电话响了,有工作的事情,母亲立马在接通电话后,改变态度,温柔有礼的对话。几分钟过去了,她转过身,继续怒斥女儿。从这一平常的生活小事,我们可以发现,愤怒其实只是可放可收的一种“手段”而已,关键在于作为人这一个体,自己是否愿意做出改变。

禅师说,人们常常下定决心“不改变”。而青年并不认同,谁不愿意改变自己,获得幸福的人生呢?

阿德勒心理学认为,生活方式是自己主动选择的结果。人在10岁之前,受环境、地域和文化背景的影响,可能会无意识地选择某种生活方式,或者,更确切的说,选择了人生的状态。而10岁之后,人具有了自我意识,具备了自己的世界观,而很多人认为过去影响现在,就是因为自己下了“不改变”的决心,才一直维持着之前的人生状态。而没有看清人生取决于当下,以及未来想到达的人生目标。

二、一切烦恼都来自于人际关系


1.自卑情结与优越情结

人的自卑感来自主观的臆造,会无限放大自己的缺点,从而生出一种“讨厌自己的感觉”。困扰我们的自卑感不是“客观性的事实”而是“主观的解释”。书中禅师身高155cm,因为在与他人的交往中,感受到了自己的不同,如果只是纠结于自己再长20厘米,一切就会不同,就会拥有更愉快的人生。而当年轻的禅师把自己的想法告诉朋友时,他的朋友断然认为,这个想法太过于无聊。身高有什么呢,禅师拥有让人感觉轻松的本事啊!高大强壮的男子会给人一种震慑力,矮小的身材,却容易让人放松警惕。

事实上,问题的根本不在于有所欠缺,这里的关键点是,155厘米的身高只是低于平均数的客观测量数字而已。这并不是“劣等性”,问题在于我们如何看待这种身高以及赋予了它什么样的价值。

越自负的人越自卑,自卑情结有时候会发展成为另外一种特殊的心理状态。那就是“优越情结”。用语言或者态度来声称“只要没有A,我也会是有能力、有价值的人”。无法认同和接受自己,这是一种逃避式的心理自我暗示。为了弥补这种缺失,就会以这样的状态出现,即“表现得好像自己很优秀,继而沉浸在一种虚假的优越感之中”。例如:大力宣扬自己的权力者,虚报履历或者过度追逐名牌服饰等也属于一种权势张扬、具有优越情结的特点。

而这种借助权势的力量来抬高自己的人终究是活在他人的价值观和人生之中,这是必须要强调的重点。那些骄傲于自我功绩的人,沉迷于只谈自己曾经的辉煌业绩的人,都是具有“优越情结”。人真正拥有自信,就不会自大。而正因为自卑感才会骄傲自大,那其实是要故意炫耀自己很优秀。并以自己的不幸来显示“特别”,这种人想要用不幸这一点来压住别人。阿德勒甚至指出:“在我们的文化中,弱势其实非常强大而且有特权......如果问谁最强大,那答案也许应该是婴儿。婴儿其实总是处于支配而非被支配的地位”。婴儿就是通过其弱势特点来支配大人,并且这种弱势不受任何人的支配。所以,当负伤之人所说的“你无法体会我的心情”之类的话也包含了一定的事实。谁都无法完全理解痛苦的当事人的心情。但是,只要把自己的不幸当做保持“特别”的武器来用,那人就会永远需要不幸。

2.人生是自我的认识,而不是与他人的比赛

阿德勒心理学认为健全的自卑感,仍是有必要的。因为健全的自卑感不是来自与别人的比较,而是来自与“理想自己”的比较。阿德勒心理学认为,人虽然不同但是平等。就知识、经验或者责任来讲,或许存在着差异,但不论大人还是孩子,都应该被当做“人”来真诚对待。无论人生之路走在前面还是后面,我们不断迈进并不是为了与谁竞争。价值在于不断超越自我。而在一个人想要做自己的时候,竞争势必成为阻碍。

就从自己的角度进行考虑,假设你对周围的人都有竞争意识。但是,竞争就会有胜者和败者。因为他们之间的关系,所以会意识到胜负。比如中国传统父母口中,别人家的孩子之类的现象。这样就不知不觉就会把他人乃至整个世界都看成“敌人”。其实,需要知道的是,“在意你的只有你自己”。

三、人生的三大课题与课题分离


人生的课题,这一概念的提出。阿德勒心理学关于人的行为方面和心理方面都提出了相当明确的目标。行为方面:“自立”和“与社会和谐共处”,两点。而支撑这种行为的心理目标有两方面,即“我有能力”以及“人人都是我的伙伴”两种意识。而这些就是通过人生课题来完成和实现的。

人在社会中产生的人际关系分为“工作课题”“交友课题”“爱的课题”这三类,又统称为“人生课题”。一个个体在想要作为社会性的存在生存下去的时候,就会遇到不得不面对的人际关系,这就是人生课题。在“不得不面对”这一意义上确实可以说是“义务”。比如禅师在自己的书房里写书,写作这项工作的确是无人能够代替、必须自己完成的作业。但即便如此,只有有了编辑的存在以及装订人员、印刷人员和经销或者书店人员的协助,这项工作才能够成立。原则上,根本不可能存在不需要与他人合作完成的工作。工作、生活与爱,就是维系我们在这个社会继续下去的构成部分,而阿德勒心理学不是改变他人的心理学,而是追求自我改变的心理学。

有了这个概念,就为课题分离打下基础。我们并不是为了满足别人的期待而活着。犹太教教义中有这么一句话:“倘若自己都不为自己活出自己的人生,那还有谁会为自己而活呢?”如果一味追求别人的认可,在意别人的评价,那最终就会活在别人的人生中。而为了帮助自己活出自我,就需要了解“课题分离”的这一主张。例如父母教育孩子,经常会以强迫的手段逼其学习,各种辅导班,补习班,利用奖罚的方式来管理孩子。其实就是没有意识到课题分离的必要。须要明白,学习是孩子的事情,也就是他的课题。父母只需要提供学习的条件和机会,而不应该干涉和强迫,因为往往如此,会让孩子产生逆反的心理。

学习是孩子的课题,如果妄加干涉,就肯定避免不了冲突,因为我们必须从“这是谁的课题”这一观点出发,把自己的课题与别人的课题分离开来。换句话说,也可以以这样的方式判断:“某种选择所带来的结果最终要由谁来承担?”因为改变自己的只有自己。课题分离是明确各自的责任和义务,改变自己,并不干涉他人的课题,才是主要的宗旨。

四、要有被讨厌的勇气


自由就是被别人讨厌。

不想被别人讨厌,这对人而言是非常自然的欲望和冲动。近代哲学巨人康德就把这种欲望称作“倾向性”。按照欲望或者冲动去生活、像斜坡上滚下来的石头一样生活着,一味被欲望冲动推着走的人生,并不是真正的自由。真正的自由是一种把滚落下来的自己从下面向上推的态度。

我们没有办法八面玲珑地讨好所有人,所以想要行使自由,就需要付出代价。而在人际关系中,自由的代价就是被别人讨厌。毫不在意别人的评价、不害怕被别人讨厌、不追求被他人认可,如果不付出以上这些代价,那就无法贯彻自己的生活方式,也就是不能获得自由。

用课题分离来分析,就是“不想被别人讨厌”也许是我的课题,但“是否讨厌我”却是别人的课题,即使有人不喜欢我,我也不能去干涉。只做改变自己的努力,而别人的喜欢与讨厌,就是别人的课题了。而获得幸福的勇气,也包括“被讨厌的勇气”。一旦拥有了这种勇气,你的人际关系也会一下子变得轻松起来。

你不是世界的中心,只是世界地图的中心

人只有在社会行为下才能被称为“人”,而这就决定了每一个人,只是共同体力的一部分,而不是中心。其实陷入“以自我为中心”的怪圈,就是缺少归属感。阿德勒心理学认为,归属感不是仅仅靠在哪里就可以得到的,它必须靠积极地参与到共同体中去才能够得到。主动迈出一步去面对人际关系的课题:不是考虑“这个人会给我什么”,而是要必须考虑一下“我能给这个人什么”,这就是对共同体的参与和融入。只有付出了,才能找到自己的位置,归属感不是生来就有的东西,要靠自己的手去获得。

五、活在当下,每时每刻


拥有被讨厌的勇气,并不是简单的肯定自我,而是接纳自我。

简单来说,就是建立共同体感觉,从三个点做起:“自我接纳”“他者信赖”“他者贡献”。

“自我接纳”就是认真了解到外面既不能丢弃也不能更换“我”这个容器。但是,重要的是“如何利用被给予的东西”来改变对“我”的看法和利用方法。这就是,不必特别积极肯定自己,不是自我肯定,还是自我接纳。这两者有很明显的区别,前者是明明做不到但还是暗示自己说“我能行”或者“我很强”,这是对自己撒谎的生活方式。而自我接纳指假如做不到就诚实接受这个“做不到的自己”,然后尽量朝着能够做到的方向去努力,不对自己撒谎。在追求想要进步的前提,是要分清“能够改变的”和“不能够改变的”,然后专注于用现有的力量,去利用被给予的东西。不去关注“不可改变的”,而是去关注“可以改变的”。

“他者信赖”只需要考虑“我该怎么做”,在相信他人的时候不附加任何条件。因为如果不敢去信赖别人,那最终就会与任何人都建立不了深厚的关系。比如人际交往中,关系浅,破裂时的痛苦就会小,但这种关系产生的喜悦也小。只有拿出通过“他者信赖”进一步加深关系的勇气之后,人际关系的喜悦才会增加,人生的喜悦也会随之增加。

“他者贡献”:工作的本质是对他人的贡献。这并不是舍弃“我”而为他人效劳,它反而是为了能够体会到“我”的价值而采取的一种手段。工作是为了实现自我,其中赚钱也是一个重大要素。比如我们家庭生活中,经常会出现细琐小事的抱怨,那时因为我们产生了“为什么没人要来帮我”或者“为什么只有我干?”之类的怨言。其实,即使得不到家人的感谢,也应该一边做家务一边想“我对家人有用。”我们应该思考的不是他人为我做了什么,而是我能为他人做什么,并积极地加以实践。只要拥有了这种奉献精神,跟前的现实就会带有截然不同的色彩。

从这一刻起,就能变得幸福。

对于人而言,最大的不幸就是不喜欢自己。对此阿德勒心理学准备了最简洁的答案--“我对他人有用”这种想法就足以让人体会到自己的价值。他者贡献也是让人产生价值的方法之一。需知人生是一连串的刹那,只要跳着舞的“此时此刻”充实就已经足够。过去发生了什么与你的“此时此刻”没有任何关系,未来会如何也不是“此时此刻”要考虑的问题。认真而谨慎地做好现在能做的事情,还应该了解到被讨厌的勇气,也是甘于平凡的勇气。普通和平凡不好吗,有什么不好呢,实际上谁都是普通人,所以没有必要纠结于这一点。拒绝普通的你也许是把“普通”理解成了“无能”吧。普通并不等于无能,我们根本没有必要特意炫耀自己的优越性。即使平凡地度过一生,也必须要做到自我满足,时时刻刻充实当下的自我,那就已足够。

被讨厌的勇气,就是获得幸福人生的秘诀。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