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学习

2019-03-29  本文已影响0人  琨程_皓然

琨程

  《道德经》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已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论有效学习

                  作者:皓然

学习是一种让人不知道疲倦为何物的过程,如果您能做到而且每天精神焕发,那么恭喜你,你已经进入学习之门,但是您还没有进入有效学习!

现在我借用王东岳老师的理论:有效学习是建立在我们的所有感官通道基础上的对我们现有思维模型的冲击,不断的扩大我们的认知边界,不断重新建立思维模型的过程,也可以用我总结的一句话:人类的新思想的发展过程是寻找基因内部底层的求存结构!

首先我们先来谈一下学习入门,进入学习状态的入门,我总结为:好奇心!《道德经》老子说“含德之厚者,比于赤子”刚出生的小孩具有厚德,我们常说厚德载物,所以我们在小的时候学习东西很快,就是因为小孩有好奇心,不断的问东问西。商业用语,有需求才有交易(买卖)的成交,才能赚到钱或者得到产品,才能载物!所以我们必须要有好奇心或者说贪欲、欲望、需求,当然这也是人的天性,只不过作为成年人一般把这个放在对金钱和物资、性上,所以也请留一部分给学习!那么我们拥有好奇心对人的行为上的意义是什么?个人认为是不断充实逻辑圈,这也是我们每天精神焕发的原因,因为我们会发现当我们带着好奇心的学习,我们每天都可以看到我们以前没有留意而一直出现我们眼前的事物,我们每天都会有新的意识出现,然而这种新意识可以让我们的体内不断产生激素,让我们兴奋,促使我们不知道疲倦!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过程。至少我是这种感觉!

接下来我想说一下逻辑圈,他是指思维的规律和规则所形成的一个平面图形,他是一个二维的平面,就像画画一样,人看到一个具体的实物然后记录展现,但是我们看到的若干个实物后,我们会感觉到这些实物我太凌乱了,他没有规律和规则的体现,也可以说我们画出来的画不好看,所以我们在不断的充实他。以达到我们自己的思维模型出现!但是这个过程有点难,需要经过训练,就是一个不断的把实物变意识(虚拟),意识(虚拟)变实物的过程!或者说这个过程可以让我们欣赏到“美”的感觉!古人写诗作画的感觉!这是一种很愉快很充实的过程!

下来我将着重谈一下有效学习,按照王东岳老师的理论上我觉得或许有点难理解,我先用一段俗语解释一下:就是我们画好了画,要卖掉换钱,我们要不断的向身边的人解释我的画的含义,而身边人不理解,例如说我们脱离了实物本身,我不断的解释,最终无果!最后我会反思,到底是我错了还是大家都错了?这种身边人对我们的反驳和我们的反思就是有效学习的开始!然后我们会不断的修改我们的画,直到的画被人看到了真实的实物,我们在电视剧中有夸张表示方式,蝴蝶停在了一幅画了牡丹花的画上!这个需要一个有点痛苦的过程,这或许也是很多画家的画,直到画家老了,过世了才会被人接受和追捧的缘故!

这个时候让我想起了北京融金汇周骊晓老师的商业逻辑的理论:看时空,寻价值,做交易,找价差,获利润!人处在当下的生存状态中,必须学会找准事物的价值,当然这需要周老师经常说的看清世界的真相的能力,然后我们才能实施行动!反过来说拥有看清世界真相能力的人很少,所以普世价值观也很重要。更可以说用我们拥有的高维度逻辑,打击低维度逻辑,达到重整逻辑!

我这样解释应该可以理解有效学习了吧,在这里我还想解释一下,关于感官通道的问题,所谓感官通道就是我们常说的眼耳鼻舌身意,要调动前四项(眼耳鼻舌)会比较容易,因为这些我们每时每刻都在用,但是身和意或许会有点难度,这里我想说明要想调动这两项必须先要调动自己的求存结构,如果我们饿了三天三夜,我们用眼耳鼻舌身都找不到吃的,怎么办?那怎么办?我们只能调动自己的意识,这种力量是无穷大的。所以我们可以想象一下有效学习所需要我们的可不是好奇心!这是一种建立在求存结构上的力量!直接打到我们的内在的基因底层。之所以我的总结为一种寻找基因底层内的求存结构!这也是人作为一种动物的本能!

最后总结:有效学习并不是一种狭义学习,是一种广义学习,是人调动动物本能的一种生存能力和习惯!也是人类文化发生发展的开端!

预告:下篇论述文化:社会一名成员的人所获得的全部能力与习惯----《原始文化》泰勒

有效学习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