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歌声收官之战落幕,冠军怎么又是民谣?
新歌声收官之战落幕,冠军怎么又是民谣?
文 | 旁边有个王
这“好声音”改名之后的第一秀完美收官,在唱歌的综艺节目中,不管是“好声音”还是“新歌声”绝对都是引领收视率的。从第一季开始,它都有着高品质的音乐享受,且没有深受质疑的比惨环节,受到热爱也在意料之中。但不得不说的是,改版之后的“新歌声”收视率比起上一季一直都在持续走低。
这一季的冠军是被媒体称为“爆冷夺冠”,但我并不关心这个。只是奇怪的是,这一届的冠军又是民谣歌手。上一届的张磊民谣一曲《南山南》稳稳的夺冠,这一届的蒋敦豪有一曲《窗台》也拿下冠军,顺便结束了汪峰在“好声音”的长陪跑。
两个问题。
为什么不温不火的民谣总能出奇的夺冠呢?
真的要论唱功、技巧,你真的能听出学员们之间的差别吗?大概除了专业的导师们,我们能听出的就是这首歌是不是真的好听,或者人帅不帅。
纵观国内的电视综艺,各电视台无不是相互“学习”嗒。什么类型火爆,大家就一拥而上。好像作为观众的我们就没有一点辨识和欣赏能力一样,改个名字,换个游戏,变个明星就敢叫做全新节目。
在国内,以唱歌选秀为内容的节目数不胜数,似乎已经成了每个电视台的标配。唱歌本应是一种情感的传递和表达,可在各大节目中都变成了纯粹的炫技、炫曲、炫设备。你再看各大唱歌的选秀节目,除了选秀的流程和明星,你真的觉得它们在音乐上有区别吗?
这就回到了大众审美疲劳的问题上了。数不胜数的音乐选秀、音乐比赛节目内容却大同小异,很难不让我们的观众感到疲倦。虽然音乐有着千变万化的能力,但在我看来,电视里传来的尖叫声远比走心的歌声多。
造成这样现象原因最主要的点在于内容上的不能够持续创新。几乎所有的综艺节目在经过多季、多期之后,收视率都会走低。我喜欢的《跑男》、《新歌声》等都这样,最新一季的收视率比不了前面。在电视方面,《好声音》第四季的收视率破4是非常轻松的,但《新歌声》开播以来基本上破3都艰难。在网络方面,单平台播出的《好声音》第四季播放总量达40亿多,而双平台播出的《新歌声》截至收官日(2016年10月8日),也没有破30亿播放量。
总的来说,都是在内容制作上缺乏持续的创新力。当然,也有可能在观众好奇心下降、选手没有火爆力度等。这些原因,普遍存在于国内的综艺节目中,这也是我们当下的制作人要努力的地方。
现在我们说回新歌声冠军的落幕,为什么又是民谣夺冠?
在所有的音乐类型中,民谣绝对是最有辨识度。这种感觉就类似于乐器中的二胡,声音刚出大多数人就能立刻辨识。民谣总体来说,是属于小众的音乐类型。一般我们会把它联系到文艺、忧伤、感情等词汇,因为它真的比其它音乐更能触动我们的心。
在大多数节目都在用自以为很动情的尖叫,来表达歌声情感的当下,民谣绝对是最纯的走心音乐。所以,我们会发现在唱歌的节目中,民谣歌手更能给观众一深刻的记忆,更能打动现场观众。而感动本身就是一种很奇妙的体验,那是他人的感情故事与我们自己的感情思想相遇相同,而产生的感情共鸣。
所以,处于感动中的人更容易给别人以回报、帮助,更希望能给别人做些什么。特别是当这个感动源是固定的时,我们的行为也就有更直观的表现。
现代人在现代的社会中,情感压抑也算是一种“病”了。或许,我们也可以想一下自己有多久没有尽情的宣泄自己的情感了。所以,当我们遇到能稍微舒缓自己感情的音乐时,我们便会给予它更多的认同感。表现在节目中,就是喜欢他、粉他、给他投票等。在这个繁忙的社会中,作为一个理智的正常粉而言,凡是能让我们真正的为之做些什么的,绝对是它触动了我们心中的某个情感,帮助我们表达了某种感情。
在这个缺少真正走心音乐的现在,民谣真的是一剂慰心的良药。但请不要贪杯噢!
这样说来,或许民谣有一种天然的优势。但这并不代表谁去唱民谣都能赢得导师青睐,毕竟,我们也要有能力把那个优势发挥除了才行。在这个大家唱功没什么区别的情况下,如果你要去参加歌唱比赛记得选择一曲拿手民谣。
如果感动不了评委,至少在梦想的路上先感动自己。
毕竟,并不是赢得了评委就赢了自己,拿了冠军就赢得了人生。细数好声音历届的冠军,从第一届的梁博,第二季的李琦,第三季的张碧晨,第四季的民谣张磊,到现在新歌声的蒋敦豪。除了第一届的梁博已经解约,其他的冠军也没有什么火爆的人气和特别的作品。蒋敦豪还有待观察。
相反的,比较红的李代沫和吴莫愁貌似都不是冠军。
所以说,人生还是要靠实力。别的评价和认证都不会成为自己人生的“金饭碗”,没有持续的创作能力,暂时的掌声和鲜花只会成为无形的枷锁和铁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