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成语摘录
《道德经》,又称《道德真经》或《老子》,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典籍,由古代伟大哲学家老子所著。这部经典不仅蕴含了深刻的哲学思想,还创造了众多富有智慧的成语。今天的“晨读”孩子们分享了好多个成语,为此我专门进行了搜集,以下是从《道德经》中摘录的部分成语及其解释:
有无相生
解释:有和无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也指矛盾双方的对立与转化,阴阳相生的关系。出处:第二章:“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功成不居
解释:任其自然存在,不去占为己有。后形容立了功而不把功劳归于自己。出处:非直接成语,但《道德经》强调不争不抢、功成身退的思想。
和光同尘
解释:指不露锋芒,与世无争的平和处世方法。出处:第四章:“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
天长地久
解释:形容时间悠久。也形容永远不变(多指爱情)。出处:第七章:“天长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也,故能长生。”
上善若水
解释:最高境界,就像水的品性一样,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出处:第八章:“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宠辱若惊
解释:形容人非常计较得失,以小失大,患得患失,无论受到宠爱或受到侮辱都好像受到惊恐。出处:第十三章:“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
视而不见
解释:指不注意,不重视,睁着眼却没看见。出处:第十四章(不同版本可能有所不同,但《道德经》中确有类似思想)。
听之不闻
解释:听到了就像没听到一样。形容漠不关心,不在意。出处:非直接成语,但《道德经》中有类似“大音希声”的表述,强调对声音的超越性理解。
冰消瓦解
解释:象冰遇热消融一般。形容疑虑、误会、隔阂等完全消除。出处:非直接成语,但《道德经》中强调“无为而治”,可引申为消除障碍。
旷若谷
解释:意指胸怀像山谷那样深而且宽广,形容十分谦虚。出处:第十五章:“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
道法自然
解释:指大道以其自身为原则,自由不受约束。出处:第二十五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无中生有
解释:指本来没有却硬说有。现形容凭空捏造。出处:第四十章:“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大器晚成
解释:越是大才能的人通常越晚成功。出处:第四十一章:“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知足常乐
解释:自知满足则心常快乐。出处:第四十六章:“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根深蒂固
解释:比喻根基深厚牢固;不可动摇。出处:第五十九章:“有国之母,可以长久,是谓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解释:谓走一千里路,也是从迈第一步开始的。比喻事情是从头做起,逐步进行的。出处:第六十四章:“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这些成语不仅丰富了汉语的表达,也深刻体现了《道德经》中的哲学思想和人生智慧。通过阅读和学习这些成语,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领悟老子的哲学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