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谷的摇篮——斯坦福大学
世界上大概没有一所学校,在成立时像斯坦福这样,充满了坎坷与艰辛。
创始人老斯坦福在学校成立之际,为了能给它选择一位有能力的校长,几乎踏遍了整个美国。可当合适人选落定时,经济大萧条又让整个美国一片风雨飘摇。学校财务开始捉襟见肘,老斯坦福又撒手人寰。在这万般艰难时刻,幸得其遗孀拿出了身家财产,才让学校度过危机。
二战期间,美国各大学凭借雄厚实力,纷纷为政府提供了科技方面必要的帮助,如伯克利的奥本海默教授与劳伦斯等负责的曼哈顿计划。但成立不久的斯坦福,几乎没有像样的东西能拿出手,以至于它为战争做出的贡献微乎其微。
大概也因为如此,二战结束后,经济上一直未翻身的斯坦福大学,更是无法获得充足的经费,来维持学校运转。直到工学院院长弗雷德里克.特曼想出了办法,即斯坦福大学近30多平方公里的闲置土地,以对外出租方式进行盈利,才让斯坦福的财政终于彻底翻身。
随后,各类高科技性质公司,不断地进驻这片土地,全球高科技云集地——硅谷,便由此而诞生!
也许是历史因素,又或者斯坦福本身就远离华盛顿,总而言之斯坦福历年申请研究经费的机会,都少于其它与华盛顿更靠近的学校。
但这也让斯坦福开创出自主发展式道路:
那就是在缺少外援的情况下,大量与以硅谷为代表的美国工业界,进行紧密合作,来获得足够的研究经费。
当然,经费来源毕竟不是政府方面。像哈佛或普林斯顿,这些大学一旦申请到政府的经费,教授们只管进行理论研究即可。到时只要拿出高质量的学术论文,便可名利双收。但在斯坦福,在没有政府的援助下,要动用来自工业界提供的经费,那是必须有所付出的。
学校的教授们享用了经费,就要用自己的知识技术,为经费提供方出一份力。比如像学生到相应的公司担任实习,或者教授们去做顾问。
其实在斯坦福人眼里,此举并非一种低声下气。相反这样的方式,刚好让学生拥有了大量的实践经验,而当他们再次回学校学习时,便能把学到的东西与理论更有机的结合。同时随着这种实践经验不断成熟,相对于其它大学学生来说,斯坦福的学生更明白获得利益的重要性。
当他们熟练的开发出新技术时,他们将会尽一切可能掌握主动,借助各方投资者的力量,让技术转化为能投入应用的商品。因为他们明白,这样将会带来巨大的利润回报!
可以看到在这样的带动下,那些经验丰富的学生们,相当一部分都会萌发自主创业的念头。有的甚至在学业未结束就办理退学手续,开办起自己的公司。
让我们最出乎意料的是,校方对学生们的举措,持一种支持的态度。他们会动用各方资源,为学生的创业之路大开方便之门。比如提供资金,联系在硅谷工作的曾经校友,为学生提供周到的安排。甚至在斯坦福,成立着一个专为学生创业而设立的办公室,用途就是为学生们联系投资者,让他们放心的去闯而无后顾之忧!
不得不说,斯坦福将眼光放得很长远。
如果搁其它学校,这种大方的允许学生退学外出创业的情景,真是非常少见。更不要说,成立专门的投资办公室来帮助学生。
那么,学校为什么要这么做?
原因很简单,当学生在未来有所成就时,他们会感谢学校当年不遗余力的扶持。所以在为学校的捐助上,会大笔的投入。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
当年土地出租。赢得庞大无形资产;现在长线投资,获取未来的红利。这些令人赞叹的手段,真是应了外界对斯坦福的评价:“斯坦福是一所非常会挣钱的学校。”
斯坦福这种与工业界的密切配合、相互推动,使两者间形成一种无缝对接,直接促成了地区性经济的高速发展。如果说哈佛与耶鲁反映着美国传统人文情怀,斯坦福便是体现了新世纪的科学精神。尽管它的辉煌历史只有五十余年,但它却为人类文明、科技进步以及当代商业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