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雕琢
“雕像本来就在石头里,我只是把不要的部分去掉。”——米开朗基罗
这句话是米开朗基罗在凿刻著名的雕像《大卫》,接受别人访问的时候说的一句话。此后这句话被人总结为“凿出你心中的大卫”。记者问米开朗基罗:“您是如何创造出《大卫》这样的巨作的?”他答道:“很简单,我去采石场,看见一块巨大的大理石,我在它身上看到了大卫。我要做的只是凿去多余的石头,去掉那些不该有的大理石,大卫就诞生了。”米开朗基罗不是在强调把石头变成雕像,而是在强调,雕像自然而然地就存在于每一块石头里面,雕塑只不过是按照石头本来就存有的面貌进行雕刻罢了。
教育也是一样,每个家长都想拥有“大卫”,如何“凿出你心中的大卫”?米开朗基罗的这句话实际上突出了教育的真谛 ——不是强加,而是引导和发掘。正如对一个未被雕琢的石头,我们不能随意敲打而是需要观察,感知其内在的可能性,然后再小心翼翼地雕琢。同样,父母作为孩子的教育者,也需要用心观察孩子,理解他们的需要,并通过自己的言行榜样去影响孩子的行为和价值观。
稻盛和夫有一段话:“渔夫出海前,并不知道鱼在哪里,可是他们还是选择出发,因为他们相信,一定会满载而归。人生很多时候,是选择了才有机会,是相信了才有可能。”每一个父母,都要对自己的孩子充满希望,面对眼前的这块“石头”,坚信他能成为你心中的“大卫”。
李镇西校长曾有过这么一段深思熟虑的发言:“学校教育无论有多成功,都只是家庭教育的重要补充。”所以在孩子的教育中,家庭教育占重要的一部分。
你在家里的样子,就是孩子未来的样子。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家庭是孩子的第一间课堂,孩子在成长阶段,最擅长的就是观察。他们会观察父母的一言一行、处事方式、生活习惯,然后慢慢内化成自己的行为。
托尔斯泰鲁说:“全部教育,或者说千分之九百九十九的教育都归结到榜样上,归结到父母自己的端正和完善上。”教育最大的悲哀就是一群忙着刷手机的父母却拼命逼孩子读书。你回到家里,是第一时间拿起手机只顾自己娱乐,还是捧起书本陪着孩子学习,这些都会一点一滴渗透到孩子的成长中。想要养出“别人家的孩子”,就得先学会做“别人家的父母”。想要养出一个爱学习的孩子,就得先做一个学习型的父母。因为孩子可能不会长成你期待的样子,但是一定会长成你本身的样子。
父母对于孩子,教育方法和技巧的作用只是冰山一角。父母身体力行的榜样和示范,才是孩子成长最好的养分。教育学家马卡连柯说:“不要以为只有在教训、命令的时候才是教育,在生活的每时每刻,甚至你们不在场的时候,都是教育。”教育孩子,与其喊破嗓子,不如营造氛围做出样子。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也是孩子最初生长的土壤。家庭这个环境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孩子人格道德的形成和行为习惯的养成。尤其是在孩子成长的幼童阶段,家庭是孩子接受教育的第一个场所,而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因此,家庭氛围关系及父母的教养方式,会对未来孩子的性格品德产生决定性的影响。家长给予孩子倾听、理解、包容,赋予孩子勇气,陪伴孩子成长,就能建造有爱、放松、自由且积极上进的家庭。家长如果能够给孩子营造温馨、积极、上进且充满爱意的家庭氛围,就能给孩子创造一个和谐美好的成长环境,这将会使孩子受益终生。这样也会传递正能量,帮助孩子健康幸福地成长,保持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事实证明,父母给孩子最好的托举就是使劲栽培自己。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榜样对儿童的心灵是一股非常有益的阳光而这种阳光是没有任何东西可以替代的。”家庭教育对父母来说,首先应该是自我教育。好的父母,都会用自己的身教,托举起孩子的人生。“没有人生来就会做父母,每个人都需要学习需要把自己还原成一颗种子,重新长成自己。”其实,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父母也要不断地修剪自己生命的枝叶,最终圆满自己的人生,实现与孩子的共同成长。只有父母始终抱着学习的心态,持续不断调整自己,顺应孩子的成长需求。相信不管孩子处在什么阶段,变成什么模样,父母也能够找到最适合孩子的教育之道。
教育,真正意义上是一场父母与孩子共同成长的修行。孩子如一面镜子,映照出我们的言行与信念。致力于良好教育的家长,应该将教育的焦点转移到自我修行上来。当我们自身内在丰富,有所领悟,孩子便是我们心灵的投影,他自然而然地得以成长和提升。“你希望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你首先就应该成为那样的人!”
身行一例,胜似千言。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只有父母做好榜样,率先垂范,孩子成长才有方向。而这正是我们能留给孩子最受益一生的礼物。
教育是雕琢,不是随意的敲打,也不是附加的装饰。营造良好的环境,做好孩子的榜样,正确的引导和发掘,让孩子成为你心中的“大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