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要少买东西
今天到了一个包裹,猛一看挺大一包裹,想一想想不起来是什么,打开一看,“滑锁密实袋”。大中小三种规格,每种两包,一共6包,想起来了,前两天在快团团上买的。整整齐齐六包袋子展现在眼前,我忽然觉得我根本用不上这些东西了,一点都不想要了——但是买单的时候,我是那么真心实意地感觉这东西很需要很有用才买的。
打开了小号包装看了下,挺精致的小袋子,比我想象中的还要小许多,用来装食物的话,好像不怎么合适。其他型号的就不打开看了,想退货,考虑了3秒钟,算了,本来也不贵,没有买运费险,退货也不划算了。
只能当成又一个教训了。
我今年整体来讲,控制消费的工作做得不错,减少了许多随意消费,但是,还是没有控制住买“便宜”的东西。这次的密实袋就是贪图便宜买的——虽然当时也考虑过实用性——如果不是这个价格的话,我根本不会考虑买这种产品,同样是袋子,保鲜袋装东西就足够好用了,而且更便宜。
这种打着可重复使用旗号的塑料袋,再怎么说,也就是个塑料袋,终究不能真的洗了用用了洗的。要论可重复使用,还得是保鲜盒,而且要玻璃的,使用方便又环保——家里已经有好几个玻璃保鲜盒了。
越想越觉得买错东西了。我真的不需要这个东西,这次真的是买了个教训了。
针对自己看见便宜东西就要买的弱点,以后还是少看看这种网站。网站上的文案、图片做得那么精美,就是专业来掏钱包的。买了这种东西,看起来是省钱了,其实反而是浪费。
买东西也是要严格执行计划才行,一点随意都不可以有。随意买东西不光浪费金钱,也浪费时间,囤积的物品放在家里浪费家居空间,真是害处多多啊。被这种看似便宜实用的网站吸引了注意力,每天都要打开看看,一样一样地看下去,浪费的时间不是小数目。
商业社会,各种好看的、实用的、便宜的、好看又实用的、又好看又实用又便宜的产品层出不穷,而我们也在不知不觉中被训练成“购物达人”,我们似乎永远都需要更新更好的产品,我们也永远都能买到更新更好的产品。不可否认,确实有一些新产品确实比前代产品更先进更实用,但是,更多的新产品只是为了“新”而“新”。
就像有些手机厂商,每年都要发布几款新型号,新产品看起来足够炫足够酷,可是,新产品真的就比老产品更好更先进吗?那可不一定。就算是我们都熟悉的手机行业实力最强的苹果公司,其新款手机也被专业人士诟病为“缺乏创新”,在外观、性能等方面都缺乏亮眼的进步。尽管如此,公司却依然要按照既定节奏每年发布几款新产品,而被训练过的消费者,也依然以拥有一台最新款手机为荣,不惜熬夜排队也要第一时间用上新手机。
我们都被“驯化”了,我们热衷于消费,为了合理化这种消费行为,甚至创造出了成语的新用法。“包治百病”就是其中一个广为流传的,意思是:只要买一个新款的名牌包包,什么烦恼都能被治愈。真的吗?当你努力买了一个心仪的包包以后,你的人生真的就从此走向顺遂了吗?不能吧。除非你是真有钱人,可以轻松地消费这种包包,那么你买了个新包,也许能有片刻的满足和欢愉。否则,即使你背上了最昂贵的那款包包,你也还是你,最初的喜悦和满足褪去后,还是要为房贷车贷伤脑筋,还是要为明天要交的工作任务而烦恼。还有些人信奉“超前消费”,热衷于使用各种贷款来满足自己的购物欲望,无节制地购物,这种人,最后收获一身债务,还能百病百病全消吗?
消费无法提升我们的幸福感,不恰当的消费反而会给我们带来烦恼。人的精力和资源都是有限的,而消费诱惑是无限的,我们还是应该把有限的精力和资源投入到真正能为自己带来快乐的事情中。
当然,身处现代社会,理性消费不但是一门学问,也是一种修行了。总有一款文案能击中你的心,这种时候,你买的不是产品,你买的是文案所营造的幻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