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神智库|中国文化:迈向世界的征程
![](https://img.haomeiwen.com/i2423290/39592b5b4d0a3337.jpg)
文化是现实的反映、历史事件的缩影与艺术再现。狂飙突进的时代,产生狂飙突进的文化;苟且偷生、萎靡颓废的时代,产生萎靡颓废的文化。矛盾丛生与自我反省的时代,产生矛盾与自我剖析的文化与艺术。
中国文化迈向世界的征程,就是中国迈向世界的征程。中国文化最终之成败,就是中国冲击世界列强之征程的最终成败。文化的命运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紧紧相连,它是国家和民族实力的影子,悲伤、颓丧或者豪迈,看它的文化与文艺便知。
历史大事件,是国家一步步走向繁盛或衰败的标志。那中国这辆列车究竟在驶向怎样的方向和未来呢?这不是文化与文艺工作者所能把握的,作为历史的忠实记录者和事实真相的传播者,文化与文艺界人士所能做的也只是份内之事。纵然如鲁迅,亦是如此。
这是文化与文艺工作者的不幸,亦是幸;是辛,亦是不幸。假如文化与文艺从业者不是如此羸弱,就不会有文化大革命中诸多文化界英才的悲剧和遗憾。但假如文化与文艺从业者不是忠实地反映现实、观照现实,而是都拿起武器积极努力地改变现实和现状,那么他们就不再是单纯的优秀的文化工作者,而是革命者与政治家。
文化注定是单薄的,与政治或革命联姻或一体的文化除外;因为那不是真正的文化或文艺,只能算作政治或革命的宣传,是现实物质世界把文化与文化完全当作工具手段使用的。文革的悲剧,就有很大的这种因素在里面,使用政治与革命的力量,迫使文化文艺完全服从政治的需要。
文艺最忌扭曲现实,文化最怕政治胁迫。中国传统文化,历来作为阶级统治的工具而使用,以至于经过历朝历代的不断删减甚至有意曲解,早已面目全非,不复看出作者真实的意图与文章内容的真正价值。正直如司马迁,也不能不顾及汉武帝的龙颜。
在男尊女卑的时代,政治就像男人,文化如同女人,女人必须服从男人,自由度是很受限的,哪怕男人明明是错的、恶的,她也不能直言,甚至完全不能言、不允许言。即使现在的时代,又有哪一国、哪一个民族的文化与文艺,是完全直言不讳地毫不留情面地否定政府?除非有反对派做后盾。
历史都是胜利者书写的,这无可厚非;单纯的完全的文人在历史上所起到的真实作用,其实是非常有限的,辞官归隐后的陶渊明,“竹林七贤”狂放不羁的生活,钟子期与俞伯牙感人至深的友谊,看似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大可直抒胸臆,但他们真的可以做到直言不讳吗?朝廷的眼睛何时离开过他们?
政治与革命都是物质的、阳性的,文化文艺与思想表达,都是意识的、阴性的。前者代表人的欲望、动物的本能,后者代表人的自省、灵长的意象。人终归还是动物,要吃、要喝、要享受生活,完全的不沾尘埃的自省与自查是做不到的。所谓圣人,本质上是不存在的。
文化与文艺,要么作为统治的工具,要么作为附属的器具,犹如古玩古董、奇技玩意儿。前者可居庙堂,被万古传颂;后者只能蜗居角落,悄无声息。这就是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的区别,也是大众与小众的差异。对于人类文明而言,完全独立自主的文化和文艺是不存在的,中国古代四大名著哪一个能脱离政治?
![](https://img.haomeiwen.com/i2423290/d76ad9cc65ef4c37.jpg)
完全的文人,就意味着被人类物质社会所抛弃。清高没有错,目光高远更没有错,但其代价一定也是常人所难以忍受的:物质的极度贫乏与现实生活的重重桎梏和摧残。高明的文人会说:艺术来源于生活,生活就是最好的艺术。当艺术与现实适当妥协,就是意识主动依附于物质,注重自身利益,以文化和文艺为谋生手段。
经济时代,就是文化艺术主动依附于物质生活的时代,是顺应人性和自然的现代文化形态。纯粹的清高的文化艺术不复存在,完全反映和观照现实的艺术作品、文化产品,亦不复存在。封建社会中,文人与官员密不可分;当代世界,文人与商人紧密相连。皆是为了生存和发展,只是社会的载体不同了。
文化商人一词,越来越泛化。无论你做什么行当,只要你做得出彩,赚得了财富,你就可以出书立说,向其他人分享自己的致富经验。教师不再单纯为了教书育人,本身也要生存,特别是私立学校的教师,并没有政府给他们发薪水。他们也是商人的一种,打工者是商人的前身。任何人都可以赚钱和分享,并获得更多财富。
经济时代,是文化与商业高度、紧密结合的时代。人类文明发展到这个阶段、这段旅程,商业正在发挥前所未有的功用,承载前所未有的价值与责任。文化是它新拉上的乘客,它要对它负责,同时获取应得的报酬。封建时代的文人官员为本身是大地主的帝王服务,资本主义时代资本主义国家的文化商人,则是为本身是大财阀、大资本家的政客、权力拥有者服务。
文化与文艺转了一个圈,从搭上政治的列车,到坐上商人的航班,其本质依然无法脱离统治阶级的辖制与桎梏。好莱坞的电影再发达,也是深深烙上美国资本主义制度与文明的标签,它不敢对本国的资产阶级太过放肆。即使不是统治工具和意识形态武器,也是资本主义制度的积极维护者,没有任何文化和艺术能真正逃离体制外。
完全不赚钱的赔本的文艺、文化产品,有谁愿意去做?影片一拍出来就被封禁,任何一个制片人和导演能忍受几次?但凡能够播放和盈利的影片,没有一部是完全跟政府过不去。即使是批评,也是善意的批评与矫正,而不是恶意中伤和诽谤造谣。文化艺术如果作为阶级斗争的工具和离间政府与人民的手段,其附属于功利与目的的特性更彰显无遗。
当文艺文化过度功利,它或者为现任政府服务,或者为反对派服务。完全为人民代言的文艺是难以生存的,完全植根于人民的文化是难以独立存在的。何为完全的人民的文艺?就是完全的实话实说、吐露真实感受。何为完全植根人民的文化?就是无政府主义、自由放任与随时随地还击压迫与剥削。
也因此,从事文化艺术的人,大体两种倾向,一种是理想主义,为信念而战;一种是现实主义,为功利而战。前者贫而高尚,后者富但不仁。大多数文化艺术从业者,都是居二者之间,中庸之道可以维生。中国文化迈向世界的征程,不是一个人的事情,更不是一个人的事业,它是集体的意志,它是现实的反映、信念的结晶。
在财富争夺甚嚣尘上的今天,在文化艺术丰富又贫瘠的当下,在人文精神与物质追求纠结纠缠、实难理清的资本时代,在你我他都痛恨却又沉湎其中无法自拔的新统治文明阶段,作为一名从事文化事业的商人,不得不兼顾盈利与物质生活的资本中人,努力抓住文化的影子与真身,无愧于时代,无愧于文化二字。
![](https://img.haomeiwen.com/i2423290/bba6228e949bd2aa.jpe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