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个同学素描》

在浬浦中学上学的日子(一)

2020-05-09  本文已影响0人  含笑入梦

    斯舜威老师没来浬中教书的时候,我已在浬中上初一年级了。我们那届初一只有二个班级,时间好象是在上世纪的一九八一年。当时浬中的校舍大部分是二层的旧房子,给我印象很深的是学校的大门是个用很多钢管焊起来的对开黑色大铁门,朝西开,一条铺着煤屑的黑黑的马路直通街道,大门口不远就是浬浦村机米轧年糕的加工厂,里面时常机声隆隆。我家平时碾米也来这里,临近年终的时候,来这里轧年糕的人会很多,一时车水马龙很热闹,校门口黑漆的马路就变更脏了。有时不巧刚好遇到下雨天,走在这条坑坑洼洼马路上就得格外小心。和住学校边上的其他大部分孩子一样,因为离家近,我也是走读生,我家在江对面的上理浦村,所以每天来学校上学,来来回回要在这条路上走好几趟。记忆中那时走在这条马路上,空气中老是迷漫着一股煤烟味道,直到校门口。

    学校的大门旁的传达室是几间平房,里面连着是学校变电房,后面再进去是学校食堂,食堂的位置座落在校园的西北角上,房子大都有些年头了。食堂里面的餐厅里放着些桌椅板凳,但我没进去看过,我只是看到食堂房顶上的那几个方方的高高的白烟囱冒着灰白炊烟,屋旁另有个大的圆铁锅炉,顶上的烟筒则是一根高高的圆铁皮管,被几根斜拉的铁丝从几个不同方向拴在地上,这个锅炉是专门烧开水用的,铁皮烟囱里尽冒着黑烟,想来空气里迷漫着的煤烟味道大概就来自这几个烟囟。食堂的小天井里有二排自来笼头和水槽子,旁边的空地上立着十几个方水泥墩,放着几个黑黑的方形大蒸笼,这就是师生淘米蒸饭洗衣的地方。当时浬中操场四周大都是茂盛的冬青树,有面围墙边上的种着一排高高的白杨树,春夏冬青树开花时节,走在校园里,就若隐若现的闻得着有一股股清新的苦艾味迷漫在空中,尤其晚自修放学走到操场上闻到这味道,真让人神志清醒大半。到秋冬时,霜风吹得杨树叶沙沙响,一层风过,就有一些树叶随风飞舞飘落。校园的一角还有几棵高大的白果树,长得茂盛,扇叶样的树叶是细细的,冬天叶子变黄时便成了一棵棵黄金树,远望过去十分醒目。操场好象都是沙泥地,中间是几个蓝球场,按着十几个蓝球架,边上一圈是跑道,一个用水泥浇注的主席台就在跑道边,紧靠主席台的后面就是一排二层楼校舍,紧临东侧还有另一排二层楼校舍及一排一层教室直达蚕场,从西边校门口进来看这二三排校舍,虽有点老旧,但座北朝南一字排开,还是很有点壮观气派的。在主席台的西侧并列有二块黑板报,那是学校专门为学生开设,每个星期都会有一些高中同学在那上面写写画画,当然这些同学都是老师从班上字写得好的同学中挑选出来。那时的学生也不大懂书法,学校也没有专门的书法老师,但我们上初一的时候,下午上正课前有一节15分钟读报课,除了读报外,有时也要学写毛笔字,一般一次在大字薄上写满一页,内容多半是古诗,由语文老师用粉笔写在黑板上的。当时教我们语文的是周乃山老师还是一个小年青,长得白白净净的,好象刚大学毕业。周老师写的粉笔字很工整有劲,横竖钩弯折,一笔是一笔很好看,我们先在下面看着老师写,然后照老师的样在本子上写满一页毛笔字。每次写完交老师批阅,老师会用红色毛笔在写得好的字上打圈。圈打得越多就说明你的字写得不错,写得特别好的,老师还会批一个醒目的好字,鼓励鼓励。后来周老师还特意从书店买了几十本学生字帖发给我们几个写得不错的学生。我还记得那本毛笔字帖里的字是柳公权体,浅绿色的封面上有叶圣陶先生写的学生毛笔字帖的字样。当我们第一次捧着这本散发着油墨香的字帖,心情那个激动啊!到现在我都不能用言语表达出来。我想这也许就是周乃山老师在我们心里播下的书法种子。

学校操场主席台东边有几棵法国梧桐,长得枝繁叶茂,其中有一棵上面按着学校的大喇叭。学校的广播室就在后面二层校舍的楼上,每天早上这大喇叭都会准时响起,开始时总放一些歌曲唱片,象《送别》这歌就老放,还有一个好象是在开一个音乐会唱片,里面那位充满激情的女报幕员总是不厌其烦地在说,下面请我国著名男高音歌唱家吴国松演唱《啊!友谊》,请大家欣赏!一阵掌声后就听到吴国松慷慨而嘹亮的歌声,接下来一支就是《男子汉宣言》……总之是反来复去的要放好几遍,然后才放《运动进行曲》,这是学校早锻炼时间就到了,住校生差不多起床了,洗盥完毕都来到操场按年段班级排队集合,随着体育老师的吹出的响亮的哨声,大队人马开始绕操场跑步几圈,以后就是做操时间,住校生要排队做操了,喇叭里也传来了广播操的音乐。这时我们走读生都已经来到了教室开始了早自修,早自修主要是朗读,一三五读语文,二四六读英语。教语文的周老师来的时候,手里往往拿着粉笔会在黑板上写下二行字,一是背诵什么什么内容,上课时要抽背;二是预习什么什么内容,主要是给生字注音,上课要检查!英语老师是一位矮个子的男老师,名叫刘观华,西发毕挺,穿着中山装,上口袋还扣别个金星钢笔,戴个眼镜,长得文皱皱的,一看就是个书生样1,刘老师上课讲一口普通话,我们初一上学,他就教我们英语,从ABCD开始学习,所以他是我们真正的英语启蒙老师。轮到刘老师来时,他手里拿的一定是英语课本,他是来领读英语来了。刘老师在黑板上写的英文板书是那种很工整的手写体,一笔一划都很标准,甚至写个标点都一丝不苟。刘老师还教我们唱英文歌曲,有些直到现在我还会哼哼几句,可惜是我们的英语学的并不好,有时还考不及格。

    周乃山老师有个录音机,当时在我们的眼里真是个稀奇的宝贝疙瘩。那时的周老师还很年轻,课余时间我们这些男生经常到他宿舍听录音机唱歌,有时周老师还会用普通话朗读课文并录音,然后在课堂上放给我们听,我们听得津津有味。记得有次学冰心的散文《小桔灯》,周老师还真拿几个大的桔子,按照课文上写的一样,让我们几个自己想法子,把里面的果肉一瓣瓣拿出来吃了,剩下的那个完整桔子壳,四周先用针线连起来拴在竹捧上,再把一小截点亮的蜡烛头小心翼翼地放进桔子壳中间,一盏小桔灯就做成了,当时我们感到很兴奋。直到现在这件事都让我们念念不忘。现在我想来周老师教语文真的算是有一套子的。(待续)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