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重塑你的大脑 - 这几个方法你一定听说过
一个天生闷闷不乐的人,就算早上中了彩票,中午找到爱情,到了晚上还是会郁郁寡欢;一个天生乐观的人,即使上午刚做了手术,下午就被同事撬走客户,晚上也能开开心心地在朋友圈发个手术前后的对比照。

《人类简史》里提到过,一个人是快乐、心胸宽阔,还是消极、胆小如鼠,都是由大脑里的一堆神经元和各种生化物质构成的。不管你中了彩票还是找到了真正的爱情,都不是真正让我们快乐的原因。
这么说来,一个人是否快乐,根本就是上天注定,无法改变。如果我们三岁就知道了这个残酷的事实,那接下来的大半生应该如何度过呢?如果我们的情绪真的是由一堆神经细胞决定的,那我们能否通过人为的方式来改变它呢,比如植入令人愉悦的多巴胺、血清素等?

还记得某网站调查的“最讨厌的十大关怀用语”中,“多喝热水”竟然排在首位。此外,还有“多锻炼”、“多休息”、“多听音乐”等敷衍式关怀,就同聊天中的“呵呵”一样,被广泛吐槽。但,正是产自这些“塑料花情谊”的方法,能够帮助我们重塑大脑结构以及大脑神经元之间的连接,改善我们的生活质量。一位美国心理学家说过,“如果我是临床心理医生,我会要求病人在见我之前完成两件事,再决定是否帮他们治疗。一是每周不少于三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的有氧运动;二是坚持每天10分钟冥想。”
什么是神经可塑性(Neuroplasticity)?
曾经人们以为大脑发育到青春期后期就结束了,在成年之后就基本定型,然后就开始走下坡路了。现在科学家知道,大脑在成年之后依旧保留着巨大的变化潜力。这种能力叫做“神经可塑性”,指的是神经连接和修改的能力。我们的大脑终身都保有神经可塑性,所以活到老学到老是完全可行的。很多早教机构打着“错过0-3岁早教期,孩子便输在起跑线”的旗号,整天贩卖焦虑,绝对是对脑神经科学的断章取义和错误解读。

由于我们每天与不同的环境打交道,大脑为了适应外界刺激,不断进行自我修改。当你长期做某一件事,负责这个功能的脑神经便进行连接、并加以巩固。当你每天坚持练习弹钢琴,大脑中负责手指活动的脑区就会长出更多的神经连接,手指在大脑中的“地盘”也会变得更大;当你每天学英语,你的大脑语言皮层中负责英语读写的区域也会越来越大。
那么再回到前面的“听音乐”和“旅行”,诸如这一类的行为又是如何重塑我们的大脑神经?除了这两种,还有哪些方法可以让我们变得更快乐积极呢?今天先介绍几种比较容易实现的方法。
1. 有氧运动:比较常见的就是慢跑。当我们跑步时,会消耗大量的氧气。这个时候,我们不得不大口呼吸,以维持心肺的正常运转。当足够多的氧气进入身体后,我们的大脑会觉得异常轻松,变得更敏捷、富有创造力。几乎所有人都有这样的亲身感受,那就是跑步后的身心愉悦。这其实与大脑化学递质的改变有关。在一项研究中,工作人员通过脑扫描发现,和跑步前的状态比较,跑步增强了不同脑区的类鸦片活性肽,一种与我们主观愉悦感相关的化合物。

2. 旅行:大脑与新鲜事物、陌生环境的触碰,影响我们的神经通路对事物做出反应,刺激树突的产生。当然,你完全不用环游世界来找寻这种新鲜感和刺激感,只需要在某个周末去另外一座城市便可以达到让大脑接受刺激的效果。

3. 读小说:埃默里大学对小说阅读者做过连续19天的研究,发现他们大脑里控制身体感受及行为的部位在不断增强。阅读小说会有一种很强烈的代入感,仿佛自己就是小说里的主人公。这是一种切换至另一种心理状态的能力,可以很好地帮助我们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缓解社交压力。

4. 冥想:伊利诺伊大学研究发现只要静坐冥想5-10分钟,人的大脑耗氧量就会降低17%,而这个数值相当于深睡7小时后的变化,同时发现受试者血液中被称为“疲劳素”的乳酸浓度,也在不同程度有所下降。苹果、谷歌、ebay等世界上最成功的企业都鼓励员工坚持冥想。冥想让我们活在当下,八个星期的冥想会减少大脑杏仁体的细胞含量,这正是专门负责人体恐惧感和不信任感的区域。

5. 其它比较烧脑的方法:可以找到一项自己感兴趣的活动,但难度系数需要稍高于我们现有的技能,比如学一门乐器,亲手制作一件艺术品等。在这个过程中,只要我们能集中注意力,便能很容易产生“心流”,达到一种忘我的境界。心流过程本身不会产生“开心”的情绪,但它会让你获取一种“自我满足”感,产生的幸福感能够维持得更长久。

由此可见,我们的大脑每分每秒都在重塑,以适应不同的环境变化。此外,大脑还会自动清除那些久久不用的神经连接,如钻牛角尖。所以,当你的朋友安慰你做点其它事,转移注意力时,这后面可是藏着博大精深的脑科学知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