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的欲望:繁殖与永生
2020-03-07 本文已影响0人
韦一笑_12732
“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是用来劝导珍惜少年时代的句子,花落花能重开,人生岁月却一去不复还。就好像冥冥之中早有定数一样,花儿奔着光与暖生生不息,而我们也是就奔着结婚生子、赚钱养家而孜孜不倦。是上帝在操控着这一切吗?当我们了解到了生命的原子--基因后之后,我们所谓的花开花落、生老病死的命运轨迹也不过是基因的原始欲望只有:繁殖与永生在我们身上的种种表现而已。
花儿的基因要达到繁殖的目的需要如何做?需要开花结果,再发芽再繁殖,但是自然界很多植物种子是需要借助外力来达成繁殖的,比如是蜜蜂的授粉,花儿无序地繁殖,有单次花的、有开多次花的,有带香气的,也有带甜味的,受蜜蜂欢迎的花儿自然得到了更多的授粉的机会,千百万年以来,香气、甜蜜、赏心悦目的种群就得以保留下来。
人类作为基因的载体,我们的生产生活时时刻无不是围绕这个繁殖与永生来展开的,比如代表现代文明的医疗、科技、城市,无一不是为了我们能以更低的代价更高的效率加以繁殖。从全世界的范围来看,我们都是越来越倾向于生活在城市里,方便我们以更高效的协助方式来创造我们要的一切,花费更少的劳动来存活。
病毒作为我们知识体系中已知的最小的带基因类生命体,是否也是携带了繁殖与永生的原始目标呢?病毒通过侵入宿主细胞来进行自我复制,在宿主细胞能量消耗殆尽是释放出更多的病毒体在进行进一步的入侵。但同样地病毒需要面对如“免疫细胞”这样的天敌的扑杀。要躲避免疫细胞就需要不断产生变异来躲过攻击,从毒性与传染性两个角度来说,无序的变异比如产生不同的组合,根据“繁殖与永生”的基因欲望来推导,病毒的演变必然是往低毒性高传染的方向发展,最终与宿主永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