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刚四步笔记法

2016-09-09  本文已影响246人  福柯

2016年9月8日晚,收到“得到”公众号的推送,一篇题为“学会做读书笔记,才能让书为我所有”的文章,引起了我的兴趣。最近一直在看关于如何阅读的书和文章,然而对于如何做笔记,应该怎么记,记什么,都是没有半点头绪。从小就懒得记笔记,觉得无论是知识还是信息,不都已经在那里了吗?干嘛再抄一遍在笔记本上。不过这篇文章对我启发很大。配合上前面提到的 《How To Read A Book》,可以构成一套读书的指南。

好的读书笔记是对一本书的敬意。当很多年后你翻阅自己的笔记时,你会发现自己当年的所思所想,价值可能远大于原书。读书笔记的一个重大作用是给自己日后以最快速度重温这本书提供方便,直接看笔记就可以。还有别的好书等着我们去读呢,所以笔记最好要写到可以取代原书的程度。如何做到这个程度呢?

1. 清晰表述每一章的逻辑脉络

逻辑脉络,大概就是去掉这一章里的各种例证,剩下来的部分。万维刚的说法是:保留每一章的标题,然后在标题下面用自己的话写下这一章作者到底想说什么。每一章的逻辑结构如果真的写出来,也许就只有几句话,可这几句话却常常是分布在好几十页之中。分析逻辑脉络的时候,切忌被有趣的细节所吸引。阅读要求的是理性思考,一个好的读者不会因为偶然发现了什么警句妙语而欣喜若狂或情不自禁地鼓掌——一个忙于分析的读者恐怕无暇顾及这些。

2. 带走书中所有的亮点

当然如果只记录逻辑脉络,一本书就显得很干。在理清了逻辑脉络之后,如果遇到非常亮眼的细节,也要记下来。好的读书笔记是不均匀分布的。笔记,是我听说了一个想法之后很激动,必须把这个想法记下来据为己有的行为。

一方面,以后万一写文章之类,从笔记里翻出来就可以用。更重要的一点,是这些故事日后将会反复地在我们的大脑里出现,他们以各种出其不意的方式左右我们的思想,直至改变我们对世界的认识。

读书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寻找能够刺激自己思维的那些亮点。我们在分析脉络的时候要忽略故事,分析完脉络再把故事带走。

3. 大量自己的看法和心得

强力研读是一种主动式的读书,要在笔记中写下对此书的评论,好像跟作者对话一样。可以把自己的评论统一地放在方括号中,将来翻阅的时候哪些是书里的,哪些是自己的一目了然。你不可能对说得好的一段话无动于衷。你可以写下自己对这件事的理解。你还可以写下对作者的质疑和肯定。更高级的批注则是写下自己因为看到这段文字而产生的灵感。

4. 发现这本书和以前读过的其他书或文章的联系

当你度过的书多到一定程度,你就会发现书与书之间是存在联系的。一个真正善于主动阅读的人对这种联系是非常非常敏感的。这里提到 Evernote 的一个方便的功能就是可以在一个笔记里引用另一个笔记——添加连接。这样就形成了一个个人的 wiki。

5. 笔记是对一本号书最大的敬意

好书之所以要读两遍,最重要的目的就是为了这些心得、灵感和联系。对一本讲我们不太熟悉的领域的书,第一遍读的时候,我们往往会陷入作者的思想之中,我们大脑全部的带宽都用来理解作者的思想,而没有多余的经历去产生别的想法了。“幽默是智力过剩的表现”,想法也是在带宽过剩的时候才会冒出来。只有当你读第二遍的时候,你才能气定神闲地发表意见。第一遍读是为了陷进去,第二遍读是为了跳出来。

笔记是对一本好书最大的敬意。读书笔记是一种非常个性化的写作,是个人知识的延伸,他不是书评,完全是写给自己而不是为了公开发表的——可以完全专注于意思,而不必关心文笔。虽是这样,阅读别人写得好的读书笔记仍然是一种乐趣。而且对不重要的书直接读笔记可以节省大量的时间。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