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哪里来
文/听雨
闷热的傍晚。
结束一天的劳作,想找一处清凉之所休息一下。
于是延山边小路前行,小路树荫浓密,远比嘈杂的居住处凉快的多,一阵小风吹来,顿觉身心清爽。
于是一边往前走,一边慢慢享受这夏日里的凉爽。
越往前走树林越密,走着走着,突然发现前方有一处水塘,水塘不是很大,但是池水清澈,水塘四周有翠竹环绕,真是有茂林修竹之盛景。
于是,我加快脚步往前走,走到水池近处,又发现池塘北岸有一茅屋,竹篱围院,四周树木扶疏,翠竹茂盛,显得格外幽静。
于是我好奇地走过去,想一探究竟,是谁居于这么幽雅娴静之处。
我走到篱笆院前,看见院门处只留了进出的通道,并没有门。于是我径直走道茅屋门口。
仔细观察,茅屋的墙都是木板的有三间大小吧,窗棂还是我记忆里小时候家乡的那种木头窗棂,中间有一房门,门虚掩着,靠西面还有一房门,关闭着,我唤了一声,无人应答,于是我就从虚掩着的正门走进室内。
这时已是傍晚,又加之茅屋出于幽林中,室内光线比较暗,但是还是可以清楚的看见室内陈设。
室内陈设简单,正厅靠北墙一张陈旧的桌子,上面放了一些茶具,旁边放了同样陈旧的几张凳子,虽然室内摆设简单,但是感觉很干净整洁。
看完这些我正要出门,突然看见东墙上有什么东西闪亮,而且还有微微的叮当声。走近一看,原来是正厅的左右靠南面还各有一个门通往左右两室,靠东面房间的墙上有一书架类的陈设,上面放了一些书,还有一下纸、笔筒之类,靠右侧一串小贝壳制成的风铃正静静的挂在那里,刚才就是这个风铃上的小贝壳被微风吹的叮当响了几声,并闪耀出光亮。
看到这串风铃,我顿时大惊,这串风铃怎么与我小时候姐姐外出给我买回来的那串一模一样?转念又一想,这种工艺品样子一样的肯定很多。
看完这些,心想:人家主人不在,不能总在这里转悠,于是我转身往外走,刚来到院子,就见西面屋门打开了,屋里走出一穿着朴素的女子,借着傍晚的淡淡光线还可以清楚的看见她温婉的面庞,一看不要紧,顿时让我怔住,这不是我自己吗?
对面的“我”看见这边的我,也怔住了,急忙开口问:你是谁呀?你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
我听完她的问话,一时茫然,对呀,‘’我是谁呀?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
我们对视几秒钟,她见我没有回答,于是抿嘴一笑,和我挥了挥手,走进正屋去了,我也和她挥了挥手出了院子。
刚走到水塘边,就看见有一只鹭鸟在水塘边戏水,看见我来,它似乎很高兴的样子。
我就自言自语的说:鹭鸟,你从哪里来啊?你在这里做什么呢?你要到哪里去呀?我们能不能一起走呀?
鹭鸟似乎听懂了我的话,和蔼的看着我,又看看水面,这时候一阵风吹来,水面泛起淡淡涟漪,我似乎听见水面有个声音说,我们都从自然而来,要回自然而去。
我听完此话懵懵懂懂的,这时鹭鸟昂首向水塘的远处观望,我向它观望的方向看去,分明看见了一座巍峨的大山,虽然在暮色里,但大山的轮廓清晰可见。
鹭鸟又回过头看看我,然后又看看山,然后它扇扇翅膀飞走了,它一直向着大山飞去,越飞越远,不一会儿它的身影就掩映于暮色里。
这时我似乎又听见水面传出声音,山山水水,百鸟虫鱼,世间万物都生于自然,归于自然。
你若不信,可学鹭鸟去那大山之处,慢慢领悟……
听到者,我点点头,回了一句:谢谢。
水面又传来声音:世间所有之事,都是自然存在,万物的生来离去,都是自然法则,不用感谢我,我没有做什么。
听到此,我转身一边往回走,一边领悟这些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