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这样做

2023-09-18  本文已影响0人  徐立华

一个伙伴在自己的课堂上因为课堂的内容,临时产生了一个想法,让学生们在课堂上制定了班级公约,多数学生按照老师的要求制定了公约,但是有一个学生却当着大家的面直接告诉老师他不想制定班级公约,他觉得班级公约没有用,没有必要制定。

针对这个真实的课堂场景,吴校让大家进行角色扮演,一个人扮演老师,一个人扮演学生。实际演练一下,看看我们如何用好奇对话的方式和学生展开深入对话。第一组练习吴校让那位要求学生制定班级公约的老师扮演学生,让另一位伙伴扮演老师进行演练。这组对话很快以学生把老师反驳得无言以对而停止。然后吴校又让两个伙伴练习了一次。结果和第一次差不多。接下来我们进入小组进行这样的练习,不知道其他伙伴在自己的小组对话中效果如何。我在小组对话中扮演学生,当我感觉到老师在引导我按照某个方向去对话的时候,我就不按照她的想法进行,所以最后她被也没有说服我制定公约是正确的、合理的和必须的。

小组练习结束后回到大组,一些伙伴分享了自己对话后的感受。多数扮演学生的伙伴都没有被老师说服,老师感觉到对话起来非常吃力,而且觉得学生说得也很有道理,到最后很多人同意制定公约不是必要的。

大家分享之后,吴校问那位要求学生制定公约的老师一些问题。

1.你制定班级公约的目的是什么呢?

2.之前你和学生有做过这样的活动吗?

3.学生一共制定了几条公约?

4.没有制定公约之前班级的情况怎么样?

5.制定公约你的希望是什么?

6.这些公约对于那些不遵守制度的人有提醒作用吗?

7.当学生公开反对制定班级公约的时候,你的情绪是什么样的?

8.你想要的到底是什么?

9.当你进行角色反转之后,你的心情是怎样的?

10.我们缺这样的公约吗?

11.学生反对的真是制定公约这件事情吗?

12.思考一下,什么样的公约是大家都喜欢的呢?

特别佩服吴校的智慧和思考问题的角度,当她和那位伙伴进行了这样一组对话之后,那位老师忽然就对自己被学生公然反对制定公约这件事情就释怀了,也理解了学生的心理。

很多时候我们都知道换位思考,可是我们真的在生活中有做到换位思考吗?当我们处在对方的角度去思考问题的时候,我们对自己当初被反对、被反驳时引发的情绪就有了不一样的体验。

学习是需要实际应用的,用起来很难,但是只有真正用起来的时候,我们的学习才有真正的意义。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