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骑行之路
很早之前我是一名骑手,,曾经想过骑着自行车去自己想去的地方。
后来身经百战,驰骋在国道上,吃路上的灰尘和路边的西北风为生。
再后来藏起来那辆车之后,也把梦想藏了起来。
我与自行车的故事开始的很早,这一路断断续续的骑行和每一次的决定都是临时的,没有计划,都是惊喜。
去年把我的山地车寄回了老家朋友那里,大年初三的时候才从朋友那里骑回家里去。在去骑车之前,老爸让我带上一个打气筒,好在老爸的建议不然可能骑不回来了,最后的骑行路程是从县城骑车回家,也算是结束了长达八年的骑行生涯。
老妈问我把它寄回家干嘛,家里又没有人骑。让我把它卖了,我估摸着,大概可以卖个一千多块吧,但是毕竟跟我了这么多年,而且一次都没有坏过,哪怕是爆胎都没有,我怎么忍心卖掉呢,毕竟当初流行的是车在人在。
说起骑车,我又想到了小学的时候,老爸教我学自行车的场景。当时学车子是受了不少罪,摔倒了很多次,爬起来很多次,在老爸的不懈努力下,我才真正掌握的驾驶的技术。老爸说:“学自行车得多摔倒几次,不摔是学不会的,要和车子融为一体了之后才是个骑手”。后来老爸教我开车是一样的,我还没有学驾照的时候,老爸在无人的道路上一遍又一遍教我开货车,方向盘和离合的技巧印象太深重。“眼睛要看的远,脚和手跟得上才行”是啊,眼睛要看得远,当我足够看的远,身边经过的一切也越来越快的离开在身后。
自从学会了自行车之后,老爸在二手市场给我买了属于我的第一辆自行车。有了这辆车也便开始了骑手的路。除了充当上下学工具之外,我用这辆车几乎走遍了方圆十多公里的大街小巷和村落,骑车的技术越来越好了,那时对未知的地方很好奇,也想要知道自己到底是可以去多远的地方。
因为老爸在煤矿上班,租的房子后面就是一条火车道,火车道是我最喜欢的地方,听别人说这条火车开往上海,沿着火车道一直走,就会到有海的地方。那天午饭后,我沿着火车道一直骑一直骑,直到快要天黑了才原路返回。我想这条路一定有尽头的,一定是我骑行的时间还不够长,最后只能无奈折返。
这辆车足够的破旧,足够的简单,裸露在外面的链条又黑又锈,虽然经常会掉链子,好在老爸也有各种各样的方法可以把它修好,就这样在不断的损坏和修理过程中,直到坚持到了小学毕业,它才完成了它的使命。
后来小学毕业回老家读书之后,二伯送给了我一辆小巧的自行车用于上学,这是我的第二辆自行车,虽然不够新,也没有很酷,但是我已经十分的满足了,整个高中的陪伴都只有它一直在,也承载了太多关于他的回忆,是每一帧每一帧的,这辆车上有关于一些人的有趣故事,还有夏天传出来的七里香的故事。
这辆车小到什么程度,带人的话只能站在后座,双手扶在我的肩上。也正是这辆车让我跑遍了县城的每个角落,它也不仅仅只是陪我在读书的路上,也陪我看这个城镇春夏秋冬,没有缺席。
再后来呢,就是在大学里开始了真正的骑行,那是有多疯狂,多勇敢,我至今不敢想。
大学的第一个十一假期,就立马花了几百块买了自行车之后就上路开始骑行。七天的假期四天在路上,来回往返两地,跑了将近500公里的路程。可能是第一次骑行长途吧,那股兴奋和高兴可以激动一整天,虽然我们的骑行装备不是很好,自行车也很差劲,一个充电宝一个手机导航带上头盔就足以出发去任何地方。
所有合肥的大街小巷也成了我的目标,那条横穿合肥的繁华大道是最后出发和返回的路,是可以一条走到黑,看得到尽头的路。
在大学里骑行往返芜湖,往返南京,有的时候一个人,有的时候几个人。那是最疯狂的几年,我一直都在骑行的路上,从未停止。直到毕业之后带上我的自行车来到了上海,当时也是一拍脑袋花了整整两天的时间环崇明岛一周,这是这最后一次最远的一次长途骑行了,16个小时280公里,直接把我累瘫在楼下躺了很久很久,回来之后也没有想清楚为什么走这么一遭,如果一定要找个原因,那就是那股很傻很愚蠢的梦想。
其实我一直都很喜欢318过道,曾经想要拉着室友从上海起点开始,一路骑行到拉萨,虽然有点疯狂,但是室友答应了,前提是等他还完房贷,那还骑你妹啊。如果你问我还想不想骑行,我的回答是,如果有时间我还会,但是骑行是梦想,生活需要时间,骑行是在以前,不一定在以后。
后来我在海拔将近两千多米的大理环洱海骑行,看美如画的苍山雪和洱海月,上关风和下关花;在海拔两千七百多米的宁蒗县,环仙境一般的泸沽湖。我应该还在骑行的路上,毕竟这些年陆陆续续的骑行在路上也认识了很多骑友,他们有职业的,也有业余的,路上总有人在骑行,也一直都会有人在骑行,他们有年少,也有暮年,有为了梦想,也有为了生活。
有人问我你是为什么骑行,还这么累,坐车不是任何地方都可以到吗?
我也不知道为什么骑行,当我在路上骑行的时候,落日逐渐下沉,晚霞和云层一起红过了半边天,身旁的稻田随着日落和微风一起一派生机,田埂上的农民开始回家,而穿过梧桐树的阳光照在我的脸上,距离休息的驿站还有一段路要走,如果天黑之前来得及。
如果哪天见到我还骑行在路上,希望我是载着阳光,走到哪里都是晴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