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书怀念金庸文字收录专题武侠江湖碎碎念小日常

逝去的武侠与江湖

2018-11-02  本文已影响323人  我是一个超级美少女

2018年10月30日,武侠作家金庸因病在香港养和医院辞世,享年94岁。

我想以一个普通读者的身份,谈一谈我眼中的武侠与金庸。这篇文章文笔粗浅,立意浅薄,自知配不上金庸先生的大德,聊以自慰。

1.武侠小说简介

武侠小说是中国独有的一种通俗小说类型,它的源头最早可以追溯到《史记》中的游侠、刺客列传。魏晋、六朝间盛行的‘杂记体’志怪小说也促进了武侠小说的发展。

武侠小说中的人物多为侠客与义士,他们大多身怀绝技,来去无踪。飞檐走壁不在话下,打起架来以一当多。他们无需从事生产也不追求名利,不为钱财所累也无甚囊中羞涩的时刻。他们脱离于社会形态之外,有一套独特的行事准则,以“侠义”为指导,视除暴安良为己任。

侠士们远离庙堂,无需受世俗的秩序束缚。他们独立于正常政治秩序之外,视朝廷命官、甚至是皇帝本人为无物。

因此可以这么说,武侠文化是对信奉中央集权、讲究上下尊卑的中国主流社会的一种叛逆。在武侠的世界中英雄不问出处,丈夫当有作为!相比较于等级森严、秩序严苛、出路狭窄的现实社会,武侠世界无异于一块乌托邦。

华罗庚教授认为:“武侠小说乃是成人童话。”武侠为无数不得志、对贫瘠现实不满的成人提供了寄托与慰藉。武侠小说的现实土壤一直肥沃,因此武侠小说的创作从未中断。魏晋时期的志怪、唐时期的传奇、宋元话本、明清白话小说中已经有不少替天行道、除暴安良的故事。民国时期,武侠小说百花齐放。后来以金庸、古龙、梁羽生为代表的新武侠小说的崛起,标志着武侠文化走上巅峰。

《史记》中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就有几分侠义味道

2.清及民国武侠小说

在武侠小说发展史中,有一部作品不得不提。这就是成书于清代中期的《三侠五义》,这是中国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长篇武侠小说。我们今天所熟知的武功技巧(点穴、暗器、轻功等)、江湖勾当(如迷香、夜行衣、毒药、人皮面具等)在此书中均已出现。

《三侠五义》成书于清代, 是中国真正意义上武侠小说的鼻祖

尽管清时期武侠小说已经得到了一定发展,但武侠小说在民国时期,才真正开始繁荣。这一方面是由于思想的解放、出版业的发展使文学艺术发展。另一方面,西方列强虎视眈眈,而中国国力孱弱,被冠上“东亚病夫”的帽子。国内政治环境黑暗,军阀混战,民不聊生。民众希望有武艺高强的侠士惩恶扬善,救人于水深火热之中。大批知识分子亦有此求,便投身于武侠小说创作中。

据百度百科介绍,民国时期的武侠佳作有《卧虎藏龙》、《蜀山剑侠传》、《江湖奇侠传》、《侠义英雄传》等。该时期还出现了还珠楼主、白羽、郑证因、朱贞木、王度庐等武侠名家。

此时的武侠小说,已经基本是我们所熟识的这一套了。事实上,武侠小说的创作与时代认知密不可分。除去自古就有的侠义文化,晚清到民国以来的武侠小说,还深受现代文明的影响。据研究者考证,民国武侠中常常出现的“石子伤人”情节,是受到现代手枪的启发。还珠楼主首创的内功,也受到了现代能量概念的影响。

还珠楼主著《蜀山剑侠传》,此书可以说是仙侠文的鼻祖

3.金庸的武侠世界

生平

金庸原名查良庸,1924年3月出生在浙江海宁的名门望族,他的祖父为他取了个小名叫宜官。宜官出生时虽家道不及盛时,但依然有良田三千亩。由于出身于书香门第,父亲又受过西式教育,宜官幼时即爱读书,8岁时读了此生第一本武侠小说《荒江女侠》,他那时候想不到世上还有这么好看的书。后来宜官慢慢长大,他爱读《七侠五义》、《小五义》以及还珠楼主的小说,自此开始与武侠结缘。

1937年,宜官上了中学。日本兵占领了他的家乡,在逃难的途中,他的妈妈和两个弟弟死了。1944年,梦想做外交官的宜官考入重庆国立政治大学外交系,因不服校规被开除。1948年,宜官在3000人中脱颖而出,成为国际新闻编辑,被派去香港工作。 

后来山东来的军队打进了宜官的家乡,宜官的爸爸被判定是地主,欺压农民,处了死刑。宜官在香港哭了三天三晚,伤心了大半年。30年后,国家领导人主动与他谈起了父亲被杀的事情,他说:“人入黄泉不能复生,算了吧!”在自传性质的小说《月云》中,宜官这样写道:

“他没有痛恨杀了他爸爸的军队。因为全中国处死的地主有上千、上万,这是天翻地覆的大变乱”。

“他爸爸的田地是祖上传下来的,他爸爸、妈妈自己没有做坏事,没有欺压旁人,然而不自觉的依照祖上传下来的制度和方式做事,自己过得很舒服,忍令别人挨饿吃苦,而无动于衷”。

1955年,宜官为《大公报》旗下《新晚报》创作了一部武侠小说,他把原名查良镛中的“镛”字拆开,为自己取了一个笔名叫金庸。自此,金庸横空出世,他的第一部武侠小说《书剑恩仇录》一炮而红。金庸在武侠创作路上一发不可收拾,在华人世界掀起了一阵武侠狂潮。

1959年,金庸创办《明报》,在《明报》上连载自己的武侠小说。他一边写小说,一边写社论。60年代后,《明报》跃升为香港主流大报之列。

1972年9月,《鹿鼎记》在《明报》连载结束,金庸宣布封笔,之后对其以往的武侠作品开始修订工作。

武侠著作

金庸最瞩目的,当属他在武侠小说上的成就。金庸共创作了15部武侠小说,取每篇首字,正好连成一副对子。上联曰:飞雪连天射白鹿,下联书:笑书神侠倚碧鸳,横批:越女剑。

金庸作品及创作时间

这15部作品创造了千余个有血有肉、性格各异的人物,发行量超过3亿册,翻拍或与之相关的影视超过100部。

95版电视剧《神雕侠侣》

金庸的作品包罗万象,历史典故、名胜风景、地方风俗、奇人异事、五行八卦、天文历法、政治隐喻等元素都可以在金庸作品中看到。他的小说文笔奇佳,人物丰满,情节流畅,雅俗共享。

金庸作品的迷人之处不仅是在构建的光怪陆离的武侠世界,更在于其中的侠义精神和家国情怀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侠义精神的最佳诠释者,莫过于郭靖。《射雕》写郭靖成长史,郭靖未出生时即背负为父报仇大任,他心性纯善,为人憨厚,颇有侠义精神。幼年时面对毒打和恶犬就不肯告密。初遇打扮成可怜小叫花模样的黄蓉时,也肯好生招待,赠衣赠钱。路见杨康欺负穆念慈父女,即挺身而出,为其打抱不平。因承诺与信义,忍痛告别挚爱黄蓉,选择要与华筝成亲。后遭遇人生巨变,丧师之痛下又与黄蓉决裂,真相大白之际,成吉思汗逼死了自己的母亲。此刻才发觉因为一己之私(为父报仇),帮大汗攻城略地,害的生灵涂炭。万分悲痛之下开始怀疑侠义、学武的目的,甚至有万念俱灰,一死了之的想法。他说:

学武本意只是为了报仇,我用来打人杀人, 勤勤恳恳的苦学苦练,到头来只有害人。早知如此,我一点武艺不会反而更好。如不学武,那么做甚么呢?我这个人活在世上,到底是为甚么?

郭靖之后由丘处机点播,(“只有洪七公洪帮主行侠仗义,扶危济困,我对他才佩服得五体投地。”)后见洪七公坦坦荡荡,正气浩然。(”洪七公道:“不错。老叫化一生杀过二百三十一人,这二百三十一人个个都是恶徒,若非贪官污吏、土豪恶霸,就是大奸巨恶、负义薄幸之辈。)最终心结方解,真正领悟了“侠义“的精髓。

在后续的《神雕侠侣》中,郭靖一家积极抵御蒙古入侵,最终为国捐躯,战死襄阳,这是金老书中侠义精神的顶峰。

值得一提的是,《射雕》全书从一则评书说起,写的是金兵灭北宋后,到处是残垣断壁,普通百姓家破人亡,流离失所,叶三姐一家在逃难路上,遭受无妄之灾,一家四口为金人所害,共赴黄泉。金老在写作时,定然想起了日军侵华时那段岁月。叶三姐的故事是假的,而华夏大地有更多悲伤的惨剧。

金庸作品不仅写侠写义,更是写人写情。金庸说:

三千年前《诗经》中的欢悦、哀伤、怀念、悲苦,与今日人们的感情仍是并无重大分别。我个人始终觉得,在小说中,人的性格和感情,比社会意义具有更大的重要性。

因此金庸作品中,有关父母子女兄弟间的亲情、纯真的友谊、爱情、正义感、仁善、勇于助人、为社会献身等等感情与品德描写是最为动人的。

金庸以君子的眼光写女子,金书中的女子有情有义,百般柔肠。包惜弱舍弃荣华,满足的和杨铁心共同赴死;李莫愁为情而癫,魂断绝情谷;程英爱而不得,终身未嫁;小昭成了波斯明教的圣女,但她心中最愿意的,还是在张无忌身边当一个小小的丫鬟;阿离最爱的是她记忆中的,那个恶狠狠的,咬过她的短命小鬼,心里装的是一个不会褪色但也并不存在的情人。

金庸在《月云》中这样自评:

金庸的小说写得并不好。不过他总是觉得,不应当欺压弱小,使得人家没有反抗能力而忍受极大的痛苦,所以他写武侠小说。他正在写的时候,以后重读自己作品的时候,常常为书中人物的不幸而流泪。他写杨过等不到小龙女而太阳下山时,哭出声来;他写张无忌与小昭被迫分手时哭了;写萧峰因误会而打死心爱的阿朱时哭得更加伤心;他写佛山镇上穷人钟阿四全家给恶霸凤天南杀死时热血沸腾,大怒拍桌,把手掌也拍痛了。他知道这些都是假的,但世上有不少更加令人悲伤的真事,旁人有很多,自己也有不少。

金庸的武侠世界并非童话,江湖不是乐土,金书中的人物也会遭遇父亡、国破、丧子、离别、背叛、仇视、求不得......金老大概觉得,武侠小说和现实一样,有不少悲伤的事。于是在新修版中,本对亡妻矢志不渝的黄药师对梅超风生了几分情愫;张无忌仍然在赵、周二女之中徘徊;王语嫣最终还是回到了表哥慕容复的身边.....此些改动让好些金迷不满,也许在反武侠的《鹿鼎记》问世时,读者就该明白,侠义并非真实世界的主导原则,武侠仅仅是故事。

4.逝去的武侠与江湖

《倚天》中说“若有人一但手掌大权,竟然作威作福,以暴易暴,世间百姓受其荼毒,那么终有一位英雄手执倚天长剑,来取暴君首级,统领百万雄兵之人纵然权重天下,也未必便能当倚天剑之一击。 ”

这就是典型的以武犯禁的思想,武侠文学发展的社会背景,就是在政治黑暗,生活困苦的情况下,人民希望能够出现一位身怀绝技,替天行道的英雄主持正义。可是武侠小说没有提及这主持正义的英雄变成新的暴君的危机,这更是一个特定社会下的悲哀。

在中国彻底革命之后,武侠小说承载的社会意义变弱,娱乐性更强,金古一代武侠宗师写尽了武侠题材,网络文学的快速发展下,武侠小说升级打怪的模式已经满足不了人们的猎奇,逐渐退出了视野。

“金庸封笔古龙逝,江湖唯有英雄志”,新实际排的上号的武侠小说,唯有一部太监的《英雄志》。武侠与江湖,早已逝去。近几年改编的金庸影视剧,唯一的看点在于主演颜值,与其说宣扬侠义,不如说是资本和娱乐共同打造的一场泡沫盛宴。

新世纪以欲望开先锋,凭金钱打胜仗,咄咄逼人的野心家抢占高位。过时的侠义精神被揉碎丢到了脚下,江湖儿女没有资格快意江湖,他们在时代的进程中被碾压被遗忘,就如贾樟柯电影中那样,最后只有一段会被覆盖、删除的路线证明他们的存在。

在当今时代,民主与专制,奴役与自由,压迫与反抗,集体与个人,金钱与道德的现实意义远大于家国仇恨。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