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忧虑

2021-05-25  本文已影响0人  一只爱哭的猫

前几天跟朋友一起吃饭,在送她回家的途中,聊起孩子的近况,言谈中满是无奈和心酸。

我们两家的孩子,从幼儿园开始就在一个班,然后小学中学,一路同校,相伴成长,加上我们这一辈的交情,两家走往十分密切,可奇怪的是孩子们之间并没有成为很好的朋友,小时候倒还亲亲热热,到了后来他们之间有种说不出的疏离感,让人很遗憾。

以前还觉得可能是因为孩子们读大学之后,各自都有了自己的朋友圈,相互间沟通渐少,所以才慢慢走远的,毕竟不是自己的兄弟姊妹,我们这一辈的交情延续不到下一代也属正常,可是细想起来,孩子们的表现背后还是有很多原因的。

朋友说,别看孩子现在这么大,都已经走上社会,但她的表现还真让人失望。

一是对父母的强烈依赖。她说女儿最近换了个工作,地点在杭州,父母考虑到她以后可能在杭州安家,准备给她出个首付买一套小公寓。结果她完全不顾父母的承受能力挑三拣四,要知道这些钱可是他们大半辈子的积蓄,现在全部拿出来是多大的牺牲,可惜她还不领情,说怎么这么穷,都不能买好楼盘,言语间尽是埋怨,让父母十分难堪。

这个问题我也曾遇到过,但我跟女儿交了底,你在一线城市工作,我们这点工资养活自己还马马虎虎,如果你要想买房,我们是帮不上忙,女儿虽没说什么,但脸色是不好看的。

二是抗压能力很差。但凡工作中遇到一点点问题或者生活中稍有点不如意,就马上打电话哭诉,自己没有一点主意,当父母不光要当分析员,帮她出谋划策,解决问题,还要当心理咨询员,劝慰疏导她的不良情绪,更好笑的是,有时候还直接向父母开口要钱,说是心情不好,要买包包减压,真是叫人哭笑不得。

再者就是不懂亲情。说到这个问题,我和朋友两人都长吁短叹,这大概是这代独生子女的通病,他们对亲情的淡漠,简直让人难以理解,具体表现为:家庭聚会不参与,对长辈鲜有问候,对父母漠不关心。

当然责任也不能全在于他们身上,从小到大,身边的人都是围着她转,想要什么一家人都尽力满足,很少有愿望不能得到实现,没有体会过兄弟姐妹之间的陪伴成长和相互之间的竞争,所以在他们的潜意识里,根本没有分享,谦让的观念。

这是很要命的心理缺陷,他们不懂得与人亲近与沟通,以自我为圈子,与人交往总是透出距离感,平时交往圈子极其有限,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存在很大障碍,在工作中经常遇到沟通交流不畅的问题,她自己很烦闷,家长也很担心。就像我的女儿,从读大学离家开始,在人际交往中出现了这样那样问题,不知道怎样和同学和平相处,不愿意跟父母交流,很多话情愿闷在心里,都不愿跟父母说。

看到孩子们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我们这些做父母的都很焦虑,也曾反思是不是自己的教育不得法,导致孩子长歪了,但看到很多独生子女家庭面临同样的窘境,说明这不是个案,让人忍不住往更深层去思考,或许这应该说是特定时代的产物,更是我们这两代人悲哀。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