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新繁“东湖”-“四费祠”
“问十字千秋、父子孙曾几诗客;羡一门四世、文章忠孝六乡贤”。
这幅对联悬挂在成都新繁镇“东湖公园”中的“四费祠”大门门框上,是清代邑人陈宝璋所撰,充分表达了时人对费氏一门四世六乡贤的赞誉。
四费祠,原名“费公祠”,清道光八年(公元1828年)新繁知县马裕霖建于新繁城南,纪念明清时期新繁乡贤费密。1922年,新繁县知事刘咸煊迁建于东湖,易名为“四费祠”,以纪念费密祖父费嘉诰、父亲费经虞、叔父费经世及儿子费锡琮、费锡璜,费家祖孙四代中的六位学者和诗人。
费密(公元1625-1701年):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和思想家。字此度,号燕峰,四川新繁人。费经虞子。奉父流寓泰州,其父邃于经学,尽传父业,工诗文,究心兵农礼乐等学,以教授、卖文为生,当道拟举鸿博,荐修《明史》,皆为辞。费密守志穷理,讲学著述,在文学、史学、经学、医学、教育和书法等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诣。费密与遂宁吕潜、达川唐甄合称“清初蜀中三杰”。后代学者评论说:“蜀中自杨升庵外,唯密著作最富,论说精辟,对后世颇有影响”。
下图、位于“东湖公园”西南隅的“四费祠”外景
下图、前院西侧的《费公祠碑记》
下图、《费公祠碑记》全貌
下图、《费公祠碑记》上部
下图、这是“四费祠”大厅中部的“中”字屏风
下图、屏风下面的《序言》
下图、第一篇章《家学渊源》展览
下图、第二篇章《十字千古》
下图、第三篇章《四世荣光》
下图、“四费祠”在新繁东湖公园的位置
附件:
费密诗句:“大江流汉水,孤艇接残春”,被王士祯称为“十字堪千古”。
费密诗《朝天峡》全文如下:
一过朝天峡,巴山断入秦。大江流汉水,孤艇接残春。
暮色愁过客,风光惑榜人。明年在何处,杯酒慰艰辛。
【1958年,毛泽东在出席成都会议期间,曾圈阅此诗供与会者学习】。
王士祯:《讀費密詩》全文如下:
成都跛道士,萬里下峨岷。虎口身曾拔,蠶叢句有神。
大江流漢水,孤艇接殘春。十字須千古,胡為失此人。
本文完
本文于2019年11月3日,发表在【新浪博客】-【xiaozichuyou的博客】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