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快速建立场景|一凡为你领读《喜剧的真相》07
这一周,我们一起共读《喜剧的真相|即兴表演手册》一书,作者是美国三位即兴喜剧领域大师,夏娜、德尔、霍华德。这本书也是美国教授即兴喜剧的教材,由李新老师翻译并于2016年出版,是学习即兴喜剧的必读书,经典,我是强烈推荐。
许多综艺节目都借用了即兴喜剧的形式,这说明它很受欢迎,但在互联网和图书市场却很难找到学习资料与交流社群,或许是人们还没意识到即兴喜剧除了看着好笑,其实还有更加重要的价值,但这对我们来说是好事,嗯,一个特立独行且正确的机会,你懂得。
本文是用我自己的话介绍书中第7章的内容,还有一些感受与思考,肯定对你有帮助。
7 建立场景
约翰斯通:
剧情由常规程序被打破开始。
什么是戏剧场景?
每一个戏剧场景都包含一些必备元素,最重要的是舞台角色之间必须存在人物关系。人物关系建立越早,戏剧场景推进就越快。
比如:
第一句台词是这样的:我来这里是因为我的检查结果,医生。队友回应道:您可能得了一种罕见疾病,总统先生。
另一个重要关系是演员和舞台环境之间的关系,医生和总统先生的故事发生在外太空和总统办公室肯定是不一样的效果。
下面是我们中午在微信群玩的关联词游戏,也是快速建立场景:
关联词游戏
保持开放的头脑
你要相信这一点,即兴的开放比预先的设定要好。演员最大的错误就是不重视搭档的真实回应,而执意向对方灌输自己的那套假想。
有想法本身并没问题,特别是演员能通过一个简单的对接传达给对方(比如一句对白,一个动作)之时,想法越简单越好,一旦整个场景发生转折就立即放弃预先设想。没有谁能一下子设想出所有细节场景,要知道,两个头脑比一个强。通常情况下,演员最好是听从他搭档与导演的意见,而非是观众。
练习得越多就会越相信上面这一点,一个优秀团队即兴出来的表演作品比某个人的预先设定要好太多了。
场景从中间开始
即兴喜剧演员会忽略故事铺陈阶段,直接从某个事件的中间开始戏剧场景。没有什么比两个演员从“你是谁”这个阶段开始一个场景更无聊的了。
因此,两个演员要一开始就假设好他们之间的人物关系。两个演员相互认识的话对此会有些帮助,他们可以假设关系开始于剧场亮灯前5分钟,通过这个方法可以更快入戏,也帮观众省去了这段寻找信息的无聊时间。
说到这里我们可以打住一下,回到我第一次接触即兴喜剧的场景,那时候是2018年7月罗胖在节目中介绍“如何把自己嫁出去”时提到了可以利用即兴喜剧的方法。
我记得罗胖是这样说的:
人生的所有事情,所有尝试都可以用yes and的方式来对待,只有说了yes,人生前方的卷轴才能被打开,展现给你其他所有的可能。
已经是恋爱关系的男女,运用yes and当然会新增很多可能,可是我们这种还没有对象的人该怎么办?罗胖也支了招,也是即兴喜剧的方法,就是假装你们已经是男女朋友关系了。
他说:假设我们将来是男女朋友,是两口子,我作为女朋友,作为老婆,我拿到自助餐之后,我认为这个好吃你多吃点,这个不健康你少吃一,这就是我们在一起的状态。这一点都不唐突。
罗胖自己也是这么干的,通过假设场景在征婚网站找到了媳妇。
我卖弄一下我自个儿的经历,很多年前我实在是找不到女朋友,怎么办?我上了征婚网站。这是一个男人最最悲惨的最后的处境了。然后我是怎么写征婚网站上我自己的介绍的?我说我不知道你是谁,我也不认为你一定要长得好看,或者你拥有什么。但是如果你打开这封信你愿意回信的话,请记住一件事,我特别忙。所以如果将来我们能够在一起,我不需要你为我做任何事,除了一件事,当我要出差的时候,你能不能帮我收拾一下行李箱,因为这样我在一个陌生城市的宾馆打开这个箱子的时候,我能想起你。
罗胖还在一次饭局上也这么干了,他怂恿一位女士向心仪男士推荐自己喜欢的菜品。
如果我们把两个人走到一起分为五个阶段:搭讪 —> 认识 —>普通朋友 —> 好朋友 —> 男女朋友,你看,我们利用“故事从中间开始”这一策略,直接将两个人关系假设为男女朋友,这等于是一下绕过了之前的自我介绍、要电话、展示/吸引等等环节,这是不是更高效呢?并且你运用好的话一点不唐突。
表演,而不是讲述
接受台词,给出信息,积极选择,而不是消极反应。
即使是一条错误的信息,因为剧情开始于常规程序被打破的时候,错误也可以是生发剧情的那个突破点。
切记一个人滔滔不绝,也避免大段展现一个人的痛苦等内心活动,这很无聊,假设你有在家陪伴妻儿和去南美挖银矿两个选择,那么第二个非常规的积极行动的剧情一定是唯一之选。
做出来的戏剧场景一定比说出来的好看,所以呢,你其实没有选择。
倾听游戏
细心的演员会注意到,所有好的喜剧场景结构通常都是一个游戏,游戏规则会在最初的三句话中出现,尽管多数游戏不如本书讲到的那么明确有条理。
【案例】
“一艘上流社会的船”,这个游戏中,每一个演员都试图通过每一句台词来显示自己的地位高过他人。当然,相反的显示自己地位低于他人也一样有效。
戏剧中可以发展出无数与身份地位无关的游戏,譬如,演员在这个场景中所说的话都和他原本想说的话恰好相反。或者在另一个场景中,演员要为他们每说一句话就互相摸一下找到理由,这也是肢体训练的好方法。
有一次百威啤酒CEO在台下,他将决定是否赞助即兴喜剧决赛,观众们自然提出啤酒这一主题。演员们谈论起了世界上最好的啤酒这一话题,他们还跑道一个屋子里一个个介绍这些世界上最好的啤酒,可是从头到尾没有说到百威,最后CEO在台下乐不可支,演员们这就是在心照不宣、不约而同地玩起了“忽略百威”的游戏。
为了在每一场戏中发现潜在的游戏,演员们必须至始至终都集中注意力,演员们必须极其注意自己所说的台词,因为他们常常察觉不到自己建立的游戏规则。大脑中有一个区域会自动在潜意识里建造戏剧场景,因此演员要弱化自己的主观意识,记住,自己不是剧作家,是即兴演员。
戏剧中的模式
演员不仅要对即兴表演中的游戏保持敏锐,还应该了解每一个戏剧场景中的模式,然后表演出来。举个例子,有一个终结场景的办法,就是通过一个台词一个动作完成一个循环,回到场景的初始状态。
当演员识别出某一个场景所需的模式之后,他们将相互配合,构建出符合整个场景的剧情变化。德尔很推崇“集体意识”这一概念,这是从良好运转的即兴喜剧中发展起来的,即将所有人的意识串联在一起,以形成超人的能力。这释放出了比一般人更高的能量,这个时候,长篇哈罗德即兴喜剧就诞生了。
昨晚我们反复练习了关联词游戏,其中就发现了不少游戏模式,
- 第一个关于人生成长的主题游戏中,每一次受到挫折之后的成长都是固定的结构,还有受到表扬、奖励之时的反应也是一种反复出现的场景结构。
- 第二个关于大学生活的游戏中,每一次各种原因都要写两千字检讨,这是反复出现的场景结构;还有每当犯错、出丑、落魄之时遇到班花,这也是可以发展的游戏模式。
芝加哥熊队(橄榄球)一位队员解释团队能进入超级碗的时候说:
每个人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并清楚自己所处的位置。
表演中的即兴喜剧演员也是这样,德尔说
演员处在左右脑平衡的状态之中,他可以把时间视作空间维度,他可以预见他可能在未来的某个时间点要做的肢体动作,这样就非常容易选择如何行动然后去执行。
因为所有演员都在统一波段里,所以每个演员也会看到其他演员预见到的事,这种感觉是让人激动的,给人带来自信能量和快乐。
在当下做动作
在表演中讨论过去或者是未来是没有意义的,好的演员会展现当下,表演总是比听说的更有趣,归根结底,表演是视觉媒介,观众喜欢看到动作,而非讲述。
看到这里,作为选择在线语音练习方式的我,表示有点伤心,起初语音是没有办法的选择,慢慢的我们也发掘出许多优点与乐趣。yes and,我们选择了语音练习,那就积极行动吧。
再次说回昨晚的练习,小宇来了两次“回忆往事”,我在他后面都不知道怎么接,好在智慧如我还是圆回来了。
沉默是金
很多时候对一些台词需要停下来思考,初级即兴演员会对安静下来的舞台赶到紧张恐惧,于是加上一些对话,这反而使得场景杂乱。不用害怕沉默,优秀的即兴演员会利用沉默,沉默的时刻能创造出紧张氛围并吸引观众。
思考是另一种形式的行动,花一点时间思考创意是值得的,珍惜台词,说的台词少了,表演的反而多了,这就是老生常谈的“少即是多”。
关于“三”的原则
即兴喜剧有一条神秘的基础原则:
如果有一件事反复出现三次就会很好笑。
德尔认为这是一种生物现象,他提供了一种解释:我们有三个脑,大脑—新脑、哺乳动物脑、爬行动物脑,每一个脑所需的笑料需要不同的频率。
不管解释,管用就行,这对于我们构建场景结构是个提醒,把一个点重复三次——就成了游戏模式。
总结
要点:
- 保持简洁,少就是多。
- 避免讲述。
- 场景从中间开始。
- 积极行动,以推进表演。
- 具体些,避免泛泛而谈。
- 寻找场景中的游戏。
- 迎接沉默时刻,思考本身就是戏。
一些感受在介绍内容的时候就说了,但最后我还是要划两个重点:
- 场景从中间开始,这是快速构建关系的方法,可以应用于很多领域。
- 快速识别场景结构/游戏模式,是出喜剧效果的关键,有三次重复就会很好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