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教育每日1000字 坚持100天有些文章不一定是为了上首页投稿

孩子的命运掌握在父母手里

2018-05-28  本文已影响6人  静静的记录生活

我们大家经常听到的一句话就是——“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而我今天要说的是,命运掌握在父母手里。

可能我说这话,会遭到许多做父母的质疑,但是实例会告诉你——的确如此!

邻居家的孩子,从进校园的那天,直到六年级毕业,都是老师、家长、学生心目中公认的学霸。每当有人提起孩子学习的事情,父母总是自豪的讲自己孩子如何争气又懂事。

随后进入小升初,在选择进入哪所中学读书的那个时间段,有好几所不错的名校都发出邀请通知单。

固执的父母始终坚信,是金子到哪里都发光。于是留在乡中学就读。

进入初中阶段,第一年学习还算平稳;到了初二那年学习已经下滑;初三那年学习到了中等。

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环境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身边的大多同学都是那些学习很差的人,而那些好的优秀的学生,早已转入那些好的学校。

父母早出晚归,只顾着赚眼前的小利益,却忽略了孩子学习上的问题。平时因为工作忙的原因,几乎没有和孩子交流。偶尔的谈话也只是单凭孩子表面上的 只言片语,敷衍了事。

中考那年考上了最差的一所普通高中,这是家里所有人都没有预料到的。假期,父母担心他出去和别的孩子乱玩,于是给他买了一部手机,认为只要呆在家里,一切安好。

高中的下学期,有一次,他在上课的时候玩手机,不小心被老师没收了,结果还和老师动了手。之后被学校处分,然后心情一直不好,成绩也一落千丈。

最后他苦苦哀求父母,说呆不下去了。他想去外地他的一个同学那里读技校。说到时侯还可以拿到大专文化凭。

于是父母也就同意了孩子的要求。每年几万元的生活学习上的费用,父母定时打到卡上。

在上两年半的时间,学校打来电话,说孩子已经欠费一年多了。接下来再不续费的话,毕业证是拿不到的。

一直被蒙在鼓里的父母,直到这时才知道,原来他的学杂费都让自己给内销了,没有给学校。他把这部分钱用于谈情说爱,买高档手机。

父母追问他到底想怎样?他说这个学校没有前途的,他要出去打工。父母见他没有学习这块料,也便同意他出去打工了,问及在什么地方打工,孩子说,他是在一家中型饭店。还说待遇非常好,老板对他也特别好,于是,一家人也算是放心了,不求孩子有多大本事,但求平平安安,能懂事就行。

直到最近,听说孩子被拘捕了,才知道,他犯了诈骗罪。

“人之初,性本善”,一个原本人见人夸的孩子,怎么就慢慢变成了可怕的熊孩子?

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孩子的父母是何种层次的人,取决于孩子在早期成长过程中受到何种层次的家庭教育。

虽然我们不用把人生中所有的时间都放在孩子身上,但是也绝对不能用事业换孩子。如果生下来以后不管不顾,直接丢给老人,那我们生孩子,又干嘛?

李嘉诚说:“一个人事业上再大的成功也弥补不了教育子女失败的缺憾!”

无论你到哪里谋生,无论你生活多艰辛,请一定带上你的孩子。孩子不在你身边,孩子就在更多的危险之中。

在这件事上,我受到启发的第一点:在孩子小升初的时候,父母没有及时给孩子选择一个好的学校,环境造人不能否认。

第二点,进入初中,也就是孩子进入青少年成长叛逆期,他的一举一动及心理变化,都是家长应该随时掌握注意的,如果不能及时做到正确的关心引导,将错失下一轮人生的选择机会。

第三点,孩子进入高中,根本就不可以带手机去学校,而父母却丝毫没观察到,只顾自己的忙、盲、茫……

第四点,孩子交朋友很重要,做父母的一定要了解他身边的朋友是怎样的一个人?家庭是什么样子?具体从事什么工作?而只是一味的听从孩子的信口开河。

所以说孩子的早期教育以及成绩的好坏,身边朋友的选择等等都需要父母正确的引导,小幼苗是否健康成长,关键在于后期合理的浇灌。

父母的言传身教,直接影响着孩子的未来。想更好的教育孩子,有效学习将是父母一生必修的功课。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