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不能输在起跑线上?)

2022-09-21  本文已影响0人  谢秋悦生活随笔

              "别的小孩都在培训,难道你就让自己的孩子就这样玩?"乂乂夫妻俩讨论到底让孩子去不去培训舞蹈,钢琴。

              "孩子都已经说了不去学,你硬要他学不是适得其反。"

            "哪个孩子会主动要学,不都是父母逼出来的。等到五六年级,初中去了,那时他想学都沒时间。"

            教育的本质是因"材"施教,引导孩子正向思考,正确的生活态度,良好身心健康的习惯;协助孩子架构自我学习,主动学习,适应各种环境,解决各种问题,活出适应他自己的自在幸福人生。成绩,考分一般智力都差不多,很多人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回过去看十年前,有的当时比你强的或差的,十年二十年后不一样,每个人生来注定只是自己。真正决定命运的(前期工作可能文凭学校起点作用)是来源於家庭教育最本初,最内在的所给予一个人的品格习惯,积极思考的幸福的能力

          个人建议,兴趣爱好专项训练不如全能训练,报培训班不如自已仼由想象画画,不如做家务,不如阅读纸质课外书,不如和同龄人一样玩乐。在这些过程中学会做人做事,学会学习,学会与他人和睦相处,在真实的实践中解决各种问题。那些要上训练班的除非真正是他自已爱好。兴趣爱好是推动他的内在动力。前提是家长要真正了解自己的孩子,知道孩子性格优缺点,哪里要加强,哪里需要引导(前期文章有介绍过)。而且每个孩子不一样,没有统一标准的方法,但原则父母掌握了,父母用心,与孩子一起成长,孩子快乐,父母也快乐。

          人生不是起跑线,是一段春夏秋冬不同美景的旅程。

          无论是何种性格(情绪方面一般母亲影响占绝大多数,父亲在大局观,理智部分更客观),学习是为了生活,生活是落实在工作,日常交往同事,朋友间,家庭成员间的协调做事做人之中。而且八个字"理解(教育孩子时要根据孩子的需求,就不会强制孩子,照顾老人就根据老人需求,被人照顾时同样说出自已需求,互为理解,站在双方角度,个性上),尊重,包容,接纳。"八个字理解了,做到了,回应了,几乎就很自在。

              愿每个孩子活出自我。

            咨询中很多父母感慨养育孩子好累,大事小事都要人督促,好多父母说自己成了助教,家里成了另一个教室,每天作业太多,签名,报听写,背诵,改错……样样都要家长,不要说孩子,家长有时都被搞得心情不好。我并不赞成,孩子天生都有探索,好奇,学习的本领,很多时侯是父母不给机会他去做取而代替他做,其实在做的过程中给予鼓励与积极引导,反而给了孩子极大的自信,从小什么事都会做了,在做之中不仅锻炼自己能力又能体谅别人在做事情中的心情,赋予自我价值的呈现。当一个人从小有了自我价值的自信和爱与被爱的能力,起点慢点又何妨?(针对小学生而言)。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