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投资·理财

央行加息序幕打开,对我们会有什么影响?

2017-05-28  本文已影响0人  秋晨Coding

上次聊宏观经济抛出一个观点:央行会继续缩表,保持偏紧的货币政策。接下来聊聊为什么我这么看。

美联储向来被称为央行中的央行,14年开始,美国经济复苏,美联储有了点底气,于是就吵着要退出量化宽松,收紧银根,通过加息,让漂在海外的美元回归山姆大叔的怀抱。这种预期下,美元持续走强,全球货币兑美元纷纷贬值。

2014初美元兑人民币汇率接近1:6,人民币达到峰值,随后一路走低,伴随着人民币的持续贬值,国内大量外汇出逃,央行外储从高峰时的4万亿美元快速下降到当前的3万亿美元,见下图。

外汇储备是央行资产负债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比央行近10年总资产规模的走势,会发现,14-17年期间,央行总资产规模并没有随着外储的减少而急转直下,只在15年短暂下跌后,便重拾螺旋上升的走势。这就好比一个大水池,一端在不停的漏水,总水位却没有降低

大水池水位之所以没降,是因为自15年以来,央行持续向水池注水,然而,注的水并没有流向消费市场,所以这几年CPI持续低位运行,没有出现引发肉菜价格上涨的通货膨胀。金融管制的宽松直接把水引到了金融、房地产市场,从而滋生了15年杠杆牛市、股灾;15-16年一二线城市房地产泡沫;险资高杠杆参与股权投资,浦发、万科、格力等优质上市公司被先后举牌甚至发生股权大战。

央行为什么要注水呢?干嘛当初不跟着美国的节奏,直接勒紧裤腰,过紧巴日子呢?主要原因还是之前一有危机就放水,实体经济自身造血能力没恢复,总是在用一个更大的泡沫来掩盖之前的泡沫,之前都能瞒天过海混过去,干脆这次再试试,哪怕再把泡沫搞大点,只要不戳破,就你好我好大家好。

持续的金融乱象和被炒上天的房价让当局者看到了风险,稳定压倒一切,泡沫不能破。16年国庆开始,各地政府纷纷紧急调控,无不是以十二道金牌的决心强力调控房地产市场,厦门、广州、青岛等城市规定房屋购买2年内不准交易,南京3年,保定干脆10年不准交易,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除了地产调控,银监、证监、保监纷纷出台各种规定限杠杆,加强行业整顿。总之,一句话,水不能再注了,衣带渐宽终不悔是不行的。

泡沫会不会破呢?我觉得目前看不会,虽然很多悲观论者会拿出一堆理由唱空中国,但我觉得中国经济向来就是这样不符合经济学规律,我们就是在一片质疑声中走出了一条特立独行的道路。

美国17年3月加息以后是否就能消停了呢?大多数美国一级交易商认为美联储将在2017年再加息两次,在2018年至少加息三次。以山姆大叔目前的体力看,两年6次加息应该还是能扛得住的。

应对山姆大叔持续的吸金,中国一方面在积极地堵漏洞,把水堵在池子内,让它流不出去:通过限制房地产交易,增加不动产的变现难度,把大家的钱套在房子里,这是第一道防线;限制居民换汇,尤其是投资类换汇,这是第二道防线。

另一方面,应对美联储未来的加息,除了要主动地堵洞,不管是否情愿,央行加息是免不了的了。上次我们谈到,银行同业拆借利率已经在16年底逐步上行,各大银行纷纷上调存款利率吸引存款,市场间的实际利率已经上行,只差央行把盖在加息上的这块遮羞布扯掉了,未来两年内,预计6次以上的加息是免不了的了。

谈了那么多,这些对我们草根百姓会有什么影响?我觉得最显著的会有几点:

1,房地产不再是好投资,除非有机会低息贷款;

2,2018年开始大概率每个月的房贷偿还额度会增加(加息);

3,股市大概率持续不温不火,但理财产品收益率会逐步提高。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