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字拳与书法(二).E

2019-02-13  本文已影响0人  忘我道人

二、字的功能与质量

张桂生

在武当拳宗武功秘诀中。载有无量能论文一篇,其中详述了字的功能与质量,并阐明了字拳的功法,现介绍如下:功能与质量(原文)。

一能百能,千能万能,一能无不能,乃至全能,超极则无量能。敢问谁有此能?惟字当之无愧焉。先有能量,是有量之能。由一能而十、由百而千而万,一能无不能,由全能而到无量能,扩之内外,散诸空间,无边无际,何曾有量。尘凡万物,动植飞潜,都是以字而名,各有所能,各显其能,此乃道无始而有应,其未来也先之,其已来而知之。凡物之将来,其形先之即建成形,则名以其名。“字”之功能,随物而应。人之生也,先有其形,后有其姓,以人及万物之多,字应的功能岂有量也哉?

无量能。为何无量?远大生无量,近在中土,远在西地。凡尘万物,如恒河之沙,皆以字名其名。不分地区,不分人种,到处有字,无字则无以名其名,所以说“字”是无量功能。

功能有理,顺理成章,乃文也。依法而定,从法而得艺,乃武也。理是功能之本,法是功能之基。理法冥冥潜在,令人难测。如何有理有法?必须身体力行,生之于心,发之于手。手是万能手,动动静静每先用手,用之不息用之不休,写字更要用手,动静有字,呼吸有声,均出于手,形于字。

字的功能,有阴有阳,有刚有柔,亦刚亦柔。画划由点出,太古无法,太朴不散,太朴一散,而法立矣。法于何而立?立于一画。一画者众有之本,万众之根,见用于神,藏用于人。忽起忽落,行之一气,动则有作,静者无为,有则到处有,不用立即无。中土有西地也有,中土之字点划合用,西地之字一丝单行;中土之字如机织有经有纬,有横有竖,西地之字如蚕吐丝,缠缠绕绕。人种不同,字亦各异。有刀形者,有带形者,有如山脉,有如水纹。等等不一。机发即动,异趣同功,中西不改,千古依然。中西之字分在使具,中国毛锥,西用铁笔,毛锥出方,铁笔出圆。方偏于柔,柔极反刚,亦刚亦柔。铁笔偏刚,刚中有柔,或刚或柔。中土之字尚规距,应先必先,应后必后,西地之字信手拈来,不急不徐。毛锥之力发于手腕,铁笔之力出于手指。中土之字繁琐难工,西地之字简而易行。无论中西,有字都能成拳,不能因地偏废。天之所赋,人人所有。岂可歧视。玄玄子记述。

注:玄玄子系祖师道号。

文中言:“千能万能,一能百能,一能无不能,乃至全能,超极则无量能。敢问谁有此能?惟‘字’当之无愧焉”。   这几句是出于老子《有无相生》,只要有一即有一能,一能积之以数,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而全能,一能无不能,能之极则无量能矣;并提问谁有此能?只有“字”能担当此重任。

紧接着说:“先有能量,是有量之能,由一能开始到十、百、千、万能。一能无不能,由一能无不能到全能而至无量能。”这是有无之变化。得于一,一化十、百、千万,全能无不能,由有量化无量,说明由无到有,由有还无。

又说:“扩之内外,散诸空间,无边无际,何曾有量?尘凡有物,动植飞潜,都是以字而名,各有所施,各显其能。” 紧接着说无量之大,凡是尘俗中万物,不论树木花草,鸟兽鱼虫,全是用字得名,都有它的本能临时致用,各显其能。再用道之始加以解释,说其来也先之,其已来如之。无论什么物初来,其形先之,既然建成形,则必以字名其名。字的功能是随物而应,又说人之来也,先有其形,后有其姓,以人及万物之多姓之名,“字”应多功能,岂有量耶哉。

第二段原文是说无量能是怎样形成的。是由远大生无量,没远没近散在各地,世界上最繁多的物和人,都是用字而得名,因此不管哪个地方、哪个种族,都是各有其字,可称到处有,无处不有。否则人无姓,物无名矣。所以说字是无量功能。

第三段原文是说功能出于“理法”二字,有理法才能顺理成章。文章则是文道,照法学艺练武则是武道。这些理和法看不见,无影无形,必须以身体验,才知道理是功能之本,法是功能之基。怎样力行呢?必须生之于心,发之于手。手是万能手,一举一动都必用手,事事用手,不休不息,每动必有字,甚至呼吸声中也有字,字字句句说明字的功能。

第四段原文寓意甚深,涉及很多问题。首先提出字的功能具有的性质,取法于太朴一散而立法,说明一画的重要性,引伸到此法见用于精神。藏用于人,又说人的用法,人要写字必须有起有落,一气呵成,一动是道家有作,静是佛家的无为。有,处处有,如不用立时就没有。在有无上又提出在中土和西地都有字,同时又说明中西字的写法,中西字的区别,各有各的写法和形成。说中土字是用点和画而成的,用机织经纬有横有竖作比喻,西地之字象蚕吐丝似的缠缠绕绕,人种不一样字也不一样,有像刀形,有像带状,有像山脉,有像水纹。各类人各类字种种不一。然而都是由机动而出功能,这是千古不会更改的。以下又提出因为用的工具不同,说明毛锥铁笔之不同,偏柔偏刚所得结果。最后指出中西字繁简及发力功能要领,无论中西字都可以成拳,不能因地区的不同而偏废。这种功能天赋所给,人人全有。深言之,中土人能以字练拳,西地人也可以用字练拳。

通过此文不难明白,字虽有数,又无数,所以称之为无量。看字典里、辞海里的字和词,你说是多还是少啊?很难说的清楚。可见字有千万,人有群众,这就是量。因为有数,它就有质有量。一个字有一个字的性质,一个字有一个字的笔划,所以质量具备。可见字也和人似的,即有质也有量。一有了质和量,就有了性和情。因为字由质而成形,自然就含着了性和情,一个字有一个字的性,一个字有一个字的情。字音是发挥它的情,字意是展现它的性。字音、字意就是它的性和情,哪个字都有绝妙的声音。所以,它有高、有低、有大、有小,用发音来抒情,以解意来抒性,你念哪个字,哪个音就出来,这就是字形和你相言,与你相合。比如,你念那个“一”字,那个一的字音就和你相合。你若念有情动的就有了情、有性动的就有了性,声音表情,意思表性。例如字怎么讲啊?那是字的性。字发什么音啊?那是字的情,你一念那字就动情,你再研究那个字的意思就有性,所以,这一篇讲的就是质与量。因为质与量生性生情,所以写字的人也好,求道的人也好,练武的人也好,练气功的人也好,若不懂得字的性,不懂得字的情,是瞎蒙一辈子。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你不懂得字音,你那情发不出来;你不懂得字的性,你那个意思也讲不出来。所以只有知道了字的音和字的性以后,你才能结合着自己身上的功夫和字结合,就能求索而得道,自然而通灵。不然光说,你是你,功夫是功夫,它不能代表你发挥出来。可见唯有字能代表、能联系着你的功夫,它和你本人有相当的关系。反过来说,你要不看书,你要不懂字,你能知道这些事吗?可见它是个桥梁,它能联系,将功夫联系到你身上。所以不能忽视它,得尊敬它,面子如面人。例如,一个恶人你怎么对待?一个善人你又怎么对待?这里就出现了字的丑俊。什么叫丑俊呢?字意恶劣的就是丑;代表好事、和善的就是俊,所以善恶有别。字里有恶的,也有善的。善的要用,恶的也得用。因为没有恶显不出善来,没有善也显不出恶来,它们是相互为用。可见,你光知道好字眼,那坏字眼你不认识也不行,你都得知道。就像功夫一样,你用阴也得用阳。那个字呢,你用善也得用恶。所以,善恶在经典,佛经上有善有恶,道经上也有善有恶。既然要修行,懂得练了,那你就要懂得善与恶,就得先弄明白了字的质量和字的性情。因为字有外貌,也有内情,外貌取形,内情取意,即外面要识它的形象,里头要取它的意思,哪个字都有形,哪个字都有意。所以,练武的先求其形,修道的先求字意,合在一起谓之内外双修。可见,字意得要,字形也得要,所以叫双修,才是情来归性初,乃能称还丹也。若问凭什么双修呢?那凭的就是字,只有在字的指引下才能双修。所以字的形要懂,字的义要通。知道字的形状你才能写,知道字的意思你才能讲,自然而然的它就给予了你启示,告诉你字中的意思。不信你拿那书考察考察,你要不这样推敲,哪个字哪句话你也不能明白。你必须先看它的字义,后看它整句的意思,才能明白,才能懂得它说的啥讲的啥。所以字之为用就是字的性与情。修道的人要懂得字义里面的深远。因为字义里面有多远,有多深是没有尽度的,你说它有多远有多深,全在你的智力和你的聪明。你有多大的能力,字就给你引多大。你如果能力小,认识的肤浅,它就短,你认识的深它就长。所以它能给你做引导。修道的人,练武的人都靠它来引导。若不懂得这个就没有人引导你,你就会越走越瞎,失去了道路。如果有它来引导你,你才能有路子,求道有道,求武有武,要形有形,要神有神。所以字认识了,知道善也知道恶了,但如何去用?这就是修了。你会用它,你就会修。你会写它,就能把它的形表现出来。你会讲、会用了,那你就把它的精神给带出来了。可见练武的修道的就是精神两字,字也是精神两字。不单是人讲精气神,字也是精气神。内练其气,外练其形。字就是精,空白是气,左一笔右一笔往外伸张那是形,有形就有神,神气带出来了,所以叫精气神。精在气中,精依气盈,神依形生,越有精越有气,所以你写出的字才是圆满的,字形也端庄,正大光明的。写出那字如临可畏,向贵人似的,不那么小小气气的。可见你要不懂这些,写一辈子也是小小气气的。它不伸张,没精没神没气。所以你也不能修道,也不能得道,也得不着武,也得不着文。

认字要先学偏旁,再求结构,从简入繁,不是一下子就出来一个字,它是一点点积累的。所以要先求简而后求繁。如一点一横、一撇一竖,有单立人,有双立人,又如提手是三笔,一笔出什么,两笔出什么,在字典的部首上都很清楚的给你标出来了,为的是什么?就为的是领着你认识这个字,不用为难说你不认识,你先认识偏旁部首就行,字必属于那个部首。多不好认的字,它也得归到那个部首里头,总有个归宿。多不好解释的字,只要放在心里,总能解释它。比如,这个字是单立人里的,它必与人有关系;这个字是双立人,他必与双人有关系。一步一步地不可着急,由简入繁地认识它们就能得到它们。

写字也是由简入繁,开始写简单的字,笔画越少越不好写,写的时间长了就好看了。若开始你不打基础,这部首你不认识,这部首你不会写,写一点不像一点,写提手不像提手,那你这字也好不了。所以必由根上起,先求部首,修道也是先从首上起。这就是找字的类型,那部首就是字的类型,它先把字分了类,你看它有多么的巧妙。如行步多的不是水部,就是走部,这是属动。那静的呢?不是土部就是三横两竖的正字,或是上上下下的上,它是静的。可见动静都在这部首里头,你把那字天天研究,闲着看的时候看它归落哪类,归拢哪种,怎么写,自然你就能得到妙处。否则,你天天写字,也不研究这个,就光瞎写,写一千,写一万,字还是字,你还是你,那不成,你得一笔一笔玩味着写,看这笔怎么写,这笔的力量在哪儿,这横在哪,那竖在哪儿,都应当怎么写,你才能把你的本性和字结合在一起。字帮助你,你发挥字,这叫什么呢?这就叫功夫,也就是道,也就是武,也就是文。你放开了拿它作文,可以长篇大论,千言万语。你若把它放在身体上,又可以做出种种的行动来,你就怎么舞(武)都可以,你是学谁舞,学谁动,这就是武术。其实没有什么特别的,你怎样挥洒,你怎样画圈,没有限制,字没给你限制。都是人自己瞎闹,限制了自己,又这么地又那么着,说白了什么也没有。文章无正义,做文章也没说该怎么做,全在于你自己的精神发挥到哪是哪。字也是那样,你自己发挥到哪,它也发挥到哪。所以不要拘形,也不要拘义,听其自然,随它那字,在字上认出一笔再认一笔,笔笔有意味。字不是同行,你看着在白纸上,是字露出来了,其实是你一笔一笔写出来的,怎么写的?你得根据头一个,才能有联系,要一笔一笔的在纸上露出来,越露越完善,这里就有东西了,如果你稍一失神,它就不听话了,所以你得掌握住了,怎么掌握呢?这就叫随,一个随,两个随,点横都要形随,一笔随两笔,二随三,三随四,四随五,五随六七都跟着出来了,最多不过十几笔、二十几笔,奇妙无比,你写它,它就跟着,你用它,它就随着,写字也好,求道也好,练武也好,只一个“随”字就够了。比如渐渐乎乎的渐字,慢慢地渐渐乎乎的露出来,就是那个渐字,由渐而入,写字是由渐而入,修道也是由渐而入,练武还是由渐而入。所以说,积累成字,积累成道,积累成拳,都是慢慢积累的,你不能一笔就写出一个字来。道也是那样,你不能一下子就成为神仙。拳也是那样,今天一学,明天就会,后天就成武术家了,绝不可能。所以得由渐而入,像写字一样,得一点一点的写出来,积累完全了,才能成字、成道、成拳,这就叫积铢,铢是份量最小的,二十四铢为一钱,最小的铢你得先慢慢的积累,先成一个铢,然后铢铢再生,再积累,所以是积而成铢。换句话说,也就是积而成丹。丹之最小,形如黍米,像小米粒似的,这难道不是铢吗?所以写字成文,积铢成樽,成毫成分,成寸成尺。慢慢积累到寸上,才能入于心。心是寸,寸心,到寸上就成形了,修道人就有心了,由心而成。往下行是丹,往上行是心,就什么都有了,慢慢的就化了。可见都是由这个积铢而成寸到心才能成的。字也是由这个积累的,由点而成字,绝没有先一横的,都是先一点而生划,一横里两头都是点。一竖也是,你一落笔,也是一点,不是一笔就竖,你得先一点点的到纸上才拉笔下行。所以说点点成字,这笔不用拉,只要点挨着点就能成字。比如一横,你看着是根横棍,其实一横里都含着点。所以字要写到得神之时,由曲而直,那就是点的变化,似有似无,点点之间有神气连着。如果一味死抹,大杠子似的,那哪能好看呢?肯定写死了。要知点划中有气,断里也有气,一横里断一断,当要细,两头粗,横里就有气了,竖也是那样。字写怪,勿写俗,若写的象白薯似的软软乎乎的也不合适。要写出神气来。神气在哪呢?怪是不好,魔也不好,但是非有他不可,才能有正。所以为什么叫磨练,不光你磨练,而是魔替你练,有魔才有正。你重了魔盯着写,你这字是不是更好了,所以叫魔练。你不怪,它没神,神由怪出,你说歪吧,字写歪了,可呆着它挺好看,它出神。所以字不写平,平了它俗,写字斜点吊起来让它有点活动,在纸上他就离开了,所以它好看。别写死字,死字就贴在那纸上不活了,就没有了字的质量,没有了性,也没有了情。正所谓断断续续、有有无无、似有似无,这是为什么呢?这就是为取神取气,这字才好看,才能有神。那东西到了你身上就是道,发挥到外面就是拳。但要知,用拳也不是死乞白咧地去打人,也要有断有续,有轻有重。你没有轻,重也发不出去,你得有轻有重,飘洒自如。写字也是这样,要有轻有重,练拳术也要有轻有重。归到身上,就是有阴有阳、有刚有柔。所以要懂得三合一,字就是道,拳也是道,字也是拳,所以谓之内家,为武当所宗。可见只有武当这一派才懂得三合于一,即有意、有情、有性;有道、有文、有武。总之都是由字而来,所以叫文中武,武中道,即文里面有武,武里面有道也。

另外还要懂得一知、二修、三得。知道不练不修白费。你光知道而不练,你也白知道。要先知而后练、后修,才能得。要不你就得不着。文字属圣人,属于儒教是一知,你得先念书,若大字不识,你怎么能知啊?所以要先知。故要明白,一是儒,二是佛。一佛二佛出世,若空想,不修,光想求寂寞,不得,他得不着,和尚还是和尚。可见三才是求道,得道谓之神仙。儒、释、道三教你都会用了,那才成呢。否则你光有儒,圣人给你的书你知道了,但是二步你没修,只会空想那不成,你得修。第三步还要有得,不但修,还要实得,所以才能得着。可见不修不行,佛是空想,光想不懂得修,怎么身上他不知道,光用心想是空洞的,不成。所以释迦拜燃灯,只有通过第二步、第三步才能得到道,是道人修。所以称为儒释道,缺一不可,都得懂。拿道解释佛也可以,用佛解释道也可以,回过头来再看佛经也可以,再看道典也可以,返回来都是儒,知其一不知其二不行。你光知道了字,明白些字了,挺好,但那只是儒,还没跑出儒的圈去,还只是在知的范围内,因为没到你身上。字还是字呢,你要把字练到身上,那才是得到(道)了。比如神剑门的转圈儿,当腰要空,胳膊紧,身内空,空转。若实了就不转了,所以叫空转。扣步,步越扣越严,功夫都在脚脖子上,神往下贯,肩提带,用耳向上提,人身有六耳四眼,想什么都从后面想,瞪眼没用,用的是四眼六耳,当腰不动,中腰是气,中气不动,动是外面的灵感。外家是中气动,内家不动中气,是灵感动,即感动嘛。中气要养,不能动,一动,气就不在丹田了。所以要静养,外圈动,内里中气不动,老灌着在底下,动的是两肩两胯六耳。太极拳的左顾右盼即用耳,左边半身够,右边半身够,是天然的,所谓一动无不动,指的就是这桶子,不是全不动,是整体动。太极也不是死的,你看那大圈小圈,古人都告诉你了,也不是整个的都一样呀!往这么是黑的,往那么是白的,当腰这么一画,也没让你整个黑的整个白的。如果是整个黑的停顿,整个白的也是停顿。太极阴阳你就没用好,有阴没有阳,有阳没有阴,你就死了。所以叫阴阳合用,半阴半阳,又阴又阳,说白了还不就是个圈嘛。你为什么不照着做呢?可见两极是真,两仪是场,谓之磁场。春秋分是场动,夏冬至是极动。阳极为南,阴极为北。两极是南北通,永远是通的,两仪不通,是两边扇,即俗语谓之慈善也。慈喻磁极也。河图洛书就是一个磁,啥也没有。科学没有磁,什么也没有。磁叫母,谓之磁母。电无磁不灵,一切火光没有磁它发不出来,水里没有磁它不能流通。可见一个磁就够了,即会分又会吸,当腰不动为磁母。好机器也得有轴,谓之轴心,磁心就是轴心。磁不是表现为半节黑半节白吗?指南的是白的,北边是黑的。这就是阴阳,它不能横拐。天心是磁极永远不能动,才有南纬北纬,才有赤道。如果你把日月翻了个,那怎么能行呢?所以天地总是这样,两仪分开,当腰是赤道,地球这么一转,日头不动,天文地理都在里头。没南极,地球也没南纬、北纬,东经多少度,西经多少度,那你怎么计算呀?因为有极才能算出来。所以指北永指北,指南永指南,才有度数,三百六十度周围,南北一百八十度,四外九十度,春夏秋冬都在里面。字也是那样,也有上下,你能把字横着放吗?说话要讲理,人人都这样写,绝没有横着写的道理,为什么呢?这就是当中有磁也,俗话说字不离母,即不离慈母也。可见阴阳本一气,修道的练回去时还是白的,什么也没有,回到了一上,一即是气,大道完成。这正是“志武道心平气怨,先实后空一炉香”。(未完待续)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