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这样学语文(二):走进《绿野仙踪》的世界
一、选材
伴随着淅淅沥沥的雨季逐渐接近尾声,我们的小学堂迎来了新的学期。雨后的大山依旧云蒸雾绕,森林格外葱翠茂盛,呼吸着带着草木清香的空气,我们开始了第一个语文版块的学习。
第一个语文版块持续四周,我们挑选了一部文学作品《绿野仙踪》作为主题进行学习。前面文章提到过,我们的教学没有使用统一的教材,老师会广泛涉猎相关的教学材料和内容,从中进行选择,选择的唯一依据是,是否适合班上的这几个孩子的生命状态,是否能否支持、引领和启发他们的心灵成长?
为什么会选择《绿野仙踪》呢?
《绿野仙踪》是上个世纪美国最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品之一,它讲述了小女孩多萝茜因为一次惊险的龙卷风风暴,意外地来到了奥兹国,在那里她结识了稻草人、铁皮人和狮子,他们一起结伴同行,追寻智慧、善心和勇气的冒险故事。在这本书中,作者所采用的单线式叙事结构特别适合低年级的孩子阅读和理解,而情节的起伏转折和悬念的设置也特别能够激发孩子们对故事的兴趣,不过,作为老师,选择这本书作为文本进行教学的根本原因,是它的精神内涵。稻草人寻找的“脑子”(智慧),铁皮人寻找的“心”(善心),狮子所寻找的“勇气”,都是这几个孩子非常需要的品质。伴随着故事的发展,我希望在他们能够将这些品质吸入到心灵之中。
二、教与学:听、说、画、读、写
上课时,孩子们的桌面干干净净,没有任何书本文具,他们齐刷刷地抬头看着老师,聆听老师所讲述的故事。
听,是我们在教育中着力要培养孩子的一种能力。经由听觉的通道,语言所具有的图景性会在孩子的内心世界显现,这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孩子对语言的学习,以及想象力的发展。故事的讲述持续了四周,每天,孩子们回忆,用自己的语言复述之前的情节,在老师的引导下,把一些特别的片段画出来,并且用自己的语言去描述这个场景所发生的故事。
这个交织着听、说、画、读、写的过程,引领孩子们深度地浸润在故事中,文学的精神内涵也一种潜移默化的方式在孩子的心中引起共鸣,产生回响。
作为老师,我们希望用语文为孩子们打开一扇精神大门,通过母语的学习,他们得以了解和认识更广阔的人类文明和精神智慧,同时,他们也能够越来越多越来越深地去理解自己和他人。
我们这样学语文(二):走进《绿野仙踪》的世界 我们这样学语文(二):走进《绿野仙踪》的世界 我们这样学语文(二):走进《绿野仙踪》的世界 我们这样学语文(二):走进《绿野仙踪》的世界 我们这样学语文(二):走进《绿野仙踪》的世界 我们这样学语文(二):走进《绿野仙踪》的世界 我们这样学语文(二):走进《绿野仙踪》的世界 我们这样学语文(二):走进《绿野仙踪》的世界 我们这样学语文(二):走进《绿野仙踪》的世界 我们这样学语文(二):走进《绿野仙踪》的世界 我们这样学语文(二):走进《绿野仙踪》的世界 我们这样学语文(二):走进《绿野仙踪》的世界尽管主课本上的场景写作还比较稚嫩,但我们希望孩子们开始学习创造语言,使用语言,希望他们体会到写作和表达是一件既有趣又快乐的事。
三、整体性设计
整体性设计是指不同的科目之间的贯通和支持。比如在深度学习《绿野仙踪》这个故事的四周中,我们在其他的课程中也设计了相关的项目,使孩子们更好地体验故事。
在烹饪课上,一起来做黄油煎蛋吐司,因为这是多萝茜最爱吃的食物。
我们这样学语文(二):走进《绿野仙踪》的世界在塑形课上,我们一起用两个大纸箱做了多萝茜家的房子,并且用粘土做了桌椅床等室内陈设。
我们这样学语文(二):走进《绿野仙踪》的世界在另一堂塑形课上,故事刚好讲到狮子出场,于是孩子们用粘土做了狮子的头像。
我们这样学语文(二):走进《绿野仙踪》的世界在木工课上,每个小朋友做了一个绿眼镜,因为翡翠城的每个居民都有一副绿眼镜,戴上它,整个世界都泛着绿光。
我们这样学语文(二):走进《绿野仙踪》的世界在另一节木工课上,大家一起合作做了一个平板车。在故事中,稻草人、铁皮人和田鼠们依靠平板车,将熟睡的狮子救出了致命的罂粟花田。
我们这样学语文(二):走进《绿野仙踪》的世界 我们这样学语文(二):走进《绿野仙踪》的世界四、总结
版块式的主课教学,给予老师和孩子们在充足的的时间和空间中,深深地进入教学内容中,因为情感,孩子们产生兴趣,因为兴趣,他们形成深刻的记忆。这样的记忆,不是刻板和僵硬的,而是鲜活且充满着情感。
到了第四周,故事快要结束时,当我们一起回忆起奥兹国王分别对稻草人,铁皮人和狮子说的那三段话,不需要我多加讲解,孩子们已经能够非常容易地理解这些话的意思。
奥兹国王对稻草人说:“经验是唯一让人长见识的东西,只要你认真地做事,努力地去解决问题,从你经历的每一件事中去学习,你就会越来越有脑子,也会越来越聪明。”
奥兹国王对铁皮人说:“有了心才能感受到别人的爱,并且知道怎样去爱别人,这是世界上最快乐的事。”
奥兹国王对狮子说:“当遇到危险的时候,没有人是不害怕的,真正的勇气,是当你在害怕的时候,仍然敢于面对。那种勇气,你并不缺乏。”
其实,孩子们不需要记住这些道理,只要他们喜欢这个故事,将这些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地保存在心里,将来或许有一天,在他们需要的时候,今天播下的种子可以重新发芽生长,带给他们智慧和勇气。这就是文学的力量,也是语文教育最重要的意义所在吧。
我们这样学语文(二):走进《绿野仙踪》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