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文字087号暖阳录共觅美好专题读书,学习

没读过300本以上的书,很难有自己独特的观点!

2021-06-30  本文已影响0人  锋远

每天早上起床之后,拿起手机第一件事就是打开简书,看看有没有什么消息。

说不好为什么会有这种习惯,但是每次打开看到有点赞、转发或者评论的消息之后就觉得很欣慰。如果点开之后没有看到任何消息,不免就会有失落的感觉。

今天打开简书的时候,看到有7条消息,于是就忍不住点开观看。其中有一个评论,两个关注,4个点赞。看到这些消息,情绪上并没有多大的波动。

评论区看到一个网友给《读书有感》这样的评论:“很赞同没有读过300本以上的书,很难有自己的独立观点。”看到这个评论就像触电了一样,一股电流瞬间传遍了全身。不知道为什么有这样的感觉,事后仔细想了想,之所以会有这样的体验,或许是对读者对自己观点的认同的一种反应。

是啊,曾经在一本书上读到这样的观点,就是如果没有大量的输入,没有读够300本以上的书,很难有自己的独立观点的。说实在的,刚开始读到这样的观点时候的确没有什么感觉,对于这句话的真实性不置可否。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慢慢发现没有读够一定数量的书,即使在读书的时候有很大的感触,但合上书本之后很难对这本书提出自己独特的观点。很多时候,为了写点什么,都是全盘照抄书中的文字,甚至连标点符号都改不了。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说实在的,谁不想在写读后感的时候写出自己的理解和观点呢?但是努力了很长时间却发现自己不能够啊!

曾经在简书上看到一个作者的文章,他说在刚开始读书写作的时候,每次读完书想写点什么都是原封不动地从书中照抄,不管怎么努力都加不上自己的语言。等到17个年头之后,不管看不看书坐下来就能用自己的语言写出很多有道理的文章。

从这一点来看,读书写作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只有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和写作,才能把书中的观点融会贯通写出有自己独特观点的文章来。

不过在我看来,读书积累是很必要的一件事情,但是并不是说非要读完300本书之后才能有自己的独立观点。

曾经有一个人为了提升自己的能力,增加自己的财富,他用了8年时间里读了将近2500本书。当他读完2500本书之后却发现,读了这么多的书并没有让他获得财富自由,反而欠了一屁股的债。

读完2500本书之后,他并没有再继续读书,而是对自己的读书生活进行了思考和总结。并得出这样的结论:读书并不能给你带来财富,只有把书中的知识变成自己的能力,在生活中用这些能力转化成财富。正是因为有这次的思考,后来他获得了很多的财富,并写了一本名叫《书都不会读你还想成功!》的书,并且成为了畅销书作家。

一味地增加读书的数量,并不能让你获得相应的财富,相反要想获得财富,就需要把书中的知识和能力变成财富。

所以,要想让自己具有一定的思想和创造力,就需要在阅读的时候不时地训练自己,把书中的知识变成自身的能力。这样练得多了,知识也就成为自己的能力,能力顺便也就转化成了财富。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