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动日记 2018-12-22
常常能听到或看到这么一句话:道理都懂,但仍然过不好这一生。
这其实说的就是缺乏行动力和执行力。
以前的自己也是这样,鸡汤看了不少、励志书读了不少,当时很受触动,觉得自己应该要改变。但通常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没有坚持下来。
也有人说,学习改变需要有学习氛围和学习群体,大家互相支持、互相监督,才能持续坚持。也是为了让自己真的能坚持做一件事,所以参加了何佳谨老师组织的读书会。
一旦付出行动,改变即刻可见。这种改变表现在:
l 阅读成为了一种习惯
自8月参加读书会以来,开始制订读书计划,每天固定在早上8:00-9:00安排读书,并坚持打卡、上传读书心得体会。一晃3个月过去了,一直坚持下来,连续参加了三期,现在进行到第四期读书会。而一旦坚持下来后,每天的读书活动也已成了习惯,一到8点,就会不由自主的拿出书来阅读,如果遇到早上时间被工作时间占据,也会抽时间在上下班的途中利用碎片化时间阅读,或在晚上睡前挤出时间阅读。不读书反而觉得少做了一件事。只要不是加班或项目紧张到没有闲暇时间,都会挤出时间来看书。不在于读书时间长短,只在意每天一定要做这件事。时间充裕,就多读些。时间紧就少读。
l 读书笔记的字数在不断增加。
在参加读书会之初,读书心得体会,多半是简单的摘录和针对某一段话、某一观点发表自己的一些想法,或联系以往的经历表示认同,或结合实际提出疑问。在坚持一段时间的阅读后,最大的收获就是:吸收书中很多正确的观点,如“要将知识转化为应用,才算是真正的学到了”。于是,读书笔记中个人的思考越来越多,会更多的从“将书中的方法和观点,转化到实际工作中的应用”角度,来探讨执行和落地的可行性。字数也由以前的一、二百字,慢慢能写到八、九百,多的时候也能上千了。不再觉得没有内容可写。
但这样的读书笔记也只是个人思想的记录。字数多,不代表质量高。下一个进阶目标是提升读书笔记的质量。
最近,阅读的书是《刻意练习》,在阅读思考的同时,也联系自己读书笔记的不足,想应该如何有目的的练习和刻意练习,提升自己的阅读笔记的高质量。
这时,我想到了拆书帮的读书方法。开始收集、阅读拆书邦中拆书家的读书笔记。分析他们的行文结构,来建构自己的读书笔记。
通过分析,发现拆书家的读书笔记大多有这样一个规律:
1、 从故事开始。这些故事可以是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或是发生在亲朋好友、熟悉的人身上的事,或是工作生活中常见的现象或问题。
2、 由故事引出自己的思考、总结、反思、疑问或误区(读)。
3、 引用书中相关的描述、观点和理论方法原理概念等。
4、 从引文中总结或得到启示、改变;或找到方法、答案。然后结合未来的场景,转化为如何应用。
接下来,我准备模仿拆书家的读书笔记行文结构,尝试着有目的练习,提高自己的读书笔记质量。
但文章的结构和行文不能固定,这样容易给人呆板的感觉。所以,在模仿一种结构,进行有目的的练习,熟练掌握这种结构后,会再变化,找其他的文章进行参考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