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集读书读书让生活美好

青春的挽歌

2018-01-24  本文已影响35人  薛定谔的流浪猫
青春的挽歌

所有青春题材的作品,对于青春已逝的人们来说都是悲剧,至少也是悲情的。恩格斯在那封评论费迪南德·拉萨尔的剧本《弗兰茨·冯·济金根》的著名书信中,把悲剧定义为“历史的必然要求和这个要求实际上不可能实现之间的冲突。”一切都因为再也回不去了而令人悲从中来,这悲情是一种遗憾,遗憾中却浸润着别样的美,那是时光深处流淌出岁月的静美,不!不止静美,更是凄美!这凄美之于马塞尔·普鲁斯特是《追忆逝水年华》,于玛格丽特·米切尔是《飘》,于曹雪芹是《红楼梦》……

这一曲曲青春的挽歌,有如辋川王摩诘笔下“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的木末辛夷,这朵世上最美丽的花,于严歌苓当然就是《芳华》!

《芳华》所记录的是我父母辈的青春,也是我童年的影子,我之所以被打动,是因为那个年代的尾巴深刻影响过我的成长。文学乃至其它任何形式的艺术,之所以能够成为审美对象,获得审美主体的认可,最大的因素是共鸣。能够引起共鸣的可以是时代背景、相似经历和共有记忆,还可能是超越时代而被激发和调动起来的共同情感。王国维在他的《人间词话》中引用尼采的话:“一切文学,余爱以血书者。”其意思就是说,文学作品应该是作者感同身受后倾其心血完成的创作。在这一点上,严歌苓做到了,《芳华》牵起了所有韶华已逝人们永无宁息的追忆,追忆或许美好而略带伤感。然而,现实中那个动荡年代人们的青春年华,据我所了解的历史,绝非《芳华》中展现出来的那般平静与美好,事实上更多的是被糟糕的历史事件吞噬了的青春……

那个把人民愚弄成一群白痴或斯德哥尔摩综合症患者的罪恶年代;那个当权者群魔乱舞,百姓一穷二白、缺衣少食的浩劫年代;那个为求自保而夫妻反目、父子成仇、互相检举划清界限以至人性扭曲的黑暗年代!那是2000年来中国伦理史上最丑陋的时期!

他们的父辈正遭遇着那场史无前例的浩劫,他们自己被历史赋予了戈矛、子弹或尖刀的使命!他们错失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反而被迫上山下乡,接受所谓的贫下中农再教育……明明是被牺牲的一代,他们是青春何来美好?!

那是整个时代的悲剧,是社会历史造成的悲剧,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命运悲剧——整整一代人的集体命运!

这个命运是历史造成的,是时代造就的,而历史是一部分人造成的,也可能是一个人决定的。历史往往又是那部分人书写和记录,进而删减、扭曲、篡改甚至颠覆的!换句话说,是一部分人决定了另一部分人的集体悲剧命运,也有时可能是一个人就决定了的,如希特勒之于犹太民族,再如斯大林于前苏联及东德人民等。

所以,被罪恶的时代淹没的青春不是悲情,更不是凄美的,而是真正的、现实的悲剧!令人扼腕叹息。

然而,青春在任何一个时代都值得歌颂,因为让我们情不自禁去追忆的是青春本身,是我们昙花一现般的芳华,而并非黑暗的岁月。因为,对于当下的感受,最美的,便只剩下追忆本身了。

你或许和我一样,会被这类青春题材的作品所打动,或许你不会,我不认为这是一件不好的事,一个人开始怀旧,说明他的旧事不在了,说明他不再年轻,至少在心态上。年轻人一定是想着明天的,一定是勾画着理想的。

林海音的《城南旧事》,萧红的《呼兰河传》,娓娓道来的都是作家自己收藏了一生的记忆。虽然时代不同,但人的情感亘古不变,因而,时代认同之外还有个情感认同,如果你都没有,又如果你已经成年,抛开过分理性的因素不说,那一定是你正值青春,我为你喝彩!

但我却有另一种担忧,便是我羡慕着你的芳华,而你却颓废在朝气蓬勃的当下。

“多么想了解你呵!你是雾中的谜;多么想热爱你呵!你是天外的星。”当我还在使用和顾城相关的诗句表达心情,你可能刚刚出生在一个有周杰伦和方文山的时代,尽管如此,我都想说——愿倾尽一世繁华,换君一季芳华。

青春,是无价的!对于我,那也是李义山的“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因为很多事情,当你懂了,一切都晚了,也都完了……

如同《飘》的结局,代表着至善的高尚灵魂——梅拉尼,逝去了,瑞德·巴特勒离开了,最重要的,塔拉庄园、十二棵橡树,那片属于骑士和棉花田的南方大地,象征着古老的种植园经济的整个时代,甚至是一个文明,永远地、一去不复返地“飘”走,随风而逝了(Gone with the wind)……

时过境迁,再去感叹“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切身体会到生命倏忽即逝,青春一去不返的黯然销魂之境时,你还能“也无风雨也无晴”吗?

我喜欢民国不完全是因为我老了,就像你生在90年代末也爱邓丽君,我宁愿相信那是因为你的思想比同龄人更深刻。因而,无论何时何地,但愿你能时常保有一份为人间至美而生的感动。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