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恩行旅50
肯恩行旅 50
第五十课 上主的圣爱支撑着我。
第五十课的笔锋开始转,重新开启了几个话题作为后文的伏笔。比方说,本课对特殊关倸的说法远比前面几课更为清晰,即是一例。特殊关系和特殊性二词在〈练习手册〉虽然不曾出现过,但在本课,我们却不难从字里行间看岀耶稣显然是针对它们而说的。
(1)这一观念答复了你今天、明天或任何时刻所面临的任何问题。在世上,你相信自己的存活是靠外在的一切,而非上主,你把信心置于微不足道且疯狂至极的象征之物上:药丸、金钱、「护身」衣、权力、地位、人们的爱戴、结交「正确」的对象,以及数之不尽的虚幻事物,你一一赋予了它们无比的魔力。
倘若我们在《奇迹课程》的整体大坐标下阅读这一段,自然会明白耶稣绝不乐见我们因为服用药丸、冬天加衣,或与朋友欢乐共处而生出罪恶感。本课和第七十六课「我只受上主天律的管辖」颇有异曲同工之妙,我们留待那时再探讨这类警语的深意。总之,耶稣并没有要我们放下生理或心理的挂虑,否则就犯了身体与心灵层次混淆的错误。这一点,他在〈正文〉早已叮咛过了(T-2IV.3:8~11)。凡是臻至真实世界的人,自然能够不受身心需求的羁绊,因为他已深知身体不代表真实的自己。然而,耶稣完全了解他的学生,他对我们的心态一清二楚,因此,他要我们务必留意这套根据种种依存关系(即特殊关系)而打造出来的思想体系,从而明白自己如此信赖世间万物的真正原委。唯有如此,我们才能不受它的蒙蔽而作出有意义的选择。他继续为我们揭穿这些特殊的依存关系:
(2)你用这一切来取代上主的爱。你把这些东西当作宝贝来保全自己的肉体生命。它们全是献给小我的颂歌。不要把你的信心置于这些亳无价值的东西上了!它们保不住你的生命的。
如前所说·我们已经明白耶稣并非要我们放弃任何令自己身心愉悦的事物,而是要我们留意自己对它们产生的依赖。
〈正文〉称这种依存关倸为偶像,因为这种依赖倾向等于宣称「上主的圣爱不够,我还需要更多世界相信偶像。唯有一心崇拜偶像的人才会来到这个世界,他期待偶像赏赐他真相所无之物。每一个偶像的崇拜者,都暗自希望他的特殊神明能给他比别人更多的东西。必须多一点,不管什么东西,多一点美貌,多一点智慧,多一点财富,甚至多一点烦恼或多点痛苦都好。希望获得更多,乃是偶像崇拜的目的,一个偶像若不成,再换一个,总有一天能找到更多的东西。不要被那些东西的外形蒙蔽了。偶像只是帮你得到「更多」的一种手段。这种心态彻底违背了上主的旨意。(T29VI.8:4~13)
这一切原委,我们早已心知肚明,否则我们不会来到这个人间。上段引文说得很清楚,来到世上的芸芸众生,无一不是因为想在上主圣爱之外寻求更多东西。话虽如此,请留意别用耶稣这番教诲去敲自已或他人的头,但要随时用来提醒自己这是一趟穿越特殊性的心灵旅程。如果我们真心想踏上这一旅程,总得先看清自己在特殊关系中陷得多深才行。不只这一课,〈正文〉还有多处也都说得不能更清楚了,往后我还会不厌其烦,再三提醒,用意就和耶稣一样。他要引领我们踏上的,是一趟穿越地狱而抵达天堂的旅程。我们明白这一旅程虽然得绕一点路,却能让这个回归天乡的过程平坦一些,好走一些。
(3)只有上主的爱能随时随地保护你。它会将你由所有的困境中拯救出来,将你由世上可想见的险境提升到一个彻底平安无虞之境。它会将你引度到凛然不可侵犯的心灵境界,在那儿没有一物骚扰得了上主之之子的永恒安宁。
耶稣提醒我们,一无所惧地穿越人生梦境乃是此生的目标。一旦达此境界,我们自会领悟自己根本不在梦中,到那时·我们视为是「自己」的这个梦中人物,只是我们此刻所认同的圣爱之倒影罢了。请记住,这是需要一段过程的,本课只是为我们整趟旅程勾勒出一个蓝图,包括旅程的起点、旅程的性质(即穿越自己的特殊性),最后,才是旅程的终点。
(4:1~4)不要再去相信那些幻相了!它们必会让你失望。将你所有的信心置于上主之爱上,它就在你内,永恒不变,绝不会辜负你的。今天不论你遇到什么事,答案就在这里。
〈正文〉有不少篇章生动地描绘我们是如何把信心置于幻相上头,比如接下来论及「不信」的一段〈正文〉,它明明白白地说,·我们相信了根本不存在之物:
上主之子不可能没有信仰,至于他要相信什么,却是他自己的选择。「不信」,并不表示他没有信仰,而是指他误信了不存在之物。即便他相信的是幻相,信仰的力道依旧不减,因为上主之子会因而相信自己一无所能。结果,他不再相信自己,却对自己的幻相坚信不疑。(T-21.I.5:1~4)
还有第二十九章「不待外求」那一节,一开始就把整节的要点全盘托出了:别往身外追寻了。那注定会落空的,每当偶像破碎一次,你就会哭泣一回。你无法在天堂不在之处找到天堂,而天堂之外绝无平安可言。当上主召唤时,你所供奉的偶像不会代祂答复你。你若假造另一声音来代你答复,便不可能获得袍的答复所带来的幸福。别往身外追寻了。你所有的痛苦都是因为你认定那儿有你想要之物,结果却一无所获。(T-29VII.1:1-7)
追根究柢,我们的烦恼只有一个原因,就是不再相信「上主的圣爱支撑着我」。说得更真切一点,是我们「不要」圣爱的支撑,可依赖圣爱之外的任何一物(只要是在自己的心灵之外,什么东西都行)。因此,如果我们想跳脱这个陷阱,必须不怀任何一丝的批判或内疚,好好正自己那个可怕的妄念,如此,我们才可能进入真正清白无罪的境界,看见天赋上主之子的纯洁无罪的本质。
(4:5~8)凭着你内的上王之之爱,你能毫不费力且信心十足地解决所有看似棘手的问题。今天就这样不断地提醒自己吧!这是你弃绝偶像的宣言。你在为自己的真相作保。
上主圣爱的内涵本身便足以疗愈形式层次「所有看似棘手的问题」。我们已经知道,整个形色世界不论在集体或个人的层面,全都是小我一手打造的杰作·说穿了,目的就是防止我们选择救赎的内涵,因为那会终结小我在我们心中的主控权。
外在的问题一旦与内在的答案分为两码事,问题便永无解决的可能,它只会在形式上不断改变,从这种间题转移为那种问题。然而,如果我们能将问题带到内心的真相前,它便再也无处藏身,只好销声匿迹了。正如第一百九十三课的练习提示:「我愿宽恕,这事就会消失了踪影。」(W-193.13:3)
很清楚,这儿要我们弃绝的偶像,就是特殊关系。我们召来一堆替代物来取代上主的爱,只因圣爱深深威胁到小我的生存,而那些替代品会给我们看似如愿以偿的幻觉:
不要被偶像的外形蒙蔽了。偶像纯粹是为了取代你的真相而存在。你内心必然相信偶像多少能满全你那渺小的自我,在危机四伏的世界给你一些安全感,只因世界的强大势力随时都在打击你的自信与心灵的平安。这些偶像有时确能补给你的所需,为你增添一些你原本没有的价值。(T-29.VII.2:1-4)
我们不难看岀耶稣在这几课的用意所在,他一心想让我们看清特殊性的偶像之真面目,唯有如此·我们才不至于落入它的圈套。
接下来,耶稣开始要我们潜入自己的意识底层,也就是进入心灵的深处。我们已经很熟悉这类提示了,前文第四十三课的图表给予我们一个互相呼应的全像式之了解。
(5:1~3)今天早晚各练习一次,每次十分钟,让这观念深入你的意识底层。复诵它,思考它,让与此相关的念头帮你认清这一真理,让平安有如一张护身毯似地笼罩着你。别再让无聊愚蠢的念头来骚扰上主之子的圣洁心灵了。
要防止这些愚蠢念头骚扰我们圣洁心灵的最佳途径,便是把它们看得一清二楚。倘若我们不知不觉,它们必会趁机坐大。再次告诉我们,正视特殊性造出的无聊愚蠢的念头,(不论它呈现为何种形式),并且立刻求助于耶稣,与他起看清它们的底细;更重要的是,看破它们背后的阴谋。
(5:4-5)这就是天国。这就是你的天父水恒以来即已赐你的安息之地。
短短一句话,再次提醒了我们此生最终的目标,也为练习手册第一单元画下一个美妙的句点。
前五十课到此结束,紧接着进入「复习一」。耶稣在这五十课帮助我们了解旅程的性质,再三督促我们认真研读以及操练这部课程。他要我们正视自己的小我之念,并且记得向耶稣求助(我们已反复说涡无数次了)。显然的,这个过程假定了我们的心灵已径分裂为两部分:充满分裂、罪咎与仇恨的妄念思想体系(亦即小我),以及接受救赎、宽恕及平安的修正之正念思想体系(即圣灵)。耶稣的任务就是训练我们清楚分辨这两套体系,并且请他协助我们发挥心灵的大能·选择那位神圣的导师——唯有才能带给我们真正的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