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封后展览(40):“何似在人间”新国乐沉浸艺术特展

2022-08-25  本文已影响0人  柳书岫

上周有一日去看病了,看完病知晓上海音乐厅就在对面,现在因为疫情影响,已经很久不听音乐会了,音乐厅是为了生存吧,也搞了一个展览,我信步前往。展览名字叫“何似在人间”新国乐沉浸艺术特展。嗯,还是比较值得一观的,很可惜,但我也窃喜,因为人少,不吵闹。对于办展者是可惜了,对于观展者,我是幸福的。

第一部分:琴者情也。

展厅布置蓝色微光,中间设有一亭,亭中有四席,每席前一架古琴,分别是“号钟”、“绕梁”、“绿绮”与“焦尾”。而此时音乐厅播放的是古琴曲《流水》与《梅花三弄》。

“号钟”:周代名琴,相传其音色宏亮如角号、铜钟般声震百里。黄帝之后,伯牙也曾弹奏过此琴,然而“号钟”之名真正广为知晓,是到了齐桓公手中之后。齐桓公不仅是治世明君,且通晓音律,曾于出征前奏响“号钟”、响彻云霄,琴声悲凉,令全军士气大振,所向披靡,大胜而归。

“绕梁”:

“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典出《列子·汤问》:周朝歌女韩娥流亡时途径雍门,以卖唱求食,歌声如孤雁长鸣空中,虽离去了三日,仍回荡缠绕在屋梁之间,令人难以忘怀。“绕梁”的音色缠绵,余音不断,琴名便源于此典故。后来此琴被一个叫华元的人献给楚庄王作为礼物。楚庄王尤为喜爱,整日弹琴奏乐,陶醉其中。樊姬规劝他不可如夏桀商纣般,因沉湎于靡靡之音而弃国家大事于不顾,楚庄王闻言悔悟,忍痛命人以铁如意捶碎琴身为数段,自此“绕梁”绝响。

“绿绮”:

汉代著名文人司马相如年轻时出身贫寒,但诗赋极有名气。梁王邀他作“如玉赋”,极为欣赏,因知晓其善音律,便以“绿绮”赠之,琴内有铭文:“桐梓合精” (桐木、锌木结合之作)。后来,司马相如受邀参加卓王孙的宴会,众人请他弹琴一饱耳福。相如便以此琴弹奏《凤求凰》向她示爱。文君听后,倾心于他琴曲的情意,为酬“知音之遇”,便夜奔相如住所,缔结良缘,成就一段佳话。

“焦尾”:是东汉著名文学家、音乐家蔡邕亲手制作的一张琴。蔡邕在亡命江海、远迹吴会时,听到厨房烧柴处有清脆的爆裂声,于烈火中抢救出一段尚未烧完的梧桐木。依据木头的长短和形状,制成一张琴,果然音色不凡,美妙绝伦,因琴尾尚留焦痕,便取名“焦尾”。所以后人有诗赞云:

“灵帝无珠走良将,

焦桐有幸裁名琴”。

古人弹琴是文人高士所为。对奏琴者也有诸多要求:“疾风甚雨不弹,尘世不弹,对俗子不弹,不坐不弹,不衣冠不弹。”空荡展厅里只我一人,不妨借此琴亭,听高山流水,感受琴与人的沟通和联系,虽身在暗隅,心则可通过音律畅游,在山林、松下、瀑边……好古与高古,时间与流水、默然且漫长的感动,关于古琴的典故,在古老的时光里驻足停留一番,此展厅特点是清雅宁静。

第二部分:一蓑烟雨任平生。

此展厅布置是流水弯曲的布帘,由灯光投射,给你沉浸式体验,听着音乐《听泉》、《十面埋伏》,让你来到铁马金戈,刀光剑影之中。武侠的故事里,总少不了风流潇洒的才子,翩翩而立的佳人和快意恩仇的侠客。此处借着悠扬的竹笛声,拨弹清脆的琵琶音,模拟自然界不同状态的竹林声响,将一文一武两种情境“藏”入这片竹林的晨昏时刻。

比如晨间,你惬意漫步于竹林,听泉水鸟鸣,造访一位清雅高人,听他吹奏悠扬盘旋的笛音,看屏幕上笔墨丹青林中舞动;或者黄昏时候,你又入竹林,错落铿锵的琵琶声声涤荡,肃杀紧张的氛围里,两位大侠一场刀光剑影的较量,就在弹指一挥之间。此展厅特点是出尘飘忽。

第三部分:击鼓其镗,死生契阔。

这展厅面前一片金黄与火红交织,中间一面大鼓,四周是数不清的小鼓。观众进行的是观影体验,场内播放的是鼓曲《秦王点兵》。它是以鼓为主要乐器演绎的古代战争主题音乐秀。播放的是兰陵王出征的音乐,列阵时以鼓传递号令;杀敌时激发将士们勇猛不屈的战斗精神,势必要奋战到底。

音乐结束后会有互动:观影者可以通过敲击不同的互动鼓,触发空间内鼓阵的色彩及影像变化、来感受鼓乐激励人心的作用,体验将军击号令大军的震撼仪式感。

你且听,将士们边鼓边歌:

“旌旗舞,战鼓擂。

鼓舞万物者,雷风乎。

鼓舞万从者,号令乎。

旗为眼,鼓为耳。

燃我心志,为军助阵。

众将听令:

进,疾如风;

止,徐如林;

攻,侵掠如火;

守,不动如山。”

轰隆轰隆,轰隆隆,在现场的人会被震撼到,鼓点如雷雨注下,鼓声惊天地,泣鬼神。此展厅特点是热血沸腾。

第四部分:桃之天夭,灼灼其华。

这里展厅又是另一番熙攘喧嚣的景象,面前是巨大伞状屏幕,四处摆放色彩各异的花伞,天花板也是吊着伞,这些伞似天女散在四处之花,娇艳夺目,色彩绚烂。展厅打造的是“梦回大唐”之境,如果能穿越回唐朝,一瞥惊鸿的莫过于看贵妃舞一曲《霓裳羽衣曲》,即便不能,也要看看屏幕上那花朵般明艳出尘的女子。不过,有点诧异噢,居然是胖乎乎的鬼马小妹,看她蒙着眼睛演奏不同乐器,想象有许多妙龄女子载歌且舞,冠压教坊的盛世华颜。

且看她演奏那四样乐器,其实这音乐厅展览的古乐知识颇多,我需认真学习的。

其一、古筝:

筝有近三千年的历史,因发音铮铮而得名。

早在战国时代,筝就已经流行于秦、齐、赵等国。汉代之后,筝不仅继续流传于民间,也成为文人雅士们喜好的乐器。唐宋时,十三弦筝开始发展流行,后增至十六根、十八弦、二十一弦等,目前最常用的格为二十一弦。

其二、阮:

阮,又名阮咸、阮琴,是一种发源于秦汉时期西北地区的拨弦乐器。此种乐器被称为秦琵琶或汉琵琶,后因曲项琵琶传入,占用了“琵琶”这一名称,才以“竹林七贤”中擅长演奏这种乐器的阮咸为名。阮具备出色的音响融合性和便于演奏和声的长处,在国乐弹拨乐器中占有一席之地。

其三、二胡:

二胡被普遍认为是一种源于唐朝、距今有一千多年历史的古老乐器,其前身名“奚琴”、“嵇琴”或“胡琴”,说明它也是一种源于北方胡地少数名族的乐器。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

“马尾胡琴随汉东,

曲声犹自怨单于。

弯弓莫射去中雁,

归雁如今不寄出。”

马尾胡琴的称谓似乎与今天用马尾琴弓演奏的二胡颇为相似。

其四、羯鼓:

亦作揭鼓,是唐代宫廷音乐中风行一时的鼓类乐器,源出羯,所以称为羯鼓。羯鼓是唐玄宗至爱的乐器,他说,羯鼓是“八音之领袖,诸乐不可为比”。曾亲自谱写羯鼓曲《春光好》、《秋风高》。此展厅特点是热闹欢腾。

穿过一条狭窄长廊,廊内四处无灯,只有脚底下踩着的古代乐器透着幽微的白色光芒,等把这些乐器都踩完了,则来到下一个展厅。

第四部分:音之起,人心生也。

这一部分是最跌宕人心的,过道狭窄,面前是蓝色的屏幕,透过屏幕可见沉寂于大海的古代乐器,随着音乐声的流动,会出现一段段字幕,大都取自四书五经及先哲们对于音乐哲理性的描述。我一坐又是很久,一是因为音乐好听,屏幕震撼,二是因为手机电量又告急,只好去纪念品售卖处租借充电宝。

甲骨文所言的“乐”是指一件乐器,如同丝弦在树枝上,发出声音还编了曲调。古人听到音乐就会快乐了起来,但是对于音乐,各人有各人的口味,一个人想要音乐的快乐非常简单,但是圣贤想要装下所有人的大快乐那就太难了。为何如此说?因为古人“因乐而生”的哲学思想。追溯这些思想光芒的源头,最和谐美好的景象莫过于百家争鸣,有碰撞才有生命力。这个展厅就是让你在听音时也有哲学上的思索。

比如老子《道德经》:“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意思是:越好的音乐越悠远潜低,越好的形象越飘渺宏远。

比如《礼记•乐记》:“大乐与天地同和,大礼与天地同节。”意思是盛大的音乐与天地一样协和,盛大的礼仪礼节也与天地有同样的节序。

比如《荀子•乐论》:“夫乐者,乐也,人情之所必不免也,故人不能无乐。”意思是音乐,就是高兴,是人不可能避免会有的情感,所以人不能没有音乐。

比如《孟子·梁惠王下》:“独乐乐不如众乐乐”的思想…

静坐在这里,冥听一曲三叹的回响之乐,走近这片先贤思想汇集的“云渚”,诸子百家关于音乐理解的思潮如星河翻涌。“宫商角徵羽”每个屏幕上的点都会以此为调,不得不为策展者的良苦用心所深深折服…此处展厅特点是静思冥想。

看完音乐厅展览,我心中久久不得平静,怎么可以这么美?怎么可以这么动听?怎么可以这么震撼人心?到底是上海音乐厅,精心制作,实乃国乐之大风大雅。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