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28酒

2020-12-28  本文已影响0人  梦影书声

中国的酒文化可谓源远流长了。

我国酿酒历史悠久,品种繁多,自产生之日开始,就受到先民欢迎。之后,以酒本身开始产生酿酒、饮酒、品酒、酒具、行酒令等多方面的发展。但让酒成为一种美好臆想代表的,首要得说是诗词了。

在中国,孩子们自小背诵诗仙李白的诗,在诗中总能多多少少看到酒的身影,甚至还有李白是因为醉酒后想要水中揽月才仙去的说法。如“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等诗句,轻松勾勒出一个逍遥凡尘、恣情纵饮的形象,尤其是那句“但得酒中趣,勿为醒者传”,实在让人好奇酒中滋味,惊叹酒的魅力。

作为一个敬佩李白潇洒恣意的行事为人的人,我一直对酒有着很大的兴趣。

最早的一次尝试,应该是出去旅游时在少数民族村寨前喝到的拦路酒。当时我还小,但是也被分到一盏,一个白色带蓝花的小碟子盛着浅浅的白色透明的酒液,有一点像米汤,只有一口的量,喝起来有丝丝的甜。听大人说,那是他们自酿的米酒,可能喝的少,我感觉味道不错,甚至私心里是希望爸爸买一瓶的,我没有明说,因此也就没有后续了。但我猜爸爸可能看出来了或者他自己也是喜欢的,因此之后我们家偶尔会买一点米酒,大人小孩都可以喝一点。

之后长大了,也尝过白酒、黄酒、葡萄酒,有好喝的,也有味道不怎么样的,感觉自己有的喝不惯,有的喝起来也有点意思。

一直希望能在家喝醉一次,看看自己喝醉后是什么样,第二天会不会断片儿,毕竟有父母在,比较有安全感,可惜老爸总是不同意,就一直没成。我喝酒也就一直保持在呡一点再一点的程度。直到昨天被迫闷了一大口。

一大口酒咽下去,就像一团火,从舌根一路烧过嗓子、食道直达肠胃,然后一股酒气从胃里翻上来,出了喉咙,就想咳嗽,掩口勉强憋住,辛辣的味道就顺着鼻腔往外冒,呛出一点鼻酸的泪意来。紧跟着就是一股热浪从胸腔一路冲向大脑,耳朵尖和脑袋顶就像煮开水的锅盖,瞬间有被滚烫的蒸汽席卷、沸腾、发热的感觉。赶紧坐下,刚刚坐定就开始眼晕,看前方的东西似乎在变大变小,又好像有点扭曲,还带着旋转,但理智又告诉我应该没有。头开始发沉变重,感觉脑袋抬不起来,眼皮也重,有点睁不开。喉咙不舒服,眼前晕眩,脑袋还重,难受的有一种当时就能吐出来的感觉。勉强吃了点东西,喝点酸奶,又缓了好一会儿才慢慢好一些,但其实昨天晚上几乎沾枕头就睡了,一觉直到大天亮,应该还是酒的后劲没过。好在第二天没有头疼的情况发生,也算一件幸事。

所以,奉劝诸位,小酌怡情,多饮伤身,切记切记。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