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的一个预言:拼多多市值超京东,两个公司可能合并
之前在微信公众号里看到有自媒体发布的2019年互联网预言,其中一个就是说拼多多市值将会超过京东,应该主要指的是两个公司的上市部分,最后两个公司可能合并,今天看到一篇文章,其中就有部分证实了这个预言:
“供应链效率”瓶颈
以往众多中国中小制造企业依靠组装、代工挣扎于“微笑曲线”的最低端,以微薄的利润维持着整个工厂的运转。新电商平台的出现或将改变这一现状,北京工商大学经济系主任倪国华甚至认为:中小制造企业能够走出“微笑曲线”进入“扬眉曲线”。

微笑曲线
对制造业来说,需求变化往往带动着生产端的不确定性。目前,一些在拼多多上试水的企业,在平台需求数据的帮助下,持续深入推进C2M,通过模式本身的优势来消除生产端的这种不确定性。
达达介绍时也称:“基于新电商创新的供需模式,拼多多正致力于通过需求侧的改革推动中小制造企业的供给侧改革,发挥互联网的平台优势,让价值回归生产与消费两端。”
新机会
拼多多的C2M模式本质即是如此——消费者导向,而不是竞争导向。在C2M模式中,拼多多将通过技术和资源赋能制造企业,用定制化的商品来满足消费者深层次、多样化的需求。
“新品牌计划”可以说是对C2M模式的深入推进。在达达看来:“相较线下市场和传统零售电商,目前拼多多已经在诸多商品类目实现了生产—物流—消费者,或是生产—商家—物流—消费者的极致精简供应链,降低工厂成本和产品价格,让利于消费者,这也是拼多多大多数商品都能实现全网最低价的根本原因。”
中国从一线城市到六七线城市,再到乡村,每一层拉出来都是万亿级的消费市场。“性价比”往往能成为电商崛起的统一“武器”:淘宝战胜eBay,免费策略功不可没;京东崛起,靠的是关键时刻的价格战宣誓主权。
拼多多的“新品牌计划”聚焦三类供给:长期为国内外一线品牌代工、营销资源能力较为弱势的企业、抵御短期风险能力较弱。适时发力“低成本的品牌化”也可谓切中时代痛点,国际经贸环境极不确定的情况下也最有希望重塑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