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贞节.三(26)杨淑芳提问尖刻,王晓晗回答从容
上一章:寻找消失孙大保,查看照片日记本
第26章:杨淑芳提问尖刻,王晓晗回答从容
十月十一号,星期天。吃完早饭,王晓晗在院子里活动身体。虽然他自己感觉伤好得差不多了,可按照大夫的嘱咐一个月内他还不能做剧烈的运动,所以他动作缓慢,看似打拳,又像是做操。
俞彩霞走进院子,看到他伸胳膊踢腿惊讶道:“大保哥!你怎么打上拳啦?快别打了。”
王晓晗收了招式,笑了笑说:“什么打拳,我这就是活动活动,在床上躺了一个月,呆得手脚都不会动了。”
俞彩霞关切地说:“我知道你心急,想尽快好,但你可知欲速则不达的道理?伤筋动骨还一百天呢,更何况是伤了肺?伤口痊愈是需要时间的,你还是得听大夫的,少活动,多静养。我给你拿来两本小说,你看看,爱看不爱看?”
王晓晗接过一看,一本是《马克思的青年时代》,另一本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两本书他上初中时就看过了,书中的精彩片段至今还记得,不过再看一遍也不错。
“好哇,我爱看,谢谢啊!进屋吧?”
“不啦,我还有事,改天再来。”
她转身走了,大保妈出来问:“你在跟谁说话?”
“小俞老师。”
“彩霞?你咋不让她进来?”
“我让了,她说有事。”
“你这孩子,你看你。”
王晓晗回到自己屋里,将《马克思的青年时代》放进书架。坐在床上,靠着被子枕头看《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小杨来了?”
“啊,吴师傅,我给大保带两本书来,他在屋?”
“在。”
王晓晗听到屋外的说话,知道是打字员杨淑芳来了,连忙穿上鞋推门出来迎接:“杨淑芳啊,来,来上我这屋吧。”
杨淑芳是一个对什么事都想一探究竟的人,自从按照老宋的吩咐去医院给大保送两回东西,她就对这个早就认识但没有打过交道的人产生了强烈的好奇。拉练途中那次讲用会上孙大保的狂笑留给她的印象很深,当时她觉得这个帅气漂亮的小伙是一个肤浅、没心计、没文化修养的人。
为什么先前那么一个惹人议论的人突然一下子成了英雄?为什么过去他有那么多行为不良的传闻?是众人误传还是确有其事?前者自由散漫,平庸落后。而今是大仁大智大勇,英雄加先进。
这真是个神奇的人物,在他身上,一定有什么不为人知的秘密吧?现在她有了接近孙大保的正当理由:协助宋处长做好他的政治思想工作。她了解宋天瑞的想法:一心要把这个典型树起来,可又担心大保在日后不能坚持,他需要掌握这个英雄的思想脉搏,用她来作这一工作挺合适。
杨淑芳只想深入了解这个她认为奇怪的人,在旁人看来或许是她对英雄有意,实际上孙大保根本就不是她心目中的理想爱人。看了日记本上歪歪扭扭的那一行字,当时她心里就说:传言不假,这是个没什么文采不爱学习的人。
厂部大楼里的七妖八怪大都是模样出众的美女,杨淑芳上榜,却有凑数之嫌。因为她长得并不是多么的惊艳,说她是妖主要是因为她聪明伶俐才思敏捷。她的文笔很得领导的赏识,宋处长称她是才女,并坚持说这绝不是戏言。
她是一个理想主义者,她选择爱人的条件是有情思,有文采,能真正理解她的人。可这样的人上哪儿去找?她父亲家庭出身好,又不是当权派,那场席卷全国的扫四旧风暴到来时,她家因为没有受到冲击,所以二百多本藏书得以保存。只不过除了马恩列斯毛的著作以及鲁迅、浩然等少数革命作家的文艺作品外其余的书全部从书架上取了下来,放到一个木箱里。
今天她给大保带来两本书:一本鲁迅的短篇小说集,另一本是英国小说《牛虻》。进了大保的房间她快速打量了一下屋里的陈设,见床铺收拾得整洁,小书架上也还有几本书。
王晓晗摆手让座,见杨淑芳在床对面的椅子上坐下来自己才回到床上。
杨淑芳像老朋友似地问道:“现在感觉怎么样?”
“还好。”
“一个人在家闷吧?我给你带来两本书,这本是厂图书室的,这本是我家的。”
“谢谢你啊!这么远的路还麻烦你亲自送来。”
“嗨,跟我你还客气?孙大保,我三次到医院看你,还在你家吃过饭,可我们还没有好好谈过,你现在说话没妨碍了吧?”
“嗯,还行。”
“那咱们能不能好好聊聊?”
王晓晗笑了,说:“小杨,你说得这么郑重,是宋处长派给你的任务吧?今天可是厂休日,我可不想占用你的休息时间。”
“看你说的,我哪有什么任务哇,怎么?当了英雄架子就大了?交个朋友向你学习学习还不行?”
王晓晗不知她是什么意思,就说:“学习可不敢当,你想聊哪方面的事?”
“嗯,报上关于你的报道你看了吧?”
“看了。”
“那上面说的你可都认同?”
“嘿,小杨,这可不像是朋友该问的问题。”
“这才像是朋友问的呢,咱这不是在屋里说嘛,又没有外人。”
“这篇报道是怎么形成的你应该清楚哇,现在报导英雄先进人物不都是这个路子么。”
杨淑芳看着王晓晗的眼睛问道:“说实话,你没有成为英雄前我也听到有关你和什么十斤面的传言,学哲学辅导员班上有人甚至于提议抓你俩的现行。因为有人亲眼看到你进她家好久才出来,为了警示还给你放了自行车带胎气,这你怎么解释?”
漂亮姑娘和小伙子谈话就是有优势,别人难以说出口的话她都能问。
通过在医院时孙月娇的表现和听顾远利的学唱,王晓晗对孙大保和十斤面是怎么回事心里早已了然。但孙大保现在是英雄,报导中又把他俩的关系讲述得那么纯正,那么作为主角的他在这个关键的生活作风问题上就一定要有比报导更令人信服的说词。怎么能让精明的姑娘杨淑芳改变对孙大保的看法他已经有了相应的对策,他要逐渐地改变孙大保在人们心目中不学无术的形象。
看着杨淑芳那寻求真相咄咄逼人的眼神,王晓晗坦然地笑了,他说:“报导文章中不已经解释了吗?我家就我一个孩子一直有些孤独,一下子认了个命运不幸的本家姐姐高兴得了不得,我不知道月娇姐以前的事,我看她挺好的,所以她的事我喜欢管就是这样。怎么,你不相信?
“我跟你说有些事就是你亲眼见了也未必是真,更何况是传言猜测呢?你一定知道有这么故事:说孔子和他的弟子周游列国,粮食紧张,时有挨饿。一次颜回煮饭,有人亲眼看到他掀锅偷着抓一把饭吃,这人把亲眼看到的事汇报给了孔子,于是孔子问颜回,颜回说:‘那天掀锅看饭熟了没有,见到饭上有块不洁物,于是就抓出来扔了。我手上沾了几粒脏了的米饭不舍得丢弃就吃了。’孔子叹曰:‘所信者目也,而目犹不可信;所恃者心也,而心犹不足恃。弟子记之,知人固不易矣。’”
稍作停顿他接着说道:“还有一个更有名的故事:说春秋时晋献公爱妃胡姬欲陷太子申生,与公曰:太子对妾无礼!公不信,妃曰:今日午时吾约申生后花园见,王可远窥之。姬先涂蜂蜜于发,进花园后蜜蜂昆虫齐来叮咬,申生大孝,近前驱逐,因袍袖宽大,远看与搂抱相似。献公大怒,于是太子被杀。你看,从古到今这类似真实假的事是太多了,没什么可奇怪的。现在有些人就喜欢传播这类消息,你这么聪明的人还用我再作更多的解释吗?”
杨淑芳愣住了,她从大保的眼神和说话的口气中已经知道了他的清白。令她大感意外的是大保能用简洁准确的语言流利地讲述这两个有名的故事,而且还能背两句孔子的原话,真是奇怪!太奇怪了!她不禁说道:“诶孙大保,我今天才发现你实际上挺有文化的,知道的满多嘛!这两个故事是你看来的还是你听来的?”
王晓晗轻描淡写地说:“上学的时候听老师讲的嘛,孔子说的原文是我在一本什么书里看到的。”
“嚯,你还爱看这个?孙大保,我说了你可别生气呀,以前我可听了不少关于你的传闻,说你可不是一个怎么爱学习的人。”
“别听他们瞎说,你也不想想我在车间接触的那帮人哪个不是淘小子?工人之间说话大都是直来直去,有时避免不了说粗话,说久了也就习惯了。俗话说跟什么人说什么话,跟文人就得说文话,对吧?我要是跟老黑李锴他们也说子曰诗云的话那帮人还不得笑我酸?说我瞎拽?再说了,原先我哪有跟女才子对话的机会呀?不信的话你明天到我们车间找小顾找老黑说说看,我想他们跟你说话也得装有文化。”
听了这样的解释女才子仍是半信半疑,刚想反驳孙大保看着她的书包说:“诶,你这书包里不是还有书吗?”
杨淑芳用手捂了捂书包说:“这书你不能看”
“我怎么不能看?是我看不懂啊还是禁书?”
杨淑芳想毛主席欣赏的书怎么会是禁书?不过毕竟是旧小说,似乎不应该推荐给救人英雄看。她略迟疑了一下说:“虽然不是禁书,但好像也不是提倡看的书,我估计你也不见得喜欢。”
“你要是这么说我还真想看看,啥书?”
“你看吧,《红楼梦》,看过吗?”
王晓晗家以前有一套脂砚斋重评石头记,他从初中起先后看了三遍,好多章节能背下来。可他现在是孙大保,只好摇头否认道:“听说过,没看过,我可以看看吗?”
杨淑芳看了看王晓晗,心中一动,又扭头向外屋瞅了瞅,右手食指尖放到嘴上小声说道:“看可以,但有要求:一,看就要认真地看,不许走马观花地看。二,要关起门来偷着看,不能让任何人知道,包括孙处长和吴师傅,更不许告诉宋处长!三,一定不许弄脏弄坏。”
“好,我都答应。”
杨淑芳取出书后又恢复正常声调问道:“大保,你想过没有?今后上班怎么表现?你有什么打算呐?”
王晓晗说:“你看,这才是你今天来要问的重点。”接下来他有点为难地说:“是啊,怎么能不想,我就是一只家鸡,现在报上把我说成孔雀,吹成凤凰,还真有点受不了。”
“那你打算咋办?”
“还能咋办,像以前那么随便那么放肆肯定是不行了,争取尽快地长高、长大,最好是再长出一身漂亮的凤凰羽毛。”
杨淑芳“咯咯”地笑起来说:“真有你的,快到中午了,再不走你妈又要留我吃饭了。走了,把书藏好,千万别忘了我说的那三条啊!”
“你放心,我这就锁起来。”
见小杨要走,吴秀芬果然要留她吃饭。小杨说有事,坚持要走,大保妈只好作罢,见小杨走远了她回身和王晓晗说:“大保,我看这小杨有点事。”
“什么呀,她是老宋派来打探我态度的。宋处长的意思我明白,他担心我上班后的表现与标兵的标准差得太远。”
“那你不会表现得好点?”
“妈,你放心吧,我会时刻注意的。”
“小杨这姑娘多好,聪明伶俐,能说会道,长相也漂亮,身厅也条干。她要是真有那意思的话,算你小子有命!你可得给我抓住,主动点,别那么发傻。你奶奶说得对,你现在脸上毕竟是多了一道疤,人家要不是觉得你是个英雄才不会来咱家呢,你请人家人家也不来呀!”
“妈!我心有数,你就少操点心吧。”
“你我还不知道?你有什么数?小杨论个头论工作都比彩霞强,模样也差不到哪去,我是挺相中的。”
王晓晗说:“妈我跟你说啊,你可不许和外人露出半点这个意思,人家小杨要是压根没有那心思的话,你说咱们不得叫人家笑话?我得丢多大人?”
“嗯,我知道。”
下一章:反常态小人变脸,比事实姑娘愧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