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母校:上海蓬莱中学

2023-05-24  本文已影响0人  花石蠻

现今上海黄浦区的国货路、普育东路和普育西路这一块地方,以前就是著名的“两堂善址”及“红房子”建筑原址。这里曾经的“红房子”东侧蓬莱中学最为后人谈及,笔者在1978年完成蓬莱中学的高中读书毕业后,正值“十年浩劫”后百废待兴时候,出了校门我们带着五味杂陈的感觉,很快把这个蓬莱中学忘记了。

想起我的母校蓬莱中学的“红房子。

到民国12年,沿“新普育堂路”前又建造了一幢中西合壁的红砖墙楼,俗称“红房子”,它最早是首家“上海工艺专门学校”,后来改为“南市时疫医院”和“南市传染病院”等。从民国初年一直到抗战结束,新普育堂以及红房子楼医院,收留和治疗了无以计数的弃婴和病孩,成为上海开埠以来重要的慈善医疗事业机构。但是后来,“红房子”开始几度易主,最重要的一次易主是这里曾经举办过全国首次的“中华国货展览会”。

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工商部派员来上海,要求上海特别市政府和上海商界联合举办“中华国货展览会”,并于该年11月开幕。借新普育堂场地和“红房子”建筑举行。11月1日下午2时,中华国货展览会正式开幕,蒋介石主持升旗仪式,张岳主席致开幕词,孔祥熙、胡汉民、谭延闿等军政要人出席开幕式,大会还动用飞机散发传单。后来,这排沿马路的“红房子”成为国货运动的仓库,一直到四十年代末,“红房子”楼房才分别易主。

1952年12月原董家渡路的教会学校:仿德女子中学和正修男子初级中学合并迁入“红房子”东侧楼并且改名为蓬莱中学,不久“红房子”西侧楼成立普育中学,而两校当中的这幢教堂式的楼宇,上层为蓬莱中学的室内体育场,下层为一个党校和一个商业职校。时“红房子”建筑背后的“新普育堂”址变成了孤儿院、残疾人企业和福利院等,仍然秉承着先人们的善行,救济了很多残疾儿童、病患儿童和遗弃儿童。“文革”结束后,两堂善地的功能和社会服务职能渐渐微弱,一度租赁商用,缺乏修缮。

改革开放后,社会福利和慈善体系开始健全和完备。在城市的大建设和重新布局中,两堂善址以及“红房子”沿街,得到了重新开发和利用,2010年世博会前,曾经的普育堂、果育堂原址易主重修辟为“公益新天地”供人参观缅怀,不少建筑和标志物得到了修缮和展示。同时整幢“红房子”建筑由于先天设计的缺陷,失去保护建筑的价值,年久失修的蓬莱中学和普育中学后来被拆除,2016年,黄浦区政府在“红房子”原址上建成“第九医院黄浦区分院”,真正的把慈善事业发扬光大了。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