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林文采2017南宁亲子关系工作坊

2017-07-05  本文已影响0人  林少斌_心理咨询

一、前言

回顾第一次走进林老师的课堂,是在去年12月的福州个人成长课,当时的我忧心忡忡,充满困惑,处在人生各种十字路口的彷徨中。课程结束后,我的世界开始露出一角,出现了引领我往前走的小径。我第一次了解了我的原生家庭,修复了和父母的关系,也开始了自我接纳的旅程。当我第二次走进林老师的课堂,那是我期待已久的亲密关系课,也是我要解决的第二个人生大困惑。课后我不仅写了很长的总结,在实际生活中也不断体悟和实践课堂上所学到的理念,不仅亲密关系上有了很多变化,和公婆的关系也越来越好。先生不时给到我惊喜,我知道我走在了对的路上。第三次是萨提亚Level1专业课第一阶段,开始另一个层面的学习,安心作一个空杯学子。经历了这半年的学习,心越来越平静,越来越容易喜悦,也越来越有力量。带着这样的状态,第四次走进林老师的课堂。这一次,我终于可以专属为你学习,我的孩子。

二、学习与探索

我从来没想象过在亲子课题中可以如此详实和深入地接触到这么多的知识宝藏:沟通层次、五大天性(五朵金花)、心理营养、情绪管理、偏差行为。这是第四次进老师的课堂,亲子课是实践和理论讲的最多最丰富的课堂了。记得上一次听老师讲到,她在亲子领域上开发了10多个主题,在中国目前讲授的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可见老师在亲子领域的深入研究,可见老师对于人类尤其是儿童和青少年有多大的(疼)爱在其中。

1.沟通层次

林老师以对“沟通层次”的别开生面的解读揭开亲子关系工作坊的帷幕,在一个个妙趣横生的案例引领下,一个富有画面感的立体沟通层次-“人类沟通的框架”跃然在我的面前,直到走进最高沟通境界“敞开”。让我哇的是原来敞开的效果是如同中奖和美食一样给人愉悦和滋养,而人类的原始状态(婴儿)就是“敞开”,婚姻的起始状态也是“敞开”,然后我们才渐渐从最核心的沟通层次向外渐行渐远,无论是自我,还是亲密关系。这个变迁让我叹息和自省。

上午学习了沟通层次后,中午我们深圳小分队在蒙古包的围餐上就体验了一场畅快淋漓的“敞开”的交谈,享受了无比的愉悦。为了体验老师在早上谈到的第三种愉悦“中奖”,淘气的小伙伴提议玩一把红包抽奖游戏,中奖者免单。哎,气氛火到爆,抽到奖没抽到奖都一样的兴奋愉悦。

2. “三个不做,一个做”

在无数次课堂的提问中,老师不断重复到这个理念,终于在亲子课上理解了这句话背后的奥秘,它是洞悉人类天性以及成千上万的个案验证后的精华提炼。回观自己在亲子上,“三个不做”虽然没有全做,但是也还是做了不少,比如焦虑;而“一个做(心理营养)”,对照下来真的还有很多空间可以提升,至少在无条件的接纳、重视以及情绪管理上做的不够,肯定赞美认同也做的浅。当我从这样一个框架跳出去看亲子关系时,平常遇到的各式问题就清晰看见了它的归因,也就找到可以去做的方向。

3. 生命的5朵金花

我们每个人犹如一颗以生命力为种子的树,如果得到充足的“阳光、空气、水”---心理营养的浇灌,便能开出生命的5多金花:价值感、连结、独立自主、爱的能力、安全感。原来5朵金花代表人类生命的5大天性,原来心理营养是生命以外的东西,是需要外部(重要他人)给予的,就像阳光、空气和水。这一次终于清楚了五朵金花和心理营养的关系。

4.心理营养

心理营养是林老师亲子课的重中之重,之前看过书,也听过音频,但是在课程上再听老师如此详实生动的讲解,又有了完全不同的感受。

心理营养包含无条件的接纳、生命中的至重、安全感、肯定/赞美/认同、模范,从0~7岁各有侧重。首先让我颇有感慨的是第一个营养“无条件的接纳”。 人类的奇特在于刚出生时是无能的,必须依靠重要他人才能存活。而妈妈天然在初期能做到“无条件接纳”,原来是因为身体会分泌苯体胺。当老师谈到这样的人类现象,我感叹造物主的神奇和完美逻辑。25岁以后要自己对自己做无条件接纳。我很汗颜,40岁以后才开始作,难怪人生前半段郁郁寡欢的日子那么多。不管怎样,朝闻夕拾,现在懂了,那就开始作,不仅对孩子做,更要对自己作。第二个让我有深刻体会的是生命中的至重(重视)。“如果你要表达对一个人的重视,那就给Ta专注的个人时间(一对一)”。老师说到心理营养一定是要用时间来作的,而“重视”更是如此。第三个让我们动容的是“肯定、赞美、认同”,没想到这是最容易做也最容易有效果的一个心理营养。想想过去很少有这样的悟性,对事对人更多“理”字当先,总是最快看到人和事上的缺憾的部分,“肯定、赞美、认同”如同稀有元素,对孩子做的也很有限。决定从这部分开始做起,看看会发生什么。

5.情绪管理

第二天下午开始学习情绪管理,花了差不多一整天的篇幅来学习这个部分,让我对情绪第一次有如此清晰的辨识,了解了情绪是什么,情绪可以怎样管理。

首先,情绪是一种能量。这句话让我重构了对情绪的认识。既然是能量,就可以“用”,却不能“消灭”,只能舒放。舒放情绪的方法老师第一个提到的是文字,我突然明白了为什么这么喜欢写陪伴和成长记录,原来是舒放情绪的绝佳方式。而让我非常震惊的是,原来情绪无法舒放尤其是生气的时候,会攻击消化系统、皮肤系统以及内分泌系统。我想到了身边受情绪困扰的家人和身体的状况,突然有种疼惜他们的感觉,处在这么多的情绪之中,身体一定很不好受。

其次,情绪是感受的外显。之前学习冰山的时候,对于情绪和感受总是有点模糊,今天老师这么一解释,终于明白了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情绪如同感受的显影剂,可以被命名。通过管理情绪,我们找到回应感受的通路。“别人的情绪,自己的感受”道出了行事为人可以参考的“度”。

最后,情绪就是情绪,不分对和错。我们都是自己情绪的主人,也接纳对方可以有不一样的感受。了解了这点,在界限部分有了更大的清晰,看到各种关系中的我进一步回归,也理解和接纳了关系另一端的情绪和感受。

为了帮助我们认识和管理情绪,我们以5人为一组进行了一次“如果我是你,我会怎么做”的EQ讨论的活动。碰巧深圳的5个小伙伴形成了一个组,我把小组讨论中遇到的问题拿出来讨论,同伴把生活中遇到的孩子的问题拿出来讨论,每个人都非常敞开地交流了感受和建议,这是一次多人智慧的碰撞,听着的时候,我心里不禁好几次“哇”:原来她会这么想,原来也可以这样做。。。这么敞开的,带着关爱的,默契连连却又有各自独特视角的讨论让人非常愉悦,备受滋养。如果用颜色来表达感觉的话,那这个过程仿佛是明快的五颜六色,非常享受这样美好的片段。而讨论后,我也作了行动,当天找到小组的同学,向她核对这件事,表达了我的感受,没有再留下遗憾和内疚。

6. 你活着,就是有价值的

老师说到自己妈妈的案例。妈妈带着成长经历的烙印,呈现价值的方式是通过不停的工作和做事,否则就觉得在家里没有贡献,老了就因不能继续作很多贡献而感到害怕和焦虑。当听到老师和她的妈妈说:“妈,你知道吗,你的人坐在椅子上,我们看着就很安心。单单就是你活着,对我们就有极大的价值。”我瞬间泪湿双眼。我的妈妈就是这样的类型,总是想为家庭和子女做很多的事,每天劳作停不下来,即使身体状况远不如前。我们每个孩子看着很心疼,希望她能放松下来生活,多为自己活着,不要为我们做那么多。之前我会开劝甚至抱怨指责妈妈,做那么多干什么,我们都大了,不需要。最近半年突然领悟到与其抱怨妈妈过多的付出,不如接受它,也许妈妈还更开心。因此开始更多去顺从妈妈的安排,少一些指责。老师的话,一下子就戳到我的心里,原来这是妈妈证明自己价值的方式。而老师所说的话,正是我们想对妈妈说的话啊,今年一定要告诉妈妈:你活着,你坐在那里,对我们就有极大的价值,就是可以让我们感到无比幸福的事情。

7. 金钱管理

第二次听老师谈孩子的金钱管理,收获又有很大不同。老师谈到,金钱与心有关,管理得了钱才能管理得了心。这句话如醍醐灌顶,让我重新认识与金钱的关系。这几个月因为未来可能发生的变化开始热切地去关注自己和金钱的关系。老师将金钱的管理与心的管理联系在一起,让我对照自己,获得了莫大的信心。因为我看到,我从小就能管好钱,同时也看到,从孩童时期到现在,我也是一样可以管理好我的欲望,管理好我的心。所以,对未来的不确定,我放下了很大一部分的焦虑。而通过这个部分看到,原来我现在的安全感还是不错的,因为就在最近,我做了一个重大的决定,杀死了自己的一头奶牛(可以提供稳定收入的奶牛)。现在来看,能做这个决定,是在金钱关系上的一次解构和重建,这是需要对金钱对自己的一份内在安全感才能去做到的。

8. “时间”和自己的关系

在亲密课上,第一次听到老师说,如果你要看一个人重视什么,就看Ta把时间和金钱分配在什么地方。而在亲子课上,不止一次老师又提到了时间:心理营养是用时间来作的;当你要表达对一个人的重视,请给TA专属的个人时间。回想自己这些年养育孩子,大概最大的不足就在这里吧。作为一个职场女性,能够陪伴孩子的时间非常有限,在陪伴孩子的时候,对孩子安全、能力上不会有太多焦虑,但是常常会因为时间的有限而带来很大的焦虑,所以才会向老师提问孩子如何能建立时间概念的问题。突然感悟到这个背后是我自己与时间的关系的问题。上完课后这几天我仍然沉浸在这个问题中。我回首大学毕业后这18年,时间都被我分配在哪里,突然看到了很多的东西,我的每一个成长都离不开时间在专属部分的一点一点的积累。而我最近做出重大的一个决定,“时间”其实是最大的内驱力,我需要重新分配我的时间,才能满足内心的需求。通过这些思考和体悟,我重新认识了时间:这是这个世界上最珍贵的资源,如果你很看中哪一个关系,很重视什么事,就把优质的时间分配给Ta。反过来,它能帮你了解自己,如果你想知道心里最重视的是什么,就去反观自己是怎么分配时间的,它是最真实的尺度。突然领悟到,和金钱一样,管理时间就像管理自己的心。原来心的管理是通过时间和金钱的管理来显现的。

9. 时间管理 VS.关系

课堂上我向老师提问了在时间管理上如何引导孩子的问题。老师的回答让我非常意外,7岁前的孩子是没有什么时间管理概念的,如果孩子现在能够满足我在时间上的要求,是因为和妈妈的关系,希望获得妈妈的认同。当老师这样对我说的时候,我心底有很大的触动,为着孩子这样的心意,也为着老师对人类的孩子的这样的洞察。

三、学习后的应用

再好的理论和经验都离不开自己身体力行去做。回顾这几周,带着比原来多一些的觉察和意识,不期待自己会突变,在一件件小事中去践行去观察记录变化的部分。

1.肯定、赞美、认同

在南宁学习的这几天,孩子(5岁半的女孩)在家里画了好多画,风格和以往不同,包括给爷爷奶奶画像,回家后孩子向我展示,我对她表示由衷地赞赏,并当着她的面将这些画即时分享给在国外的爸爸,爸爸也表示了很大的赞赏,她收到了。因此在接下来的两天孩子画画的兴致非常高,提议要在家里对着窗外的风景写生,并马上这么去做了。

孩子爷爷奶奶又作了很好吃的梅菜扣肉,我比以往的赞赏更加充分,我说:“你们(奶奶主厨,爷爷打下手)这个梅菜扣肉做的真好,是我吃到的最好吃的,比我在所有饭店里吃过的都好吃,肥肉一点也不腻”,这真是发自内心的真实感受。当我这么说了后,看到他们笑了,很开心的样子。爷爷奶奶菜其实做的是不错的,只是我以前比较嫌弃的是太咸太油,对食材没要求。在菜上我一向赞美的话说的少,即使说也很简单,就是好吃。所以在他们心里应该是觉得我不太认可他们做的菜。当我这么充分赞赏时,我相信他们是非常欣慰的,价值感这朵金花妥妥地开了。

2.无条件的接纳

对失败的接纳。在孩子写生过程中,遇到了不会画童车和童车里的孩子的关系,曾经非常懊恼,发脾气,对自己没有信心,有挫败感。她是一个对自己要求很高甚至完美的孩子,当她那样发脾气时(把画好一半的画纸毁了),我开始差点也被她的情绪带走了。想到林老师课上无条件接纳刚好提到这么一条,对于“失败”的接纳,就陪着她,练习表达接纳的语言,同时为她提供一些解决思路。等她情绪过后,我从网上找到童车图片,我们一起在可擦写画板上练习如何画童车,并讨论孩子和童车在画里的位置关系怎么处理。当天晚上她其实还是画不好,情绪还有,不过已经疏解了很多。没想到第二天早上自己早起继续练习,等我吃早饭的时候,她向我展示进展:画好的一个童车和其中的Baby,我真是太惊讶了,对她表示了由衷的赞赏,并问她是怎么做到的。她很自豪地说:我按照妈妈给我的图片练习了一次,然后就会画了。之后和她讨论这件事,遇到自己觉得很难的做不好的事情该怎么办,她说:就去多练习啊。发现孩子在这个阶段挺容易出现挫败感,做好无条件的接纳尤其重要,这是需要长期来做的。

做错事的接纳。有一天清晨,孩子在床上大声喊我,我过去一看,乖乖,尿床了。应该有大半年没有尿床了。我看到她怯怯地看着我,她是个对自己要求挺高的孩子,这个事她觉得是很不好,放在以前妈妈应该是要生气了,因为要处理一大堆的床上物品,在早上时间这么紧张的时候。我看到她的眼神,温和地对她说:没事,妈妈现在带你先去洗一下(因为湿裤子在身上是感觉很不好的)。可以感觉到她马上放松下来,我带她去冲凉,然后处理床上用品,包括床垫。这个过程中我感觉到自己确实一点情绪也没有,我也相信这只是孩子偶尔为之,没有问题。而这点对孩子来说很重要,她是可以感觉到我的接纳,所以是放松的。

感受:无条件接纳是一个需要反复练习带着觉察不断提升和积累的事情,因为这个过程中孩子是有情绪的,成人也可能引发出情绪,而情绪是需要时间和其他的条件来转化的。但是这个练习接纳的过程是如此重要,因为只有一次次这样去做,孩子才会确认你是“安全”的妈妈,才会真实呈现自己的感受,才会向你敞开,安心地做自己。

3.重视

在课堂上,对于“重视”,老师特别提到了一个原则:给专注的个人时间。回来后这两周,我不断在咀嚼这句话。刚开始,我自己评价自己是足够重视孩子的:尽管工作很忙,我克服很大的困难每天亲自接送孩子,下班后的时间都尽量给了她,周末两天基本都用来安排和她有关的活动。可是,最近孩子给到我的回馈让我猛然醒悟:我给的和孩子需要我做的,有很大差距。比如,她想要我和她一起玩积木、做手工或者捏陶泥时,我总是下意识地逃脱,觉得自己不擅长,不愿意花这个时间。回顾自己的时间分配,我看到我其实是一个比较爱自己的人,因为我有很多兴趣爱好,所以在工作造成的业余时间饥渴下,除了必须陪伴孩子的部分,我会安排时间满足自己的一些精神需求,比如瑜伽、网球、写记录、读书。相比之下,陪伴孩子时更多满足的是基本陪伴需求,没有安然在当下,给到她想要的高质量陪伴,比如:不带时间焦虑陪伴她玩,潜入她的玩耍需求中,克服自己的好恶,和她一起享受各种手工过程。体悟到这点,心里是有一些愧疚的。尽管我知道以我的天性无论如何我都变不成为了谁完全奉献自己的那种人,但是看到这样的真相后我还是很愿意去做一些改变。

恰好上课回来后的第一周,孩子突然凌晨发高烧40度,烦躁不安,昏昏沉沉。我感觉到她此时此刻非常需要我的陪伴,决定这天留在家里陪伴照顾她。而以往我通常只是陪伴了一段时间,看情况稳定,就交给爷爷奶奶,继续去上班。当我全身心都放在她身上,再也没有因为工作而带来的时间的焦虑,给她全然专注的时间,孩子是顺从而满足的。所以虽然高烧,哭闹的时候并不多,没有用退烧药。就这样贴身照顾了一天两夜,第二天早上,烧彻底退下来了,很快精神状态恢复正常了。

昨天晚上,孩子极力邀请我陪她一起捏陶泥。我这次决定接受邀请,尝试一下。当我手碰触那黏糊糊的泥巴时,心里是有本能的不舒服的。不喜欢玩这样的东西,更不喜欢把自己搞的这么脏兮兮过。但是当我开始陪伴孩子这么做时,我能感觉到孩子越来越多的满足和愉悦,主动当我的老师,教我怎么工作。后来我们一起完成了几个作品,并请她统一上色。我看到孩子在得到全然的陪伴下,沉浸在工作的专注中,不断有创新的思路,做出新的作品。以往常常出现的挫败情绪也都几乎不见,我不知道怎么做的时候她还不断鼓励我,给我建议并帮助我完成。

此刻想起老师在亲密课讲到的“彼此顾念”。是的,手工活确实不是我擅长更不是我喜欢的,但是因为孩子很希望我能和她一起完成,而我重视这个关系,所以顾念了她的需要,去做了这样的事情,也给她全然陪伴的时间,她因此收到了我的爱,感受到了被重视,价值感和连结的花开了。

感受:“重视”对孩子是非常特殊的能量果,当你放下各种焦虑和评判全然去做的时候,孩子是完全能感受到并因此而绽放的。

四、花絮

播撒点花絮吧:)

说说这次集体学习的体验。如果用四个字,那就是:美妙滋养。如果再加四个字,那就是:无以伦比。我们真的是一不小心就组成了深圳十美(含一个助教,最后一位成员是在临行前的最后一天加入的)。我们因为孩子在爱与自由幼儿园而有共同的育儿背景(除了一位准妈妈以外),再因为21天高质量陪伴群而结缘,然后因着共同的朋友耀芳,相继走进南宁林老师的亲子课堂。

继第一天中午的蒙古包享受“敞开”的滋养午餐之后,第二天晚上我们收获了一个美妙的夜晚。那晚,享受完广西的各种美味米粉后,深圳十美聚集在酒店房间,海阔天空地交谈,碰撞,享受心灵和精神层面的自由放飞和互相滋养。在这个深圳小分队里,有在各种领域学习精进的小伙伴,有鬼怪精灵各种奇思妙想的开心果,有快人快语可爱真实的小主,从宇宙猜想、量子力学到死亡话题,从原生家庭到金刚经的“空性”、“种子”,各种电光火石。这样一群平常几乎没有机会自己出远门的妈妈,因为这次南宁的学习机会,尽情享受着宝贵的个人时光,放任智慧的思想四处碰撞交融。这一夜,宇宙空间被拉近,人间真情被看见。这个美丽的夜晚,这场美妙的精神盛宴,为南宁之行留下神来一笔。如今想起,仍不禁会心一笑。人生能如此相逢相遇相知,怎能不畅快淋漓?!

五、小结

插播完花絮,该收尾了。

花这么多时间写这么长的亲子课学习总结,让我自己都挺意外的。写着的时候那些感动我的片刻在脑海中不断闪现,继续滋养着我。

回想起来,这次南宁的亲子学习之旅从一开始就注定非同寻常。首先,它推动我做了人生中非常重大的一个决定;其次,是一次美妙的集体学习之旅,在没有任何预期的计划下,我们组成了10人深圳团队,决定了这次的行程会有很多火花碰撞的机会;其三,行程开始,我们遭遇暴雨天气,一行4人意外错过火车,最终峰回路转,终于在开课前赶到南宁,感受到一种失而复得的小确幸。回想起在雨中拖着行李箱淋着大雨全身几乎浇透一路狂奔换了几辆车执着地冲向火车站的情景,此刻依然能感觉到那份“豪迈”和执着的热情。也许是学习和探索的渴望在引领着身体做出的下意识的行动,也许是一份特别的礼物,让这次南宁之行在心里留下更深的烙印;最后,这是我第四次走进林文采老师的课堂,在短短不到半年之间,从个人成长课,到亲密课,Level1专业课第一阶段,我的内在和起初发生了很多微妙的变化。到亲子课时,感觉到自己进入了另一种学习状态。翻阅现在的上课笔记,工整而详实;对比第一次上课时的笔记,我看到了很多的不同。

而对于亲子课程学习的期待,诚实地说,对比老师其他的课程,我对亲子课是最没有什么特别的期待的,也许是相比其他关系,亲子方面我没有很大的困扰。但是当我进入这个课堂,对于人类尤其是人类的孩子了解越多,越是着迷,越是触动心扉。我很庆幸可以这样细致深入去了解人类的天性,了解心理营养,这不仅对于我的孩子来说是很大的福音,对我自己以及整个家族都是有很大的意义。

想起杜甫的一首诗《春夜喜雨》,可以比拟我此刻对老师的亲子课的感受:“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感谢林文采老师,感谢耀芳,感谢同行的伙伴,感谢自己!

2017/7/5于深圳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