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悲鸿啊,他的作品有些孤单!

2024-03-25  本文已影响0人  林慧蝶
随手拍:日出还是夕阳?

“妈妈,我给你介绍一位画家,他叫不好意思!”

“不好意思?他是谁啊?妈妈从来没有听说过。”

“哈哈,他就是约瑟夫·博伊斯,一个德国艺术家,以装置艺术和行为艺术为其主要创作形式,是“行为艺术、社会雕塑”等概念的创始人。”

我惊讶地看着六岁多的女儿,惊讶于她怎么会知道这么多?

“妈妈,你别吃惊,是我们美术老师给我讲的,上周讲的,他还自己表演了博伊斯,特别搞笑有趣,所以我们就记住了啊。”

我正准备发表感叹时,女儿又说:“妈妈知不知道马里奥·没儿子是谁?”

我更加惊讶了,连忙摇摇头。

“他啊,是一个俄国画家,他的全名是马里奥·梅尔茨,他是贫穷艺术的代表人物。”

我看着眼前这个小小的人儿,心里充满着无限的震惊。也感恩现在她遇到的优秀美术老师。

或许是我没有艺术细胞却又偏偏热爱艺术的缘故,对与艺术有关的打心底就充满着喜欢和敬佩。尽管一直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艺术感知能力,去一些美术馆,看一些艺术类书籍,但终究也只能是外行中的外行。转眼,一个六岁小姑娘比我知道的艺术家还多,当然她也比我更能画画。

女儿见我发呆,就乐呵呵地在旁边看着我蹦跳着。我蹲下来拉着女儿问道:“宝贝,你还知道哪些艺术家呢?”

“还有几个,比如梵高,达芬奇,还有我衣服上那个拉斐尔……”

“那中国的画家呢,有没有你知道的?”

“中国的啊,有齐白石,画虾的;还有徐悲鸿,画马的,徐悲鸿的画有些孤单!”

我看着眼前这个小姑娘,发现她似乎不再是我一直认为的小肉墩了,而是一个懂很多东西的大孩子。往后,我再也不敢小看她,整天叫她小不点了。

女儿睡觉后,我来到正在读课外书的十岁大的大女儿旁边,问她们美术课都上了些什么。女儿放下书,激动地说:“妈妈,我们的美术课可好玩了。谭老师每节课都把自己打扮成不同的艺术家,还有各种现场表演。同时,他还会提前化妆成准备要给我们讲的艺术家拍成视频给我们看,谭老师太可爱了,我们都特别喜欢他,我最喜欢美术课了。”

女儿口中的谭老师是一个大学老师,自己也开了一家美术培训机构。每一节课他都亲自上,但学费比较贵,差不多比别的培训机构的学费高出三分之一。但是他那里学生特别多,尽管因为他忙不过来拒绝了一部分学生,但还是挺多的学生。

很幸运女儿能遇到那么优秀的谭老师,以至于两个孩子都对每周一节课的美术培训特别期待。

孩子们都睡觉了,原本喧嚣的尘世也仿佛陷入了沉思。我一个人安静地坐在沙发上,不停地回忆着小女儿刚才的话,心里依然百感交集。

“他的画有些孤单!”女儿到底知不知道孤单是什么?她才六岁,难道她也真能品味一幅幅作品?也知道用她的眼光去审视每不同的艺术家?不同的艺术作品?那她对这个不太完美的世界又有怎样的评价?

女儿提到徐悲鸿,我突然想起几个月前专门前去参观徐悲鸿纪念馆,去慢慢欣赏正在展览的每一幅作品。至今依然记得当时激动的情景,我用手机拍下每一幅画,楼上楼下慢慢录视频发给最好的学美术专业的朋友。

我一直非常喜欢徐悲鸿的画,但可能是我比较浅薄,很少去研究这个艺术家自己的个性色彩和作品底色。于是我马上百度:

徐悲鸿原名叫徐寿康,后来改名为“悲鸿”。

徐悲鸿改名的原因是他深感家境贫寒和社会的冷落,这些经历使他感到悲痛和前途渺茫,好像一只孤独的鸿雁,于是他决定改名,以“悲鸿”自励,记住自己的苦难和激励自己继续前进。

夜已深,可我毫无睡意。今天,家里六岁的小姑娘给我上了一课,让我铭记任何时候都不要小看任何一个,哪怕只是一个乳臭未干的小孩;看待问题不能只看表面,每一个表象后面都有只属于自己的底色;应该抓紧时间学习,不然,很快就被几岁的小孩子超越,也就会被这个社会淘汰。

我走进女儿房间,两个宝贝早就进入了梦乡,看着这两个我用生命去爱的人,我突然觉得自己好幸福,同时也感到自己的压力。虽然我不一定能做好她们的榜样,但我一定努力做一个称职的妈妈,用最多的爱和呵护陪伴她们成长。

妈妈爱你们,亲爱的两个女儿宝贝!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