吼叫孩子=逼迫孩子,父母温柔的话语使得孩子更加听话
吼叫不能解决问题
前些日子,孩子爸给孩子买了个床,床板是活动的,孩子喜欢讲床板搬来搬去,爸爸出于担心,怕床板砸到孩子,就特别严厉的呵斥着孩子:“儿子,把床板放回去,否则我就打你屁股了”
儿子不但没怕,反而把床板搭在床上,看着爸爸,玩起了滑梯。爸爸气的快要跳起来,一场亲子之战马上就要响起了。
此时,我连忙打圆场,跟儿子说:“儿子,床是你的,乖宝宝,快把床板安到床上吧。”
儿子什么都没说,直接扭头就把床板放到床上了。然后,儿子出来找我们玩。
父母吼叫孩子,大声的呵斥孩子,增加孩子的逆反心理,反而,孩子更加不听话,与父母僵着,严重的是争吵打骂。
温柔的沟通VS吼叫、呵斥、批评孩子
最近17岁男孩跳桥自杀上了热搜,不少网友都在说孩子的心里太脆弱,还有的说家庭教育有问题,不论那种原因,最直接造成孩子自杀的原因男孩跳桥之前,与母亲发生了剧烈的争吵。
孩子在学校与同学发生矛盾,妈妈接孩子回家,在回家路上,妈妈就批评孩子。孩子被妈妈的批评逼到墙角,想不开就跳桥自杀了。
从视频上看,男孩跳桥是毫无犹豫,从车中出来到跳桥大约5秒钟,妈妈当时坐在地下痛哭。
从妈妈的悲痛欲绝可以看出,妈妈爱孩子,但是孩子没有感觉到来自妈妈的爱,当他有问题,妈妈就是批评解决问题,然而批评引发了妈妈与孩子的争吵。
相反,如果这位妈妈,温柔的对孩子说:"无论如何妈妈都爱你,咱们回家再谈谈学校发生什么事."悲剧可能就不会发生了。
两个人的沟通,70%是情绪,30%是内容。情绪不对,内容就会被扭曲。
当孩子犯错误或受委屈,孩子本来就恐惧,小心翼翼,本身情绪不是特别好,此时,父母不分青红皂白上来就批评指责孩子,孩子一肚子委屈恐惧无处发泄。
至于孩子在学校发生了什么,可能都不是老师说的那样。但是因为父母不会处理,导致孩子绝望。
曾经看过一个电视剧里一幕,小男孩,7岁,与别人家孩子打架,老师就要叫家长,此时正好爸爸来接小男孩,老师跟男孩的爸爸数了一通小男孩先动手打别人家的孩子。
爸爸看着小男孩眼神中充满了恐惧,无疑孩子确实打了别人,爸爸蹲下来耐心的问孩子:"为什么打别人。”
孩子怯懦的说:“他说我没有爸爸。我告诉他我爸爸去魔法学院学习去了,他不信,还说我是野孩子。所以我打他了。”
听了孩子说的原因,爸爸心疼的抱了一下孩子,告诉他:“他有爸爸,但是打人是不对了,给小朋友道了歉。”小男孩点点头给小朋友道了歉。爸爸就这样愉快的解决了这次纷争。
老师处理这个问题,只是看到表面,小男孩打了别人家孩子,然而,没有问原因,此时,小男孩爸爸及时了解孩子打人背后的原因,并没有上来就批评孩子,减少孩子的恐惧感,同时,告诉孩子打人是不对的,让孩子跟别人家孩子道个歉,圆满的解决了问题。
教育学家赵东华曾说:"当孩子情绪波动时,愚蠢的父母责备孩子,聪明的父母关爱孩子。"
17岁男孩在学校与同学发生矛盾,不论什么原因,妈妈第一时间是批评,争吵,而7岁孩子在学校跟别人打架,爸爸第一时间先关心孩子,耐心的问孩子原因,试想一下,那个孩子会觉得父母爱他们呢?那个孩子会跟父母发脾气?
如果你是孩子,肯定会觉得7岁男孩的爸爸更爱他,关心他。
其实,父母一味认为一切都是为了孩子好,批评他,不好好说话,亲子之间关心就变成了争吵,父母越是大声的斥责孩子,孩子反抗的越厉害,17岁男孩的妈妈批评孩子,引起孩子心理受不了而选择自杀。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孩子选择如此极端的反抗呢?
其实,就是妈妈不懂“南风效应”。
什么是南风效应?北风与南风相约比赛,看谁可以把路上行人的衣服脱掉。北风便使大劲的刮风,猛吹路上行人的衣服,行人为了抵御寒冷,把大衣裹得紧紧的。南风就不同了,它轻轻地吹,风和日丽,行人只觉得身上暖和于是解开纽扣。脱掉大衣,北风和南风都是要使行人脱掉大衣,但由于态度和方法不同,结果大相径庭。
17岁孩子犯了错误,妈妈大声批评孩子,与北风使用的方法一样,孩子反抗的越厉害,如果妈妈可以温柔地跟孩子沟通,跟南风一样,孩子就不会反抗的那么厉害,可能就不会自杀了。
同一件事情,父母与孩子说话方式不同,结果也就不同了,父母的说话,决定孩子的未来。
美国著名儿童学家阿尔黛.法伯曾经说过:"永远都不要低估你的话对孩子一生的影响力。”
父母对孩子话语如此重要,如何与孩子说话,孩子才能听呢?
1、20/80原则
什么是20/80原则?
知名的80/20发自是经济学中的一个公式,意思是说如果抓住了事情的关键,那么只要付出20%的努力,就可以取得80%的成效。
跟孩子沟通的原则就是8句关心话语,2句批评话语。
17岁男孩子在学校与同学发生矛盾
妈妈应该跟孩子说:"孩子,你与同学发生矛盾,我特别理解你现在的心情,同样我也特别担心你,你能说为什么跟同学矛盾吗?”
孩子听到妈妈温柔的话语,心情会缓和很多,也愿意跟妈妈进行沟通,跟妈妈解释为什么与同学争执。此时,如果孩子说出正当的理由,家长可以继续跟孩子说:“同学不理解你,你没必要跟他矛盾,万一你跟他争执,他控制不住自己,跟你打架,把你打伤了,妈妈会特别担心你,心疼你受伤。”
妈妈这样跟孩子沟通,一般大多数孩子都能听妈妈的话。不但解决孩子与同学矛盾的问题,最重要的妈妈使用话语是关心孩子,爱孩子的话语,孩子能够感觉到来自妈妈的爱心。
2、父母学会“冷处理”
什么是“冷处理”
对发生的事情,先搁置,暂时不处理。
在家庭教育中,孩子犯错误,因为与同学争执,老师批评,自己本身心情不是特别好,不愿意说话,父母可以等孩子心情平静了,再跟孩子聊聊发生的事情。
17岁男孩在学校与同学发生矛盾
孩子在学校发生矛盾,一般孩子就害怕老师请家长,此时,孩子的心情不是特别好。可能孩子不愿意跟父母说话,选择沈默不语。
很多父母急于想知道孩子在学校发生了什么,就问孩子发生了什么,如果孩子不愿意说,家长就不要逼迫孩子说。这种方法不可取,可能会增加孩子的心里负担。
妈妈可以跟孩子说:"我特别关心你,害怕你在学校受委屈,无论在学校发生什么事情,我都爱你。现在你不愿意说也没关系,等你想跟我说话,再告诉我发生了什么。”
孩子心情平静了,自然愿意跟妈妈聊聊到底学校发生了什么事情。为什么自己与同学发生矛盾。可能原因就跟7岁小男孩似的,让人心疼,孩子并没有做错什么,只是忍受不了别人对自己家人的嘲笑与侮辱。
3、每天与孩子深度沟通
父母每天要花时间与孩子说说话,了解孩子的心里,父母做到了深度沟通,当孩子发生问题时,孩子更加愿意父母关心自己,爱自己。
很多父母忙于生计,总是说没时间跟孩子说话,当孩子发生问题的时候,就是吼叫打骂孩子,如果你是个孩子,你是否愿意跟父母说出自己发生的问题。
其实,每天睡前,一点点的时间,父母耐心的与孩子好好说说话,问问孩子在学校是否开心,当孩子说不开心的时候,或者说一些在学校做的不好的事情时,父母给予正面的引导。从而,使得亲子关系更加融洽。
有一次,我翻看儿子数学书,发现老师给他个真棒,本来想表扬他,他告诉我:“妈妈,那是我抄同学的。”孩子抄同学作业,一般父母肯定该呵斥孩子,批评孩子,严厉的说:“以后不许抄同学作业。”
我没有,只是微微一笑,等到晚上睡觉前,跟他讲:“我以前也抄同学作业,主要是老师留的作业太多,而且作业都差不多,都会的题目,就没有思考就抄同学的答案。如果你觉得作业太多,自己又都会,可以抄作业没关系,节省作业时间,预习一下明天的新知识。”
从此,孩子会跟我:“妈妈,这个作业是新学的,我自己完成的,不是抄的。”
家长要跟孩子多聊聊,不要听孩子一说犯错的事情,立刻就吼叫、批评孩子,多用温柔的语言跟孩子沟通,顺便告诉孩子应该如何做,孩子很聪明,就可以懂得孰是孰非。应该如何做。
我是思宝妈妈成长记,家庭育儿的实践者。成长自己,培养优秀宝宝。孩子的任何问题,父母都应该反思自己的行为习惯。欢迎转发,点赞,评论,开心育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