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趣社区产品分析(一):豆瓣小组
豆瓣是一个我用了很多年的产品,豆瓣小组是我近期使用频率非常高的功能,豆瓣小组在兴趣社区产品中可以说是老大哥了,但是豆瓣小组的产品步伐还是太小太保守,有很多值得改进的地方。我在刚开始用即刻的时候,我最先想到的就是豆瓣小组这个存在了很多年的产品,两者区别在哪里?兴趣社区的共同点和差异点在哪里?
我准备逐个地详细分析一些兴趣社区产品,然后再整合对比一下,第一步就从豆瓣小组开始。
1. 体验环境和产品介绍
版本:6.18.0
机型:ios 6s & pc windows10
豆瓣是什么?官方定位:「帮助你通过你喜爱的东西找到志同道合者,然后通过他们找到更多的好东西」。
豆瓣小组是什么?官方定位:「小组是对同一个讨论感兴趣的人的聚集地」。小组由官方或用户发起,管理员控制成员进出和监管话题,加入小组的成员才可发起和参与讨论,未加入小组的用户可以浏览和点赞。
注意一点,豆瓣小组是豆瓣的子功能,而不是一个独立的产品,豆瓣小组是豆瓣实现产品目标的一个路径,但它也只是产品的一个部分,他们的具体关系见下文分析。
2. 用户需求和产品目标
豆瓣小组聚合了相同兴趣的人,那么用户的需求就是与有共同兴趣的人对共同兴趣的内容进行交流互动。
用户行为流程在情感层面上,用户寻找同好圈子进行互动交流,目的在于寻找「共鸣」,由浅入深地从话题共鸣到情感共鸣——归属感,由浅入深地产生「连接」感,击中的是人性中对孤独的恐惧。
在我看来,豆瓣小组的核心目标是连接人与内容,在此过程中可能会产生人与人单独的连接,但小组就做到这一步为止了,连接的维系被交给了豆瓣的其他功能模块去完成了,如好友动态。这就是豆瓣小组不能离开豆瓣而单独存在的原因,也是之后的兴趣社区的机会点。而豆瓣的目标,注意看官方描述,“找到更多的好东西”——连接人与内容才是最核心的目标,而“找到志同道合者”——连接人与人只是目标实现的方式。总之,人与人的连接,也就是通常说的社交,在豆瓣或者豆瓣小组中是让位于人与内容的连接的,这可能就是社交和社区的重要区别。
接下来详细分析一下产品实现方式,可以证明我以上的观点。
3. 产品功能具体分析
豆瓣小组功能结构图Step0——创建小组
官方可以根据某些书影音/专题的讨论热度升级为小组。用户也可以申请创建小组。申请小组对申请人没有多少要求,这也导致了小组颗粒度或大或小,数量冗余。
Step1——找到组织
a. 搜索
经过关键词搜索尝试后发现,在排序策略上应该是小组标题>讨论标题>讨论内容。除了关键词搜索之外,还可以从豆瓣的其他功能模块进入小组,最近在热门的影音评论区增加了小组讨论入口。
b. 推荐
这是app和web最主要的差异点,App的路径是给用户直接推荐小组,而web则是重点通过讨论推荐帮助用户找到小组再去讨论。但他们都是想让用户先找到组织再参与讨论,而且只有在加入小组的情况下才能参与讨论,这也是我把step1定为找到组织的原因。
App未登录和登录情况下的「小组」首页,App引导未登录用户去发现和加入小组;对于登录用户,除了展示用户已加入小组的信息之外,App对发现新内容的引导仍然是通过发现小组的动作来实现的。
再看web的「小组」首页,对未登录用户的引导主要是帖子推荐。虽然小组推荐也有,但小组的陈列位是右侧的附属位置(豆瓣的广告位一般在这个位置),大部分用户的视野着陆点重点是左边的大面积陈列位。也有可能是考虑屏幕大小的问题,放讨论概要的信息量更大。
web未登录用户的「豆瓣小组」默认首页—讨论精选为什么有以上差异呢?
我这时还发现一个问题,web用户登录情况下的讨论精选是相同的,(而小组推荐貌似是随机的),也就是说,在引导用户发现新的兴趣内容的时候,登录还是未登录不会导致推荐方式的变化。
web登录用户的「豆瓣小组」讨论精选(默认页是「我的小组」)个性化推荐无疑是推荐效率更高的方式,为什么不多用一些个性化推荐的手段帮助用户发现更适合他的内容呢?因为这一步做的太好了就不需要小组了嘛,就和首页的动态推荐没什么区别了嘛。因此我认为豆瓣小组对用户引导的第一步重点是找到感兴趣的小组,无论是web或者app上都是在把用户导向小组。而且用户想要参与讨论必须加入该小组,这个门槛也证明了这一点。
在这种情况下,产品在功能设置上要强调突出「小组」的作用,因此在界面信息排布上有一些需提升的地方:
1.web的界面排布方式对小组的突出并不强;2.app用几句话的小组介绍来介绍小组太苍白,除非是小组名称很亮眼或者用户对该话题特别有兴趣,大部分情况下用户对于“这个小组是什么”的疑惑要在点开小组之后才能解开,这个路径太长了,可以通过部分帖子的展示来实现,在这一点上其实web和app可以统一,用小组统领某些帖子的简介的形式,既突出小组又能用具体信息增加吸引力。
很聪明的一点是在浏览讨论信息流的时候会插入一些「你可能喜欢」的小组推荐。
Step2:在组织内找到话题
在加入了一些小组后,web和app对话题的排序方式是相同的,豆瓣在这一块的推荐策略上不太给力。
a. 组外讨论推送
小组首页底部可无限下拉浏览我加入过的小组的讨论,推荐策略我没看明白,可能是综合了互动数和更新时间吧。在信息流里插入了广告位和小组推荐,还算和谐,但从我的个人体验来看,这里的小组推荐可能只是打了个个性化推荐的名号,跟我的个人喜好并无关系。
b.组内讨论排序
「最新」和「最热」,默认tab是「最新」,仅仅是按照更新时间先后排序,这是我最常用的模块,这样排序的好处是不会把时间早的讨论顶下去,但问题是经常刷会刷到重复的讨论,这对核心/重度用户来说体验很差,老帖新增的回复对刷过的用户来说没什么意义。我觉得需要增加其他排序因素来平衡一下,比如互动数、浏览次数等。不得不说豆瓣的产品的迭代步伐太小太旧了。在「最热」区,综合了更新时间和互动数,体验还不错。
Step3:参与讨论
有意思的一点是,如果你没有加入某个小组,你可以点赞、收藏和转发,但你不可以加入具体的讨论。这意味着你可以表示支持,但你如果不是我们的人你就不能参与我们的活动。某些组是没有加入门槛的,但某些组有严格审核,考虑到社区内容的开放性(私密小组除外)和内容管理的人工性,参与讨论的门槛是对组内内容质量的保护。
在帖子的回复区,还在「赞」、「收藏」、「转发」的tab里列出了一个个参与了该动作的用户,「转发」是第二种评论,「收藏」是导向个人收藏夹的入口,,但「赞」没什么意义。应该也是豆瓣常年的传统吧,没怎么改动,但个人感觉这块的需求太长尾了吧,豆瓣需要从其他地方下下功夫。
4. 小组和话题广场
话题是豆瓣这个兴趣社区的另外一个重要功能:「话题是豆友们针对具体的主题展开讨论的沙龙。你可以在此发现豆友的精彩言论,也可以写日记、发广播来分享你的观点和故事。」
话题web话题和小组都是针对一个兴趣点进行讨论,但话题可以涉及的形式更多元,包含了长文形式的日记,能够促进内容曝光度和豆友间的互动。相对而言,小组的内容更轻,娱乐性更强,而话题则可能产生某些用户投入更大心力去编辑的内容。长文存在的可能性高意味着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