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随想玄学读书让生活美好

《道德经》摘抄与思考77章

2018-05-07  本文已影响97人  Recycler

七十七章

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

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

【大意】

此章通过对比,指出自然规律是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世则与之相反,进而赞美了有道者不同于世俗的行为。

【译文】

自然的法则,岂不象弓拉开了弦一样吗?弦位高了就把它压低一些;弦位低了,就把它拈起来一点;弦长有多余的,就加以减少,不足的则加以补充。

自然的规则,是减少有余的,用来补充不足的。人类社会的现实法则,就不是这样了,它是剥夺不足的,用来供奉有余的。

谁能够把有余的拿来供给天下(不足的)?只有有“道”的人(才能如此)。

因此有“道”的圣人有所作为而不自恃己能,有所成就而不居功自傲,他不愿意表现自己的聪明才干。

【我思】

自然法则是如老子所说的一样吗?如果整个地球是一个自然界的话,生物多了,会产生冲突,会大面积的灭亡,生物少,会无节制的繁殖。这也算是自然规律。如果具体到某一件具体事物,有能力则就强,无能力则就弱。如果将某一件事加上时间的长度。一个人强久了,可能会走向灭亡,可能会学会软弱。反之,同理。时间面前,一个人事物可能会遵循自然规律,可能会执迷不悟,走向灭亡。

老子指出人类社会与自然社会相反。因为人类社会是自然社会的一部分,人类强大,其他生物则会削弱。

其实人类社会和自然社会是一致的,由膨胀到灭绝,由萌芽到成长。并不是因为自然界自动调整,而是自然界的各生物自发的出现问题,自发的毁灭。人类社会也是这样。具体到某个人身上,也是如此流程,萌芽、成长、膨胀、灭绝、萌芽。如此反复。

也不知道老子为什么会说自然规律会自行的调整自己。难倒说自然界生物饱和,大自然就会大海啸吗?显然不会,海啸地震等自然现象,并不是因为物种多而引发的,是偶然事件。自然界生物之间的争斗导致减少,人类彼此争斗导致人类减少。我更觉得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规律是一致的。大自然偶尔发生天灾,人类也是偶尔发生人祸。

如果说,人类是富人剥削穷人,难倒自然界不是弱肉强食吗?

真的很好奇,老子观察的自然,是自然的那一部分?

自然和人类世界的规律一致,那些能够反自然的人类,需要克制人类天生的秉性。逆着自然规律行事。为的就是打破由无到有,再由有到无的循环过程。使自然规律趋向于稳定,既不消失也不膨胀。追求一种稳定的生活状态。能够克制自己的人性那是君子,能够克制真个社会或自然的规律那是圣人。君子在与自己的人性做斗争,圣人在与天下人的人性做斗争。因此说圣人难做。

最后一句,是句总结。因为圣人懂得自然规律,懂得刚柔并济,当自己取胜的时候就保持低调。圣人能将每一件事做到不极端,就是秉持这一原则。

依我看来,这哪是自然规律,这明明是反自然规律。该膨胀灭亡的,圣人克制了人性。该消失而亡的,圣人给予力量。圣人想方设法使生命保持不灭亡的状态。

各有各的看法。

【拾人牙慧-老子今注今译】

自然规律则不然,它是拿有余来补不足,而保持均平调和的原则。社会规则应效法自然规律的均平调和,这就是老子人道取法于天道的意义。

老子所处的时代,正面临着政治与社会大动荡的时代,贫富差距愈来愈悬殊,强豪兼并之风愈来愈炽盛。无怪乎老子感叹地问道,世上人君,有谁肯把自己多余的拿出来供给贫困者呢?显然这期望是难以实现的。

【拾人牙慧-张其成全解道德经】

什么是高度的自尊呢?子女认为钱能摆平一切,所以他们为非作歹,反正家里有钱。什么是高度自卑的呢?他们认为父母已经什么都做好了,我再吃几辈子都够了,不需要自己再做什么了,这就麻烦了。

【拾人牙慧-闻老子之声】

老子指出,这种错误倾向不容易得到改善,只有领悟自然的运行原则---道,才能改变这种状况。即只有得道的圣人,才能向自然那样消减多余部分以填补不足部分。圣人因为懂得这一道理,所以做任何事情都不占为己有,增加自己已经富余的,因为占为己有,就会违反消减富余部分填补不足部分的自然原理,导致不均衡的产生。

对于功劳也是如此。若因为功成而居功自傲,就等于违反天道而遵循人道。功成而不居功自傲,这是不显示自己的优越性,或不据此索要名誉、财富和权利的态度。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