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昆曲,叫张军
张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平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素有中国“昆曲王子”之美誉。MFA艺术硕士。原上海昆剧团副团长,现任上海张军昆曲艺术中心艺术总监。专攻昆剧小生,师承著名表演艺术家蔡正仁、岳美缇、周志刚,是俞振飞大师的再传弟子。从艺25年来,主演过《长生殿》、《牡丹亭》、《玉簪记》等多部大戏,塑造了昆剧舞台上多个风格迥异的角色。曾获中国戏剧表演梅花奖、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主角奖、联合国促进昆剧发展大奖、全国昆剧优秀中青年演员展演“十佳演员”等奖项,并荣膺1999年上海市十大“文化新人”、2004年上海市十大杰出青年、2006年首届全国文化新人等荣誉,2007 年入选上海市领军人才,2009、2012年获上海文艺家荣誉奖。
张军的职业是一门极其古老的艺术,但他却喜欢搞跨界、玩混搭,日常穿着有如最新潮的时尚圈人士。他在这个行当里干得风生水起,却在儿时因为一个非常偶然的因素入行……一起感受这位王子的“昆曲之路”↓
水磨新调融古今 | 谈演出
“我是一个歌者,演出就是歌者寻梦。”
“水磨新调”新昆曲音乐是张军的一次全新尝试,称之为“Kunplug”。张军说,他喜欢以“plug”的方式演绎昆曲。
plug意为插电的,“Kunplug”,意即插电的昆曲,昆曲的旋律和唱词融合电音、摇滚、爵士多种音乐元素风格,使用电音乐队现场伴奏。
“用新的方式激发想象力,表达新的感怀,这就是水磨新调之新”,张军说。
结缘昆曲偶然间 | 谈入行
25年前,上海市戏曲学校第三届昆剧班来张军的家乡青浦招生。12岁的张军原本是一个成绩不错、性格内向的孩子,家中无一人和文艺沾边。在父母的鼓励下,会拉手风琴又学了两个月二胡的他,为了证明自己,决定去报考戏曲学校音乐班。
学了两个月的二胡自然不足以成功,在音乐班遇挫的张军,沮丧之下阴差阳错又踏进了演员班,唱了一首当时流传的电视剧《济公》主题曲。“鞋儿破、帽儿破”唱完,负责招考的昆曲名家张洵澎老师说,小囡卖相不错,留下来复试吧。就这样,张军开始了他的昆曲人生。
初试、复试、三试,在长达三个月的考试过程中,张军一共经历了五关。最后,考上了,成了那年戏校在青浦地区招收的两名弟子之一。
有趣的是,等到被录取之后,父母反而动摇了,也许是心疼儿子在戏校的清苦,也许是希望儿子走考大学当白领的常规路线。12岁的孩子倔脾气暴发,参加了他人生的第一次家庭会议,强烈表达“我一定要去”的愿望。最终父母妥协,张军正式入学戏校昆三班。
偶然间,心似缱,就这样结缘昆曲,爱上昆曲。回顾往事,张军觉得似乎冥冥之中自有天意,“有时候想,如果不是因为昆曲,我现在多半是在青浦的邮电局、民政局之类的当个公务员。”
一包鸭脖带来的感动 | 谈粉丝
2010年8月,张军去瑞士巴塞尔参加中国艺术节演出。回到上海一个月后,两个瑞士人找到了他,向他表示敬意。原来一个月前在瑞士,这两个当地观众第一次接触到昆曲这一古老独特的东方艺术,被深深吸引,欲罢不能,于是在张军回国之后,多方打听到上海有园林版《牡丹亭》演出,特意赶来观看。
还有一次,有一个微博用户名为“俳句小生”的武汉女大学生在微博上发消息给张军,表示要来上海看园林版《牡丹亭》。考虑到大学生没有经济来源,张军说,不用买票了,对门口工作人员说一声就成。“俳句小生”执意不肯。于是两人讲定,带一包武汉特产的鸭脖子作为门票。于是某一天演出结束后,张军就真的在后台碰到了一个给他送鸭脖子的女学生。“遇到这些粉丝的时候,我真的很感动。”
“像别人你就完蛋了” | 谈创新
昆曲的创新是一道难题。如果因循守旧,固步自封,路越走越窄,最后走进死胡同;一味地求新求变,花样百出,最后变成自己也不认识的怪物。其实何止昆曲,世间那些古老的美丽的东西,不都碰到这样的矛盾瓶颈吗?
对于昆曲的未来发展,张军认为应该是像白先勇曾说过的那样,“移步不换形”。他有三个坚持,即坚持昆曲的文学、坚持昆曲的音乐、坚持昆曲的气质。什么是昆曲的气质?“安静、典雅、唯美,简而言之一个字:美!”
“帝王将相看京剧,男欢女爱看越剧,家长里短看沪剧。要看那种安静、典雅、唯美的,看昆曲。没有绝对的传统和创新,再怎么改,都要符合昆曲的气质,坚持自己,像别人你就完蛋了!”张军如是说。
给过去一个未来 | 谈传承
十年浩劫中,昆曲兰落枝折,以致传字辈的先生,他只见过一人。斗转星移,许多剧目复排了,“申遗”成功了,剧场越来越好了,声光电越来越发达,可是,昆曲就真的兴盛了吗?纵然是百戏之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珍品,是“非遗”杰出代表,但大江南北总共只有八个专业院团。1994年昆三班60个学员拜别先生寻求出路,如今,1/3惜别舞台,1/3选择改行,坚守到今天的只有20位,分布在各个行当。
张军说,打算与昆曲结五十年缘分,如今已过半。如果说前一半岁月是在承,那今后更多地还要考虑传的问题。生生不息,传承更替,对这五十年缘分,他期待且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