闵可夫斯基泛函与同胚
一般位置的点集,就是三点不共线的推广,推广到n个点,就是处于一般位置的n点集。用来构造单形,三点不共线,所以可以构成一个三角形,四点不共面,就可以构成一个四面体,也就是二维单形和三维单形。
单形,意为简单的几何形,描述某一维度空间的最简单的组成部分。
集合直径,需要使用距离的概念,任意两点的最大距离,也就是可以被这样直径的球覆盖。
点到集合距离,就是该点到集合中任意点距离的最小值,就像点到面的距离一样。
重心,对于单形而言,找到他的重心就等于对组成单形的所有点求和取平均,毕竟点其实对于于向量,得到的就是一个向量,也对应于一个点。对于线段而言就是中点,对于三角形而言就是形心。
重心分解,将组成单形的点集中任意一点替换为重心,就能得到许多个子单形,就像把三角形顶点与形心连接,就获得了三个过形心的三角形。
同胚于球,描述了球的拓扑性质,有界闭凸集,或者紧凸集。对于不同的维度,自然对应于不同维度的球。
闵可夫斯基泛函,归一化的度量,点位于集合内,量值小于1,点不在集合内,量值大于1。
也是一些预备的东西,为什么感觉不安定呢?因为有所求,直接迎接就好了。
很多数学概念,都是通过依赖一些性质而来的,尤其是泛函,像这里的泛函,就是为了测量一些东西而引入的,引入的方式自然多种多样,这里依赖于集合,所以需要配合集合的性质来定义,也就是集合中的所有点,对于这么多的点,对应的自然是数目众多的候选答案,就需要通过某种方式排除不需要的答案,而获得唯一解,也就是极大值,极小值,上确界,下确界之类的最优函数。
所以,这样的泛函,在各种优化问题中也会频繁出现。通过性质来挑选,这就是高明的地方。我只需要定义一些性质,数学的基本原理就会自动给出合适的答案集,然后从中挑选出最好用的那一个。这一套流程其实也是一个优化问题。所以这就变成了双重优化问题,一重优化获得满足特定性质的候选答案集,二重优化根据实践结果,从答案集中选出最好的那一个。
那么,这样的基础概念还有必要一字不落的验证说明吗?往往就不需要了,除非对此感兴趣,或者希望从这种证明中获得新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