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那点事教育随笔教育随笔

一个“发型令”,怎么引来那么多噪音

2025-09-18  本文已影响0人  过河小卒2008
理性看待学校“发型令”:管理并非扼杀个性

学校要求统一穿校服,女生需梳高一点的马尾辫。每次升旗仪式完毕之后,校领导都会在这些事上三令五申,反复强调。这已经成为学校学生管理中不成文的“潜规则”。但今天在网上,我居然看到有人开始质疑基层学校发布的“发型令”,认为不能把孩子的形象统一化,这限制了学生个性的发展。

学校管理本就针对学生群体,可只要在学生管理措施上稍有新变动,社会上总有人说三道四、提出反对意见,且他们未必能给出建设性建议,只是单纯看不惯,喜欢对学校的管理指手画脚。

对学生的管理而言,整齐划一不正是最基本的底线吗?若学校不统一要求穿校服,女生可能会穿露脐装,男生可能会穿乞丐服;若不在发型上做统一要求,校园里或许会出现染黄发、披头散发、刘海遮挡面部、鬓发严严实实遮住双耳的学生,甚至还会有学生脖子戴项链、手指戴戒指、手腕戴手镯、耳朵钉耳钉……部分学生可能学习能力不强,但在模仿社会人打扮、追逐时尚方面却很“积极”,若没有学校老师和家长的正确引导,他们很容易被社会上的不良装扮同化。倘若学校放纵不管,出现上述现象,我想有些人又会跳出来指责:“学校不像个学校,学生不像个学生,都没个正型!”

那些对学校“发型令”提出质疑的学生家长,或许在家里对自己的孩子就束手无策,把孩子送到学校交由老师管理,却又吹毛求疵、横挑鼻子竖挑眼。他们看似理论水平很高,说起来高谈阔论、头头是道,实则只适合做“批评家”。学校若盲目听从这类批评,只会陷入前怕狼后怕虎的困境,难以开展有效的管理工作。

学校为何不能拿出坚定的管理底气呢?学生在家时,家长如何管教是家庭内部的事;但学生进入学校,在校园范围内就应遵守学校的合理规定,这没有商量的余地。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