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的爱情,彼此治愈
我们每个人都是病人
我经常和心理行业里的朋友开玩笑,我们都是病人。确实,没有完美的原生家庭,也没有完美的人格。我们只能一直走在追求完美的路上,缺陷是我们永远的标签。
谁也不能拍着胸脯说自己身上没有令人讨厌的人格特征。我相信每个人都有那么一两点。只是大部分时间,在公众视线里,被克制,藏在角落里。
但这些特征,却在家庭生活、两性关系中暴露无疑。所以会出现“对外人比对我好得多”、“越是亲近的人,伤得越重”的现象。
唯恋爱中无视缺陷
恋爱中的人,含情脉脉,看到的都是对方的好。对于不好的地方,则选择性忽视。为什么呢?人有一种心理倾向,当你确定了某个选择,你就会千方百计去寻找支持这个决定的条件,而对其他不利于这个决定的因素选择性忽略。
因此,大部分人,是先有决定,再找依据说服自己。特别是对于情感这种主观的东东。
另一方面,从心理学角度看,一些看来不合拍的特征,反而容易成为吸引因素。比如做事风风火火的人,却喜欢找沉稳的对象。这是因为自己被压抑的“沉稳”特质,对对方沉稳的认同。
爱情是发现弱点的道场
越是寂寞空虚的人,越容易爱上人。因为TA需要无条件关注自己、接纳甚至喜欢自己的恋人,不管这种无条件关注和接纳是现实的还是想象的。而这种无条件关注与接纳,恰恰是心理咨询师最基本,也最重要的能力与特质。
当然,激情总要回归日常。这个时候,双方的弱点、缺点就暴露无疑了。完美的爱情是这样的:无条件的关注与接纳继续维持,而不仅仅是激情阶段昙花一现。
你可能会说不现实,确实,这并不容易。双方一旦绑定,时刻生活在一起,平时被克制的各种缺点总会找到机会出现,因为这些缺点多少带着本能的自私和丑陋,比如懒惰、趋利避害。
双方互相理解、互相包容的程度,决定这段爱情能走多远。我认为理解的最高形式是共情:即体会对方的感受,甚至觉察对方隐藏起来的、自己都未能意识到的情感,并让对方知道你理解TA。
足够幸运的你,才能碰上功力足够好的TA
共情、接纳、无条件关注,都是衡量心理治疗师的重要品质。以此来衡量伴侣,确实苛刻了。但是谁都不能否认,值得深爱的人,可以缺失这些特质。
我接触的案例告诉我,要理解、接纳、共情伴侣,必须先自我理解,自我接纳。这样才能从互相伤害,走向互相治愈。